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新時代教研員的角色定位與專業發展路徑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隨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兩個重磅教育現代化文件的相繼出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在教育領域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其中,《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主要發展目標,作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的重要力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至關重要。兩個文件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皆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全面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同時也明確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發揮教研支撐作用”。在此背景下,作為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專業發展的主要指導力量——教研員的專業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并重構其專業發展路徑,以滿足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教育論文發表

  一、教研員要成為專業領導者

  《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針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明確要求優化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和情境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強調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這一系列改革方向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相應地,發揮支撐作用的教研員需要成為專業領導者,從學術研究、專業指導、課程開發、教育測評、學習領導等方面發力,不斷促進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實現教師有效持續的專業發展。

  1.學術研究

  教研員是基礎教育教師隊伍中的“精英”,具有卓越的學科教學能力。進入新時期,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教研員的職責訴求不再是單純的課堂指導,[1]更應充分發揮教研員學科教研的引領作用,通過教育教學研究來幫助教師更好地應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挑戰。教研員應該將屬于熟悉教材、安排教學程序、關注教學環節和方法、帶有就事論事的討論工作性質的教學研究上升到關注從教學活動中概括出反映教與學基本特征的一般性命題,要從以往的經驗型研究逐漸轉型為基于數據的實證研究,而這個過程的推進要求教研員必須具備將教育教學經驗提煉上升為知識和理論的能力,關鍵在于其是否具有學術研究能力。[2]教研員的研究能力主要包括選題能力、文獻綜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理論(概念)框架建構能力、方法使用能力、關鍵問題解決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研究課題的組織與實施、指導教師參與科研的能力等,教研員只有將這些能力與自身經驗、學科專長和研究志趣相結合,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學術研究能力。

  2.專業指導

  在我國,絕大部分教研員都是在長期的學科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中成長起來的,逐漸積累了大量有益的教育教學經驗,并且儲備了較為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因而對于課程和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具有很強的敏感性以及獨到的見解。具體而言,教研員對于學校教師的專業指導主要體現在對教研活動的指導上。目前,學校的教研活動主要包括備課、說課、上課、觀課、評(議)課等。因此,教研員應該在上述教研活動中充分發揮專業指導作用:通過在真實課堂中的觀摩進行教學診斷;將新的教學和課程理念應用于教育實踐中;具備善于執教“示范課”的能力;結合個人的感受、經驗、體悟,對教學模式相關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探究出針對“教學模式”的個體化、經驗性、有效的“言說”,從而形成有輻射性的培訓、指導和服務。

  3.課程開發

  作為學科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研員要想通過教育教學研究有效地回應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就必須關注課程包括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教研員應該基于社會發展的歷史脈絡,結合新時代的特點,聯系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以及不同階段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自主開發和建設課程資源。在此過程中,教研員的課程開發能力主要表現在課程需求評估、課程理念厘清、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選擇與組織、課程實施方法確定、課程評估機制開發等方面。

  首先,在三級課程層面,教研員要引領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幫助教師深入理解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教材的育人價值,同時引領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建立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機制,幫助學校根據自身實際開發、實施特色課程,提高課程建設能力。[4]此外,要有意識地將現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應用于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整合中,使課程開發充分體現新時代的信息化特征。

  其次,在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層面,教研員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專長,積極調動自己的專業資源,為學校教師應對新時期教育教學的變革和挑戰提供專業支撐,搭建成長平臺。

  4.教育測評

  在實踐中,如何不斷優化和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其中一個重要方式是定期對學生的相關學習數據,如過程性數據和結果性數據進行及時收集與分析。進入新時代以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些測評數據對于教學的支持不僅僅是從診斷性評價走向過程性評價,更重要的是可使教學從基于經驗走向基于實證數據的分析和調整,使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更精準、更具科學性。利用教育測評數據確定學習者的學習起點,設計可量化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學習者的學習內容,準確評價教學質量,及時進行個性化學習分析與反饋的教學設計優化方案。[5]

  目前,教研員承擔各個學科領域的各級各類教育測量和評價工具的開發,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學科測試卷的設計。作為檢驗學生學習狀況及考量教師授課狀況的重要工具,公平性應作為試卷設計的基本標準,操作性應作為試題設計的基本準則,一道目標明確、設計合理的試題應在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指標上都達到科學的標準。

  推薦閱讀:發表物理教育論文的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漳平市| 互助| 石阡县| 大邑县| 新晃| 微山县| 兴隆县| 洪雅县| 鸡泽县| 交口县| 高要市| 韩城市| 鹤庆县| 修文县| 巴林左旗| 天全县| 平度市| 台北县| 错那县| 洱源县| 铜川市| 香河县| 饶河县| 长沙市| 苏尼特左旗| 青铜峡市| 航空| 郎溪县| 炉霍县| 阳泉市| 武邑县| 如东县| 福海县| 鄱阳县| 蕲春县| 巩留县| 锡林浩特市| 金川县| 石台县| 长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