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微課教學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要]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涵蓋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四個維度。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微課教學,一方面搭建了一個作為課堂的補充和延伸的有效平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理教學三維目標的順利實現,最終促進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微課;教學設計

教育論文發表

  學科核心素養是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是學生面對未來世界發展、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砝碼。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的普及,“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微課具有短小精悍和指向性明顯的特點,在當今課堂教學改革中具有明顯的優勢,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該教學方式,并且越來越廣泛地將其應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微課教學,將二者完美地、有效地結合起來,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有豐富的內涵,主要由三面一線構成,三面即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一線即人地協調觀。地理微課的設計應以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中心,精選主題鮮活、圖文精彩的案例或地理事象,注重創設情境、歸納方法、總結規律、提升能力,設問一定要有啟發性,盡量做到“秀外慧中”,體現教師智慧。現就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逐一闡述微課的教學設計。

  一、區域認知

  區域是地球表層的基本單位,區域性是地理學顯著的特點之一。區域認知是地理學基本的認知方法,不僅包括對空間位置、外部形態的認知,而且包括對區域特征、區域人地關系的認知以及區域比較等,區域認知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對區域進行分析、評價和規劃,形成因地制宜進行區域開發的觀念。

  鑒于此,教師在區域地理的教學中應該把區域認知作為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突破口。例如,在復習《西亞》一節時,為滿足學生即時性、片段化的學習要求,筆者錄制了畫面精美、聲音清晰的微課視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本微課利用錄屏軟件,采用前期制作完成的PPT課件,內容如下:

  (1)中東在世界中的位置。出示中東地圖,配上面外音:“我們來看這張地圖,這里有一塊紅色的閃爍的區域,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地方嗎?它位于亞洲的西部,非洲的東北部,歐洲的南部,處于亞、歐、非三大洲的交匯處,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白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這里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這到底是哪里呢?這就是中東。”然后課件中出示“中東”兩字,從而使學生對中東的相對位置形成一種感性認識。(2)中東地區圖與西亞地區圖作比較。畫面顯示中東名稱的來源: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歐洲的遠近,將部分國家分為近東、中東、遠東,這就是“中東”一詞的來歷。提出問題:比較中東和西亞,它們的范圍有什么區別?給學生一些思考時間,然后出示答案:中東比西亞多了北非的埃及,少了阿富汗;中東不僅包括除阿富汗的西亞國家,還包括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見圖1)。(3)展示中東地區圖(一灣、兩洋、三洲、五海),提出問題:“里海”與其余四海有何不同?圖上哪些國家是跨洲的?分別跨了哪兩個大洲?你怎樣來描述中東地區的海陸位置?中東在交通方面的地位如何?通過這樣的層層設問,能加深學生對中東和西亞地理位置的認識。

  區域認知還應注重區域的比較。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氣候、植被、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農業生產、傳統民居、交通方式、文化習俗等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時,教師可以盡可能多地收集反映南北方不同自然及人文景觀的圖片、文字及影像等資料制成微課,在上課前讓學生觀看,然后通過設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也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帶出本節課的重點: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最后歸納總結,達到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的目的。

  二、綜合思維

  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的基本思維方式。自然地理要素中的氣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中的城市、交通、人口、文化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地理環境。地理要素的多樣性和地理現象的復雜性決定了我們在分析地理問題的時候要運用綜合思維,既要分析“一因多果”,又要分析“一果多因”,并力求把這一思想貫穿于微課設計的始終。

  筆者在講授《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一課時,以山東省平度市的蟠桃大姜為切入點制作微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該微課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1)視頻導入:山東省平度市蟠桃山位于平度市以北8公里處。早在清代,當地農民就開始種植大姜了。1996年3月,蟠桃鎮被正式命名為“中國蟠桃大姜之鄉”。視頻中還介紹了蟠桃大姜的生活習性。(2)PPT和圖片探究:結合平度市的地理環境說明蟠桃大姜廣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影響蟠桃大姜生長的要素是孤立存在的還是相互聯系的?各要素間具有怎么樣的聯系?(3)承接視頻,給出提示:影響蟠桃大姜的各個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各要素發生、發展和演化的過程。

  本微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以生活化地理案例為背景,以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的認識從課本走向生活,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引導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抽象的整體性原理融入具體的微課教學案例中。

  三、地理實踐力

  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地理戶外考察、社會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地理實踐能夠讓學生感受真實的世界,領悟地理魅力,從而激發其學習熱情與求知欲望。但地理事象的復雜性與學生現有知識的有限性又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加之地理事物具有時空跨度大的特點,學生對于很多地理事象無法實地考察,無法親身體驗。當以學生有限的知識解釋不了復雜的事象時,教師可以嘗試通過視頻、圖片和場景模擬,以微課的形式把信息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和感受力。

  推薦閱讀:初中地理“生命教育”的教學策略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灌云县| 义乌市| 汨罗市| 古浪县| 旺苍县| 八宿县| 柳河县| 石阡县| 眉山市| 桂东县| 凌源市| 息烽县| 景洪市| 枣阳市| 太康县| 肃宁县| 丹棱县| 罗源县| 洛南县| 宜宾县| 阿克苏市| 伊川县| 富川| 铁岭县| 荆州市| 皋兰县| 奉节县| 宁蒗| 民丰县| 尖扎县| 南涧| 绵竹市| 崇义县| 鄄城县| 健康| 门头沟区| 伊金霍洛旗| 会宁县| 湟源县| 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