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淺談洛陽市王城大道規劃改建快速路條件下,增設BRT快速公交系統的規劃思路及方案分析。
關鍵詞:王城大道;BRT快速公交;公交專用道
Abstract: the silk road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on luoyang expressway conditions, set up the BRT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planning ideas and solutions analysis.
Keywords: silk road; BRT bus rapid transit; Bus lane
中圖分類號:G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概述
王城大道作為洛陽市的一條南北向快速路,是洛陽市快速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王城大道能快速聯系南北不同功能分區,為較長距離的組團間的交通需求提供服務,快速疏導這些地區的交通需求,作為洛陽市南北向的快速集散通道,緩解南北向交通的壓力。
鑒于目前王城大道現狀各路段道路基礎設施供給水平不一,并隨著靠近中心城區道路密度增大,與王城大道相交道路增多,交通秩序趨于紊亂,使得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性功能逐漸減弱,與其作為城市南北聯絡主干道的功能定位不符,道路設施的優化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2、快速公交建設的重大意義
結合此次洛陽城市“雙L”快速路網的規劃建設契機,在王城大道建設城市快速路的同時,進行快速公共交通系統的規劃設計,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1)可以從根本上緩解交通供需矛盾
快速公交投資少,見效快,能夠在目前政府財政狀況和短期內,形成一個大容量和高品質的公共交通網絡,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和增加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快速公交系統實施以后能夠提高現有路網利用率,在滿足人們出行的較高要求的基礎上,同軌道交通一樣能夠根本上抑制中心區域的小汽車使用,因此能極大提高公交的出行比例,是根本上緩解交通供需矛盾的手段。
(2)整合優化原有公交線路,提高公交運營效率
快速公交實施,可以整合優化王城大道走廊原有公交線路提高公交運營效率及效益。王城大道走廊現有公交線路路段重復率太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交資源的浪費,洛陽市可利用實施快速公交的契機,對王城大道走廊公交資源進行必要的整合優化。
(3)節能,環保,符合科學發展
建設快速公交符合國家科學發展觀要求,建設期投入低、運營成本低、運行效果好、節能,是國家倡導的城市國家發展方向,不需要特別報批。洛陽市王城大道可利用高架道路的實施條件,以較小的投入成本建設高效率的快速公交系統。可以當年設計、當年竣工見效,建設一條高標準的快速公交系統,具有很強實施性。
3、快速公交道路布置形式
快速公交專用道是快速公交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快速公交系統優于普通公交系統的標志之一。BRT專用道作為BRT系統構成的一個核心要素,是BRT公交車輛運行的載體,其規劃、設置和管理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BRT系統效能能否正常發揮。在交通負荷相同條件下,一條公交專用道運送的客流遠遠大于普通機動車道。因此,開辟公交專用道是城市道路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
洛陽市王城大道全線快速路采用的是高架的型式,高架上為主路,地面上為輔路,BRT系統位于地面上。
4、快速公交專用道布置形式分析比較
根據規劃王城大道的標準斷面型式為高架上雙向六車道、地面上也雙向多車道的型式。
因為王城大道BRT專用道位于地面層,結合王城大道規劃的橫斷面型式, BRT車道可能有兩種布置型式:路中型和路側型。
1.路中型專用道
這種形式的BRT專用道,快速公交車輛靠路中央行駛。根據道路橫斷面形式不同又分有中央分隔帶和沒有中央分隔帶兩種情況。沒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專用道布設于路中黃線兩側,停靠站空間通過對道路局部進行渠化或拓寬獲得;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專用道布設于分隔帶兩側,利用分隔帶來布置公交停靠站。
這種形式的專用道的最大優勢就是車輛行駛不受外界因素干擾,具體表現為:不受路邊停車影響,不受沿街單位車輛進出道路影響,不受非機動車輛和行人的影響,對于與之相交的小型交叉口可以通過實施“禁左”的措施來保證快速公交獲得更多的通行權。對于不設中央分隔帶的道路,還可以把雙向專用道集中在一起進行物理隔離,這樣做既保證了快速公交專用道的專用性,又可以使公交車輛利用對向車道進行超車;而對于設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進行靈活處理,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將其改建為快速公交專用道的一部分與專用道一起進行隔離。
2.路側型專用道
這種形式的BRT專用道設置在雙向機動車道的最外側車道,停靠站點設置在機非隔離帶上或者占用局部的非機動車道空間。這種形式的專用道是目前我國城市采用最多的,如圖7-3所示。
路側型專用道的優點很明顯:乘客進出站臺和上下車很方便、道路改造少、可以使用現有的公交設施。但其缺點也很明顯甚至不可調和。由于這種形式的BRT專用道在路段上阻斷了所有到達性車流,斷絕了車輛“右進右出”道路的可能性,對于道路沿線開口比較多、土地開發強度比較大、交通發生和吸引比較強的路段,這種形式的專用道就會面臨一個兩難選擇:若禁止這種“右進右出”交通,則會使這部分車輛進出道路很不方便,從而產生很大的負面效應;若不禁止這種交通,專用道的“專用性”和“通暢性”又不能保障。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決定了該種形式的專用道適應性不強,僅適合道路沿線土地開發強度低、交通發生和吸引不高的地段。而且路側型專用道與路中型專用道相比,車輛容易受到路側非機動車輛和行人等橫向因素的干擾,影響BRT車輛行駛速度。
兩種類型的BRT專用道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以上對各種類型BRT專用道的分析可以看出每種類型的專用道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和使用范圍,具體采用哪種類型的專用道,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再結合城市的土地發展規劃和道路交通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
表1兩種型式BRT專用道特性比較
專用道類型 |
優 點 |
缺 點 |
適用范圍 |
路中型 |
外界因素影響少、便于封閉式管理、車速高、通暢性好 |
需設置專門的行人過街設施、對道路橫斷面要求較高 |
單向三車道以及以上道路、適用范圍廣 |
路側型 |
乘客上下車方便、道路改造少、可利用現有公交設施 |
易受外界干擾因素影響、車速低、通暢性較差、社會車輛右進右出受阻 |
沿線土地開發強度低、客流產生和吸引不高的單向三車道及以上道路、適用范圍窄 |
參考文獻:
[1]、快速公交系統(Bus Rapid Transit)簡稱BRT
[2]、大城市快速公交線網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 東南大學 顧志康 2006
[3]、城市BRT系統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 北京交通大學 張守軍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