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通過趣味引入、符合邏輯性的故事或有目的的活動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
關鍵詞:一聽入迷;溫故而知新;引入課題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人們對于事物的整個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為中心形成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想沒想過讓學生對你的課 “一聽入迷”呢?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就成為一堂好課的必然前提,而選好切入點,巧妙地引入新課,讓學生對一堂課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無疑是這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下面就新課引入的創設進行一些探究。
一、新課引入的必要性
1.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
由于學生在課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有趣活動,上課后興奮點還沉浸在剛才的活動中,怎樣才能使學生的興奮點轉移到課堂中來,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創設問題情景的引入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問題情景設置得好,就能使學生發散的思維集中起來,全身心地轉移到課堂上來。
2.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豐富的問題情景,可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能承上啟下,有目的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可以起到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真所謂“溫故而知新”。
二、新課引入的原則
1.新課引入必須具有反應數學概念、數學規律等教學價值,應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2.新課引入要注意鉆研教材,研究學生,注重學生感情,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延伸問題情景的難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否則就會失去應有的作用。
三、新課的引入是否成功,應充分考慮以下四個方面
1.邏輯性
引入是否自然合理,既是前面知識的繼續,又是后續知識的開端;
2.新穎性
盡可能做到新鮮奇特,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進來,激發學生思維的波瀾;
3.目的性
使學生初步了解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形成一個欲罷不能的追求目標;
4.準確性
問題的表述要準確,簡明不含糊,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不會感到字面上的困難,而感到自然貼切,同時還要適應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水平。
四、新課引入常用的方法技巧
1.趣味引入,創設美好情景
數學教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創新更無從談起。教育家烏辛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師在新課引入設計時,要新穎別致,使學生學習有趣味感、新鮮感。
例如:在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節時,新課引入可以這樣設計:(多媒體)放映“日全食”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觀察太陽與月亮這兩個圓的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有幾種情況?每種位置情況兩個圓有什么特點?
2.符合邏輯性的故事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應該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哪怕是一則故事、笑話,它的背后往往隱含著數學奧妙。
3.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引入
讓學生從“做”中“學”數學,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巧設懸念,創設求知情景
懸念是一種學習心理的強刺激,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期待情景,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引發求知的動機。
5.用實際問題直接引入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應用意識,其中一方面是設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用實際問題直接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如:《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以這樣引入“為了改善張、王、李三村吃水難的問題,市政府決定新建一水電站,向三個村莊供水,要求水電站村莊所鋪設的管道長相等,你能幫助他們找出建水電站的位置嗎?如果將三個村莊抽象成三個點A、B、C,如何求作一點P使PA=PB=PC?這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這個點在哪兒?如何找到這個點?也就是如何滿足同一平面內一點到其它三點的距離都相等?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可以構造以P為頂點的等腰△PAB、△PAC、△PBC,而如何構造這樣的等腰三角形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6.復習式的引入,使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化舊為新
達到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的目的。如《正方形的性質》一節課教師就可采用先復習矩形和菱形的性質開始導入新課。
7.提問式引入,不急于解答
如:《解直角三角形》可作如下引入設計“同學們,如果你想知道上操場后勤辦公室門前那棵樹有多高,可用些什么方法?”同學列舉以下幾種:方案一:“把樹砍倒量”,但這種“殺雞取卵”的方案不可取。也違反《森林保護法》。方案:“爬上去量”!但嫩綠的樹尖怎能承受得了強壯的身體呢?方案三:基礎好的學生答道:“量出身高、人影、樹影,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質計算出來”,老師鼓勵:“充滿智慧的辦法!但需要陽光或月光的配合,還有其他辦法嗎?”當大家冥思苦想、興趣正濃,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時,教師把握好時機給學生介紹本章將要學習的知識及其在生活實踐中的一些應用。這樣引入,可以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探求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新課引入要巧妙恰當,沒有固定的套路,以上方法僅供參考。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而這種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它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因勢利導地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以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對快速發展的世界和中國當前的教育改革,作為教師,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創新,優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向知識的殿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推薦閱讀:模糊系統與數學論文發表屬于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