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瀝青路面的瀝青類結構層本身,屬于柔性路面范疇,但其基層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剛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剛性的水硬性材料。文章發表在《貴州社會科學》上,是社科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道路工程,瀝青路面,破壞,原因
瀝青路面是將瀝青混凝土加以攤鋪、
碾壓成型而形成的各種類型的路面。瀝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適當用量的瀝青材料與一定級配的礦物集料,經過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瀝青混凝土作為瀝青路面材料,在使用過程中要承受行使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以及環境因素的長期影響。
0 前言
瀝青路面的主要類型有瀝青表面處治、瀝青貫入式、熱拌瀝青混合料和乳化瀝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造價相對較低、行車舒適、修復方便,能夠利用石化企業副產品等優點而被廣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機場等基礎設施的面層處理。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現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縫、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車轍等九種。這些病害極具普遍性和嚴重性,為公路工程質量通病之一。
1 路面設計
1.1結構設計不合理
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不當、混合料類型不合理。根據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瀝青面層除應滿足車輛的使用要求外,還應滿足雨水不滲等要求,宜選用粒徑較小,空隙也小的級配混合料,盡量采用小粒徑瀝青砼,以提高瀝青路面面層的防滲性。對于選用中粗粒砼或開級配或半開級配瀝青碎石的瀝青路面,必須在瀝青面層下設下封層,防止雨水滲入。
1.2設計與路段實際情況相差大
我市一條瀝青路面砼路穿過土基過濕地段,但設計按一般正常情況設計,全部利用挖方和就地借方填筑路基,采取逐層晾曬法施工,造成極大的窩工,影響了工期。施工單位只好申報監理工程師并經業主同意借方填筑,僅此一項就較原設計增大投資,現該段瀝青路面破壞較為嚴重,已多處修補。
1.3油路補強段的路面厚度考慮不足
我市在加快實現鄉鎮通油、水泥路路面工程,但為充分利用老路并節約土地及投資,利用舊路的線位及結構層。按照公路補強設計的一般要求和科學態度,宜先對所利用的路段狀況進行客觀評估,根據舊路的狀況(特別是強度彎沉指標)確定利用舊路的方案及補強厚度。但設計單位沒有認真細致的調查,大致給出一個補強厚度及路段樁號就草草了事,結果導致許多補強路段補強后彎沉值大于設計值,造成新路強度不足,早期破壞嚴重。
1.4巖石路段石質類型確定有誤
在路基設計中,由于沒有足夠的地質鉆探資料,僅靠地表情況判斷石質類型,容易出錯。我市有條公路,原設計為石方路段,僅用15cm水穩砂礫做整平層,未設置半剛性基層。實際開挖后,路基為泥質頁巖及風化巖,施工單位照圖施工后,由于雨水滲入,導致泥質頁巖及風化巖軟化,瀝青路面結構強度不足,出現大面積風裂。
2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過程是其質量形成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面層質量的施工環節主要是面層本身的施工、基礎施工及相關聯接層施工。
2.1路面施工
2.1.1對原材料檢驗不嚴,對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夠,特別是礦粉和瀝青用量不準,使瀝青路面早期出現推擁、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
2.1.2施工機械設備陳舊、不配套,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計量、拌和均勻性、壓實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響。
2.2基層施工
基層是承擔面層傳遞的車輛荷載的主要承重層。基層的強度及穩定直接關系面層的強度和穩定性。基層施工的主要問題:
2.2.1基層、底基層、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凈。在鋪筑上一結構層前,若路面結構層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清除不干凈,在雨水作用下,浮層細料變軟被行車擠壓造成的高壓水流沖刷成漿,進而波及到瀝青面層表面。
2.2.2基層松鋪系數(或基層標高)控制不嚴而導致的二次補加層,因二次補加層與下層基層無法緊密連接,自身厚度又較小,因而極易松散,進而引起瀝青層的網裂、松散、坑槽等破壞。因此,建議此補加層用含油瀝青混合料(即茌料)代替。
3 養護管理及其它原因
3.1養護不及時
瀝青路面在行車作用下出現小面積松散,個別坑槽后,未及時進行養護,特別是采用層鋪法施工的貫入式路面和表面處治,初期及時養護更為重要。
3.2養護方法不當
有些養護人員,在瀝于混凝土路面上采取人工噴油(或灑布機噴油)、人工灑料方法進行養護,結果破壞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噴油不夠,用油量控制不平,造成泛油、推擁、松散等病害。
3.3其他方面原因
3.3.1未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前期工作滯后,路面設計方案研究、試驗不夠。
3.3.2未實行招投標;一些無路面施工經驗、無路面設備和技術力量的施工隊伍承擔路面施工;監理有職無權,無法嚴格監理。不按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施工,趕工期,搞獻禮工程。
4 結語
瀝青路面早期破壞,不僅與設計、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環節有關,而且與路面形成后的使用、養護和管理聯系緊密。因此,要消滅瀝青路面早期破壞這一質量通病,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資效益,需要設計、施工、養護管理各方主體各負其責,分頭把關,按照行業規范標準,結合工程實際,嚴格履行各自職能,相信這一頑疾一定會得到根治。
社科職稱論文發表價格:《貴州社會科學》 單月刊 A4 開本 136頁 國內郵發代號:66-13;國外郵發代號:BM456,是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0年,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貴州省一級期刊,主要刊發哲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人口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在欄目設置上,強化策劃意識,關注重大現實問題,注重理論研究前沿和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