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現代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缺口不斷加大,提升旅游人才的培養效率,實現高質量教育目標,是現在專業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改革。
關鍵詞:專業教育 旅游服務與管理 人才培養 教育改革
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多的教育關注點都放在知識教育和學習能力培養上,往往忽視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育[1]。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所建設過程中,由于理念和方式的問題,導致了人才培養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亟待優化提升。
一、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教學的特點分析
首先,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和體系性,對于這樣的學科特點,教師在開展教學和組織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知識系統的構建,讓學生將所接受的知識整合到知識體系中,在教學中體現出循序漸進的特點,幫助學生提升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在涉及到知識應用的時候,能夠有效調取知識儲備。
其次,從學習方法來看,學生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習主要有兩條路徑:一種是教師教學,一種是研究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引導在老師的引領下,對知識體系進行有效的劃分,將學習內容分割成多個知識點,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講授,引導學生提升認知和接受能力[2]。自主探索作為一種創新型學習模式,是學生對課堂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根據自己的思考模式和基礎知識,實現知識的有效延伸。
再次,從知識特點和能力培養方向來看,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學生而言理解難度相對比較大。很多學生由于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對于復雜、抽象的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學習難度較大,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對此,針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的抽象性進行改革創新,對于提升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效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待教師深入挖掘、積極探索。
二、當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出現的問題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同樣也不例外,但是從當前的教育實踐來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導致理論與實踐相互割裂,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3]。理論知識學習只是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育的一個方面,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樣是至關重要的,而實踐能力就需要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進行鍛煉和培養,通過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生可以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和感悟,同時對于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難以理解的問題,實踐中也會找到相應的答案,經常進行實際應用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高,對于知識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三、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具體路徑
1.注重教育模式的靈活性
隨著各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出來,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形式實現了優化升級,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完善,但是這些新型教學方法畢竟出現的時間不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尚且處于探索階段。所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方法的預期作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也就是說,教學創新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所學知識,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對事先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動態調整,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出問題的根源并予以解決。
2.循序漸進構建教學體系
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的強化與引導,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時,老師不應該操之過急,應該在學生充分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于學生加以有效引導,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說,老師應該重點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老師不能一味的批評和責備,而應該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及時予以解決,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長此以往,還能促進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3.采取翻轉課堂教育模式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課堂的顛覆和革新,因為在之前的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實踐中,老師都是先給學生講解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然后學生自己回去學習,學習的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即所謂的“先教后學”教育模式。而翻轉課堂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順序和教學結構,讓學生自學老師通過網絡傳播的知識,當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再在課堂上進行集中探討和解決,即所謂的“先學后教”模式[4]。翻轉課堂教學與之前的教學形式相比,提高了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寶貴的課堂時間都能得到高效利用,使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節奏學習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實現了教學的差異化。
4.完善教學評價方式
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實踐中,教學評價方式陳舊也是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障礙,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和老師應該對此給予足夠重視,及時創新和改進傳統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評價形式[5]。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質量檢測的唯一標準,并且也以此標準來評價老師的教學素質,這是傳統教學評價形式的最大缺陷,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學校應該及時改變這種評價形式,降低考試成績在學生評價過程中所占的比重,將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納入到學生評價體系之中,重新制定完整的教學評價機制,重點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掃清障礙。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旅游服務于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從教育理念等方面入手,不斷改進教育方法與教學手段,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適應現代旅游產業發展需求,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1]郭一紅.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形式[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4):103-105.
[2]余超.”主題公園”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5):122-126.
[3]周燦,趙明.學分制的實施在推進旅游專業群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商論,2016(10):181-183.
[4]彭萬臣,孫曉.關于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15(8):131-133.
[5]楊新俠.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創新旅游人才培養[C].//2011年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年會論文集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2011: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