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重要的環節,也是最能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環節。寫作的過程就是不斷思考,把自己的真實情感和對事物的看法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很多小學生由于語文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在寫作中往往感到無話可寫,導致寫出的作文不盡人意。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制定好自己的目標,運用有效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掌握基本流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在目前的語文寫作學習中,很多學生都覺得寫作很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經驗較為淺薄,二是因為認知能力的限制,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可能不夠全面與深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因為學生個體差異造成的原因。鑒于此,教師需要充分了解這些情況,并在寫作教學中實際解決。也即是說,教師需要設計針對性的寫作教學策略,從寫作的各個細節出發,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
一、貼近實際,豐富學生的生活
寫作是學生與自己進行交流和對話的過程,學生只有從生活實際出發,樂于動筆寫作,善于表達自己,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實際,熱愛生活”,其深刻道出了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學生只有加強學習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有感而發,才能讓自己的文章言之有物。由此可見,作文離不開生活,學習更不離開生活,只有生活無限充實,學生筆下的文字才會熠熠生輝。傳統的應試課堂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為學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盡可能貼近實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我的發現”時,筆者并沒有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寫作教學,而是讓學生自由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到校園的各個角落進行仔細觀察。雖然筆者在課堂上沒有過多地向學生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最終的教學效果很好。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感悟,紛紛寫出了自己眼中的景致,如奇異的花草、有趣的小蟲及草叢中動物之間的互動等。一篇篇充滿奇趣、富有生機和想象力的作文躍然紙上。有的學生還精心地為自己的作文配上了相應的插圖。這樣的開放式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由此,學生在寫作時得心應手,作品質量也有所提升。
二、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感
很多學生對寫作十分畏懼。事實上,這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當有關,有的教師在評閱學生的作文時,通常會習慣性地采用“糾謬法”羅列學生寫作時的不足,導致學生的閃光點被忽視。殊不知,成功教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激勵學生。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差異化”評價,有助于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長期缺乏鼓勵與肯定的批評教育,會使學生心理產生失落感,這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任務也很難圓滿完成。教師如果能在寫作教學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與肯定,就能有效改善學生的情緒狀態,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尤其在作文批改環節,教師更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書寫鼓勵性評語,讓學生發現自己缺點和不足的同時,發掘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我能寫”“我可以寫好”的自信心。比如,在開展以“人”為主題的寫作教學時,筆者在作文評價時采用的“分層評價”體系就合理應用了激勵機制。筆者盡可能地挖掘了不同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明白自己不足的同時,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并非一無是處,只要不斷努力,認真去寫,就會有較大的進步。這樣的評價和激勵方式更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學生在寫作和認知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只有從實際出發,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一對一”輔導和評價,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促進學生進步。筆者所遵循的評價原則是,只要學生這次的寫作比上次寫作有進步,哪怕只是一點兒,筆者也會當場給予表揚,并恰當地進行寫作評價,簡明扼要地寫出具有啟發性、鼓勵性與針對性的評語,對癥下藥,讓學生明確改進方向。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感,能使學生深切感受和體驗生活,從而寫出富有生活化元素的作文。
三、活動展示,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是興趣的重要支點。對于學生而言,只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點成功,其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就會成倍增長。因此,在寫作教學實踐中,筆者會通過活動展示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己。比如,筆者會在每次寫作教學之后,充分利用墻報,將比較優秀的作文展示出來,并編寫為《班級作文集》,供其他任課教師及學生閱讀。這種方式能夠激勵優秀學生、鼓勵后進學生,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與創作激情。同時,筆者還會定期舉辦“得意之作”點評活動,為學生提供自我評價和改進的良好平臺。每到周末,筆者還會給學生布置整理自己的“得意之作”并對其進行自我點評的作業,然后讓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和交流分享,并選出優秀的作文,之后由學生互評,最后筆者進行點評。在這種訓練模式下,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快就被激發出來。除此之外,筆者并不拘于形式,多次利用校園的文化櫥窗,以及???、紅領巾廣播站等,充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文。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作文“發表”的陣地,能夠讓每位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通過活動展示,激發學生的寫作樂趣。
總而言之,寫作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能讓學生抒發自身的情感,進而更好地認識自己。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而言,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的魅力,并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寫作教學設計,提升寫作教學的效率,同時也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促使他們寫出優秀的作文。
參考文獻
[1]田靜.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77-78.
[2]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98.
推薦閱讀:《外國中小學教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