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功能滲透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高職院校畢業生是新時代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需要具備高技能,同時要具備高素質。在培養高職人才時不但要注重技能訓練,還要加強品德教育。從本質上看,禮儀具備德育載體和抓手功能,禮儀課程是加強高職學生德育的新載體。目前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功能不夠突出,文章從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功能現存主要問題著手,探討了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功能滲透的教學新路徑,以期培養更符合新時代社會市場需求的高職院校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功能

職業教育論文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發〔2014〕6 號)把加強高職院校德育工作作為優化高等職業教育結構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以德為先,培養具有現代職業理念和良好職業操守的技能人才。習近平同志在 2018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新時代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這是教育事業發展必須始終牢牢抓住的靈魂。”在高職院校開設禮儀課程,對高職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更利于德育的實施。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看,高職院校禮儀課程都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因此要研究高職院校禮儀課程的改進對策,使之負載更多更好的德育功能,最終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成為德才兼備的現代人才。

  一、禮儀課程的德育功能

  (一)導向功能

  禮儀能引導人們很好地用道德規范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費孝通先生曾指出,在社會控制層面,禮比法律,甚至比基本道德規范,更為有效。禮儀課程就能達到非常好的導向效果。人出生后首先接觸到的就是最基本的禮儀常識,教導人們如何用禮去待人接物,之后再進行更高層級的道德規范學習,這就是以禮節教育為基本,引導人們首先要遵守道德要求,然后學習做人做事,提升自身道德修養,最終成為具備高道德素質的人。高職學生通過系統的禮儀課程學習,以禮“引”德,能夠做到見賢思齊,對自身言行加以約束。引導高職學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有助于學生在當下多元化的新時代社會中,時時都遵從良好的禮儀道德規范。

  (二)保證功能

  一個人的基本修養可以從良好的德育學習中獲得,禮儀教育就具備良好的“以禮保德”效果。從古至今,禮儀教育就是學生品德養成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對正確行為形成判斷標準,進而增強道德信念,提升道德修養,符合道德準則地進行社會交往。在高職禮儀課程教學和實踐過程中,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可有效保障德育工作效果。

  (三)負載功能

  內在道德素養需要外在的表現體現出來,禮儀正是載體。要想做好德育工作,需要禮儀教育教學這個有效載體。將禮儀教育引入德育之中,能有效發揮載體的作用。在教學中有禮及德,注重引導;寓德于禮,潤物無聲;明禮立德,耳濡目染,這樣進行德育工作,能夠明顯提高德育建設的活力和有效性。

  二、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功能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禮儀課程教學開設力度不夠

  首先,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必修課強調專業技能訓練,技能實踐教學環節過分突出,禮儀課程基本不在必修課范圍之內,一般只有必須涉及禮儀的營銷類或服務類專業才開設禮儀課程。其次,大多數高職院校設置的如“職業禮儀”這樣的公共課程,都是大班式教學,課時也較短,實踐教學很難落實,僅僅是講座式的教學,無法保證課程教學效果,也限制了德育功能效用發揮。再次,師資條件有限,大部分禮儀課教師缺乏相關專業背景,培訓進修交流機會不多,雖然認真備課、鉆研教學,一部分教師還是難以勝任禮儀課程教學工作。這也導致部分高職學生嚴重缺乏人文禮儀素養,很多畢業生工作時在人文品德方面表現不好,之后的職業發展道路也受到限制。真正優秀的高職人才,必須兼備“德”和“才”。

  (二)禮儀課程教學德育功能滲透不夠

  目前高職院校設置的禮儀課程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注重突出能力和知識目標,情感德育目標不夠突出,定位模糊,對德育素質目標描述得較為籠統,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沒有很好地體現和實施情感德育目標。在教學內容上,往往重點安排宴請禮儀、會展禮儀等熱點內容,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也停留在實用表層,學生看似學到了與人相處的實用性禮節,卻忽視了“尊重”這一禮儀本質特點,教學內容從整體上看欠科學。禮儀教育本質應該是讓學生深刻理解禮儀核心要求,注重培養道德修養。教師應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角度出發,明確教學目標,不僅要教學生與人交往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內涵和素養,在禮儀教學中多講授傳統文化,注重禮儀本質要求,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三)禮儀課程教學方式缺乏針對性

  高職院校禮儀課程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課上講解相關章節的內容,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要點,教師成為教學主體,不符合“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只注重學分,并沒有應用到實踐,做不到“知行統一”。這種教學方式不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嚴重影響了禮儀課程德育滲透的效果。 一方面,高職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薄弱,需要調動學習興趣,同時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對學生來說難以接受。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將禮儀的德育內涵挖掘太深,學生又沒有參與的積極性,那就難以吸收。另一方面,高職學生頭腦靈活,喜歡新事物,富有創造力,喜歡展現自我個性,更喜歡活躍的教學氛圍。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禮儀課程的德育滲透難以很好地實現。

  三、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德育滲透路徑

  (一)確立高職院校禮儀課程地位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從教學安排上看還是重技能而輕素質,要想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質,就需要開展禮儀教育。高職院校應確立課程體系中禮儀課程的地位,可擴大高職聽課學生范圍,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培養道德情操。條件成熟的院校可將禮儀課程設置為全校必修素養課程,也可根據各專業不同的培養要求,開設不同種類的禮儀必修課、選修課。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盡可能地接受十二周以上的禮儀課程系統教育;教學中設置比較充足的課時,確保學生能夠在系統學習禮儀課程的過程中提升自己;進行小班教學,開展德育滲透的各種教學環節并進行相關實踐,加強“知行統一”;重視師資配備,為教師多創造培訓交流的機會,增強其授課能力。高職院校要重視開設禮儀課程,并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高職人才。

  推薦閱讀: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職業教育類期刊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高安市| 阿合奇县| 崇左市| 县级市| 谢通门县| 潢川县| 岳西县| 德州市| 菏泽市| 高唐县| 文成县| 柳林县| 德保县| 宝鸡市| 枣阳市| 石棉县| 沁源县| 五河县| 东阿县| 青岛市| 开原市| 萝北县| 安阳县| 揭阳市| 临江市| 顺平县| 星子县| 南丰县| 西畴县| 广丰县| 沙坪坝区| 祥云县| 秀山| 咸丰县| 卢湾区| 南安市| 景宁| 广安市| 宁都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