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所學校要有好的前程,首先要有一位高素質的校長。因為領導者的高度,決定著教師的高度;教師的高度決定學校教育的高度。本篇中小學校長管理論文認為中小學校長作為一種學校管理職務,應當向專業化發展,構建完善的校長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提高校長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校長的職業道德和專業倫理;建立持續發展和自我發展的理念,自覺地終身學習,并在學習中不斷反思。
推薦期刊:《中小學學校管理》改善心智模式,提升實踐智慧。傳播先進的學校管理理念,探討管理改革的熱點和前沿問題,推廣名校成功的辦學經驗,搭建管理理論與實踐對話的平臺,為學校管理者提供可資借鑒的范例和思路。期刊欄目:校長治校、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學校法制、科研探索、教育研究。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中小學校長已被列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具體描述為:中小學校長是指在中學、小學擔任領導職務并具有決策、管理權的人員。但新時期對校長的要求并不僅限于此。就校長專業化發展談幾點認識。校長專業化發展角色定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 “要評論一所學校,首先要評論他的校長”。不光是教育家有這樣的認識,今天,一所好學校必然有個好校長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現實中也確有無數個因為校長的出色工作,而使學校面貌大為改觀的案例。
一、新時期校長職業的特點
多年以來,中小學校長的角色定位比較模糊,在職業方面,其承擔著教育者、領導者、管理者的多重義務,在待遇和權利方面等同于普通專業技術人員。校長固然要是一位好教師,但校長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教師成為好教師,使更多的好教師留在學校,使更多的好教師發揮更大的作用。當今校長要兼有四個方面的本質屬性:即教育者、領導者、管理者和優質課程資源開發者。因此,新的教育形勢呼喚建立一支職業型、專業化的校長隊伍。我們這些最基層的中小學校長更要勇立潮頭,自覺更新理念,提升境界,向職業化、專業化轉變,強化自我教育,力求自我發展,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二、校長專業化發展的領域
校長專業化主要指校長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徳,逐步提高自身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校長的職業化是專業化的基礎和前奏,而專業化則是職業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校長專業的內涵至少應包括專業精神、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倫理和自我專業意識六個方面。專業精神表現為一是具有強大的為事業獻身的精神;二是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三是勤學篤思的求知精神。專業理念是校長在對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專業性質及專業發展的觀念和理性情念。
三、校長如何進行專業化發展
促進校長的專業化,就必須要構建完善的校長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提高校長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校長的職業道德和專業倫理;建立持續發展和自我發展的理念,自覺地終身學習,并在學習中不斷反思。
1.校長必須樹立校長職務不僅僅是職業和行業,更是一種專業和事業的思想。做校長要有才干,更要有德性,要對教育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把工作上升到事業的高度,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先公后私,任勞任怨,也就是說要德才兼備才是好校長。成功的校長一定會有自己的辦學思想,而辦學思想首先是一種信仰,一種理念,一種境界。校長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正確引領全校師生的成長和發展。創新是校長工作的動力,做校長的一定要站在改革的前沿,高瞻遠矚,居高臨下,要有魄力,要敢于大膽地創新,只有這樣,學校才能辦出特色,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這才是校長個性魅力的集中體現。
2.校長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具備良好的專業權威。作為校長要有精妙的技能知識和個人專長,有讓教師佩服的個人特長,有學科專業的出色成績,要樹立非權利性影響力,讓被領導者自然而然、心悅誠服、持久和諧的接受管理。作為校長,要樹立專業權威,必須努力追求本專業學科的能力提升,在一定范圍內有較大的影響力,成為該學科的帶頭人;應該經常參與學科的學術交流和撰寫教學論文,發表和編寫論著;能夠嫻熟的駕馭課堂教學,并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有個人研究的專業性課題,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成果。除此之外,校長還要涉獵本專業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即使不精通也要博覽眾科,才能有能力指導教師的教學業務,培養自己高素質的專業素養,樹立校長作為領導者的良好的專業權威。
3.校長必須不斷完善自我,增強人格魅力。一位好校長必須有人格的影響力,思想的輻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每位校長都應該力求依靠自身高尚的人格,先進的理念,清晰的目標和高明的策略形成較強的非權利影響力,使受管理者心悅誠服,主動參與學校的管理,使自己成為專業型校長。而要做好這些,關鍵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學意識,才能不斷引領教師成長和發展。校長的領導力有三層境界:事務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文(使命)管理。人文管理關鍵在于強調 “服務”和以人為本,突出對人性的尊重,對師生主體的尊重。在倡導建設和諧校園的今天,“服務是校長工作的宗旨,合作是校長工作的保證,人本是校長工作的基石”,我們要走近師生,真正關注師生的利益與追求,尊重師生的選擇與需要,而這就構成了“校長專業化”新的內涵。
4.校長必須樹立善于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觀念,并以此形成優化學校管理和全面發展學校的新理念。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作為學校教育者的校長,必須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做人,在學習中成長,在學習中發展,在學習中創新,使自己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同時,校長也是組織學習、指揮學習的人,是“教師的教師”,不僅自己要終身學習,還要引導教師、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校長的學習包含理論的學習,多學科的學習,實踐的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前人學習,向社會學習,向教育對象學習,等等。校長要真正成為“師者之師”就必須讀更多的書,向更多的人學習。在學習中不是單純為學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發現了什么?這就告訴我們要善于學思結合,要學會帶著問題去學習,善于在學習中發現問題,然后用心去研究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黑格爾說:“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沒有思想就沒有行為,就沒有教育。”只有勤學了,善思了,才會融會貫通,成為校長專業發展的最佳途徑。勤學苦讀,獲取理論;深思反思,走入實踐。我們要在學中思,在思中學,運籌帷幄,三思而行,對學校的未來進行長遠思考;長袖善舞,令行禁止,對學校的適應性進行審慎思考;高屋建瓴,超越經驗,對學校的發展特色進行深入思考。
作為校長在管理一所學校時,必須能夠站在當前國際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接觸最先進最新鮮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時還要能夠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辦學目標,把理念轉化成為自己先進的辦學思想,然后用自己的辦學思想去管理學校,管理教師,以不變應萬變,執著的去追求,讓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深入教師心中,去引領教師學習和工作,激發人的積極性,滲透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中,創造一種學習、科研的氛圍,讓教師在這種氛圍中自覺發展,為實現辦學目標而團結奮斗,進而促進學校發展,最后形成學校的特色和品牌。
總之,中小學校長專業化在國內還是一個較新的話題,限于本人的學識,分析和思考肯定存在許多缺漏。在校長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只要我們本著一顆求真的心,一份求實的態度,在學中思,在思中學,勇于探索,就能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也就會為社會創設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真正落實“辦讓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