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對當代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傳統工藝美術指在手工業時代形成、以用與美的結合為特征的造物部類與設計,在現代大機器工業生產的比照下,尤指那些手工技藝性強、并具有一定藝術性的傳統型產品。

  [關鍵詞]當代工藝美術;發展;保護

美術藝術論文投稿

  一、傳統工藝美術的分類

  傳統工藝美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傳統工藝產品的背后,都蘊涵著非物質的技術內容和文化藝術內容;傳統工藝美術作為商品,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經濟價值,至今仍維持著一個以手工生產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群,作為工業生產的互補。第一,從工藝分,可以有雕刻、編結、印染、刺繡、髹飾、金工諸類;第二,從材料分,可以有陶瓷、漆器、木器、金銀器、玻璃器、玉器之類;第三,從產品分,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諸多品類,如家具、餐具、玩具、陳設品等。不同時期,亦有不同的分類。進入21世紀的傳統工藝美術,其保護與發展遭遇到了發展經濟、技術更新和文化變遷的三大矛盾,產生了不少新的問題。

  二、傳統工藝美術的當代價值

  傳統工藝美術是一個綜合體,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在手工業時代的歷史上,它是生活的創造者;在當代,它又以歷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為歷史文化的一種記憶和象征,以手工藝藝術和文化的獨特形態自立于以現代設計為主體的科技文明之中,成為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發揮著從經濟到藝術的多種職能。

  1.產業價值

  作為行業的傳統工藝美術,遍及全國所有省市,各地的工藝美術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數已經成為地方傳統工業的支柱或城市的象征(所謂城市名片),如景德鎮陶瓷、宜興紫砂、蘇州刺繡、南京云錦、東陽木雕、福州漆器、北京景泰藍等等;作為傳統產業之一,傳統工藝美術生產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藝美術企業的生產總值大約1500億元左右,而大量的工藝美術企業是中小型企業,其經濟總量亦十分可觀。在現代高科技社會,工藝美術行業雖不是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但作為特色產業之一,仍然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2.就業價值

  傳統工藝美術在解決就業上亦有其他工業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工藝美術主要靠人工和技藝,對生產場所和生產條件要求不高,有的還適合于家庭生產或加工,成為家庭副業。據國家統計局在上世紀80年代統計,每百萬元固定資產,重工業安排就業94人,輕工業安排250人,工藝美術行業可以安排800人。從1973年至1983年間,工藝美術行業安排勞動力就業達100多萬人?,F在就業人數則更為可觀,以廣東省為例,2005年廣東規模以上工藝美術企業從業人員25萬,相應的副業加工人員達到150萬;蘇州鎮湖鄉全鄉約3萬人,有一半從事刺繡行業或相關的工作。初步估計,全國從事或與工藝美術生產、銷售有關的從業者在1000萬以上。

  3.文化價值

  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價值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它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第二,其工藝的技術和藝術亦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第三,作為民族文化,它既是歷史性的又具有現代性,是現代生活文化的表現;第四,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民族文化和藝術的形象大使。

  三、當代工藝美術的困境

  1.經濟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矛盾

  工藝美術作為產業,它與其他工業的產業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時又具有文化產業的屬性,更準確地說具有文化事業的性質。從理論上認識這一點并不難,但在實際存在的意義上,工藝美術的經濟性與文化性,使其常游走于經濟產業和文化產業之間,作為行業的生產和管理,人們更多地看到其經濟價值即商品屬性;而作為文化產業,人們更多地強調其文化和藝術的價值,在不同層面上形成了經濟產業與文化事業的矛盾。

  2.技術更新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文化角度看,工藝美術是以民族的傳統文化為特質的,具有文化遺產的性質,它既是物質文化又有非物質文化的諸多成分。作為物質文化,其物質材料是工藝美術的基礎,因材才得以施藝,材料也是非物質的工藝技術的基礎。從材料與工藝技術的聯系,也能明顯地看出其物質與非物質的關系。

  傳統工藝美術是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隨著社會的變遷,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各行各業的技術更新和進步,工藝美術也不例外。由此,傳統工藝美術行業在技術的層面上,遭遇的問題有兩方面,一是機械加工工藝取代了不少的傳統手工技藝;二是一些傳統工藝技術已經失傳或消亡,在當代,這種失傳的速度加快,可能性加大。由此形成了技術更新帶來的對傳統工藝技術保護的矛盾,即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矛盾。

  3.文化變遷與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

  傳統工藝美術本質上說是舊時代的產物,也是舊文化的產物。在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中,作為傳統手工業生產的工藝美術,不僅其生產具有一定的守舊性,而且在文化層面上也如此。有的產品在形式、風格、趣味諸方面已不能適應當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審美需要;傳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時它亦有為當代生活服務的要求,創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是創新是有限度的創新,是在傳承與保持基礎上的創新。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新,既有來自已有作品樣式、風格、工藝材料甚至技術的限制,也有人們已有觀念、意圖、心理定勢等方面的限制。

  四、傳統工藝技藝的保護

  對技藝的保護,要從對工藝美術大師和技術人才的保護做起。在這方面,日本的經驗同樣可以借鑒。日本在《文化財產保護法》中,將傳統工藝作為無形文化財產加以保護,在全國普查的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認定和指定辦法,被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的傳統工藝技能有陶瓷、染織、漆器、金屬工藝、竹木器工藝等三十幾類,被認定的技藝保持者有個人、綜合(兩個人以上)和團體三種形式。20世紀50年代中期,被認定的人多為行業中最高水平的代表,與我國第一屆工藝美術大師相類;現在,這些人多已去世,但其有第二、第三代的保持者。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技藝精湛,需要系統地加強挖掘、整理和研究。一些繼承傳統技藝的大師和技術人員,有的年事已高,他們作為傳統工藝技藝的直接傳承者,是活文物,如何在其有生之年,加強對這些人才和技藝的保護和研究,是十分迫切的課題。

  在資金的支持方面,有些品類如瓷器、紫砂壺工藝等,因收藏熱等原因,其產品能獲得很高的社會回報,大師收入也高;但有的品種如剪紙、泥人、面塑、藍印花布、風箏等,難以靠自身的商品價值獲得持久的發展,必須對這些技藝和從業大師給予特殊的照顧,國家可考慮每年給予一定的經費補貼,支持其創作,他們以一定作品作為對國家資助的回報。

  參考文獻

  [1]閆雪峰.當代工藝美術的發展趨勢[J].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8(02):109-112.

  [2]王曉昕,黃德荃. 從“手工藝”到“手工的藝術”——論當代工藝美術手工新價值[J]. 美術觀察,2015(11):126-127.

  [3]龔春.當代工藝美術設計創造特征分析[J]. 現代裝飾(理論),2013(03):230+232.

  推薦閱讀:《美術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廣州美術學院主辦。立足廣州美術學院,面向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和廣大美術工作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白山市| 马关县| 青田县| 四会市| 天柱县| 平湖市| 德兴市| 永宁县| 长白| 曲阜市| 谢通门县| 小金县| 岢岚县| 高阳县| 阜康市| 阳曲县| 忻城县| 筠连县| 搜索| 宁化县| 武邑县| 辛集市| 若羌县| 且末县| 湘乡市| 汕尾市| 新建县| 额济纳旗| 肥东县| 鄯善县| 双峰县| 三门峡市| 尉氏县| 平遥县| 奈曼旗| 洛宁县| 灵台县| 比如县| 长宁区|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