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安置房的規劃設計是我國目前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安置房的設計力求以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理念。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城市拆遷安置房的定義、特點、安置房設計存在的問題入手,并結合工程實例探討設計理念。為本地區今后的安置房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市,安置房,定義,設計理念
1 前言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市規模在不斷擴大,因城中村整治、舊城改造、征地拆遷而產生的拆遷安置房工程也日益增多。一方面為城市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提升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因經濟主體、操作模式、分配方式的特殊性,拆遷安置房的設計與普通市場化運作模式下的商品房有著較大差異。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區的拆遷安置房社區,其規劃設計綜合了社會學、政治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等諸多學科的研究課題,對于城市中心區資源分配、城市空間結構、城市社會問題等均有較大影響。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城市拆遷安置房的定義、特點、安置房設計存在的問題入手,并結合工程實例探討設計理念。為本地區今后的安置房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2 安置房的定義及重要性
所謂動遷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因為其安置對象是特定的動遷安置戶,該類房屋的買賣除受法律、法規的規范之外,還受到當地政府相關的地方政策的約束。所以和一般的商品房交易有很大的不同。作為我國目前城市進程中重要的一環——動遷安置房的規劃設計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我國今后城市化發展的進程和質量。
3 安置房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不精細,認為拆遷安置房檔次比商品房低,在小區環境、套型設計、日照間距、配套設施降低要求,外立面設計簡單粗糙,給人簡陋的感覺。
2)房屋內部結構為異型,內部空間設計完全不考慮實際使用。比如,衛生間門正對客廳、內部過道占用面積、客廳布置電視柜的墻面長度不足、客廳開門太多不利于布置家具、房間開間尺寸不合理不利于布置家具、主臥室的進深太小造成不滿足常規的使用需要等等。
3)配套不足,如缺乏居民活動用房,缺少商業配套,缺少管理用房等。
4)樓房間距小、小區綠化少。拆遷安置房多為點式高層建筑,得房率較低,使用面積變小;高層房屋小套型往往出現無對流通風的套型。
5)套型設計單一,從小套型到大套型過渡時,采用在一種平面布局上改變房間的開間或進深來應對不同面積的安置房。
6)忽視安置房套型布局的合理性和實用性,追求最大的建筑面積,如加大房屋進深以達到最大的利潤空間。如某地塊進深達21米,11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套型只有一個朝南房間。
7)不同建筑面積的套型設置位置好壞不均,小套型全部布置在位置差的地方,大套型布置在環境好的地方。這是開發商銷售上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所采取的手段,用在安置房就不合情理。
4 安置房設計理念和手段
安置房設計除了考慮經濟合理以外,適用應是設計考慮的主要因素。拆遷安置戶很容易將安置房與周邊商品房對比,一旦不認可安置房的設計標準,很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拒絕安置,從而進一步引發不安定因素。因此要根據拆遷戶對安置套型的需求,從適用出發,提出設計方案,并征求拆遷戶的意見,加強與拆遷戶溝通,及時調整和完善安置房的規劃、設計方案,力求使拆遷戶滿意。
為此要:
1)在整體布局上,要考慮相關配套服務實施,合理規劃周邊的醫療、菜場、學校、幼兒園等設施。
2)在套型設計時,考慮有合理的儲藏空間。
3)安置時以面積劃分檔次,每檔次房屋的位置、朝向、分布的比例要均勻,避免人為造成不公平、不合理現象。
4)設計要充分考慮適用性,組織并合理分配各功能空間的位置與大小,達到最佳的平面利用率。使結構合理而簡潔,減少不必要的過道等無用空間。
5 安置房設計實例
項目位于江門市蓬江區勝利大橋北側工人文化宮地段,東北臨勝利路,西南臨廣新路,西北面與總工會大樓相鄰,東南面與原有的兩座磚混建筑及一座七層的樓房相鄰,用地地勢平坦,周圍交通十分便利,有多路公交線路途徑此處,而且地塊鄰近地王廣場、五邑城,財富廣場等傳統商業旺地,優越的地段為這個區提供了便利的商業、出行、生活配套服務。鳥瞰圖見圖1。
具體設計如下:
1)工程概況:
本項目約17500平方米,地面以上總高36米,地上11層,地下兩層,屬于二類公共建筑的商住樓,設計的耐火等級為2級,火災危險性為丙類。塔樓主體貼近廣新路,滿足防火規范中關于登高面的撲救要求;基地兩條長邊均為市政道路,可作為消防車道;基地兩條短邊兩側鄰近的建筑與本工程的間距均符合防火間距要求。
首層及二層為裙樓,設有共4380平方米的商場營業廳,首層沿勝利路一側設有3米寬的騎樓;商場配有兩個專用的疏散樓梯間、兩臺手扶電梯、一臺可至地下一層的載貨電梯。
3至11層為單元式安置房住宅,分為兩座塔樓單元,標準層每單元每層一梯六戶,每層共12戶約890平方米,總共120戶約8100平方米,每單元均設一個可對外采光通風的疏散樓梯,兩臺客梯,其中一臺為消防電梯。
3層為半架空設計,靠近勝利路邊的部位,因為考慮到道路車流的噪音問題,將其架空作為住戶活動空間,靠近廣新路的部分較為安靜,每單元設3戶共6戶住宅,配上裙樓頂的空中花園,為住戶提供了優美寧靜、賞心悅目的休憩場地。
地下設兩層停車庫,共約4800平方米,可停放92輛小汽車,汽車出入口為7米寬的雙車道。其中地下二層為人防地下室,約2400平方米,戰時可作容納1200人的掩蔽空間。地下一層布置有公用配電房、變配電房、空調機房、發電機房、風機房等設備間,地下二層布置有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戰時風機房、戰時水泵房、防化通訊值班室兼配電室以及人防工程所必需的各個設備間。
2)周邊環境:地塊外圍的河流為極好的自然景觀,應充分利用;地塊東北面為城市干道及傳統商業旺地,力求體現居住與商業有機組合。地塊東北面是市區交通主干道勝利路,人流車流密集,商業價值較高,宜設置沿街底層商業網點和物業經營用房。相比之下,西南面廣新路人流車流較為稀疏,所以設計上把地下車庫出入口安排在廣新路側地塊中間,既避免占用興旺的沿街商業用地位置,又避免進出車庫的車流與城市干道的密集車流相交叉。至于用地東南側原有的低矮建筑,較為破舊,其與本工程用地之間的小巷也較為為狹窄,商業價值較差,所以設計上把首層的生活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必要的配套用房布置在此。
3)戶型設計:首先,戶型設計尊重安置居民的實際需要。在設計前對當地居民長期以來的生活居住習慣和生活習慣充分調研。按重要性排列出戶型設計的基本準則,比如明廚明衛等,然后在較為成熟的基本戶型基礎上結合調研結論進一步深化細化。其次,增加戶型設計的多樣性和實用性。面積相同的戶型提供多種設計方案,分別適應于不同的年齡結構、人口構成的家庭,增加可選擇性,滿足安置戶的實際居住需求。再次,考慮戶型之間的靈活組合,比如一大一小、可分可合的“兩代居”戶型等。
江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季悶熱漫長,濕度較大,以西南風為主導,采光、日照和通風是套型設計的重點。本項目套型建筑面積從77到89平方米共有4種套型,以滿足不同安置住戶的實際需求,大小套型盡可能地緊湊布置,既能做到充分采光通風,又盡量避免鄰近套型使用上的視線干擾;體型轉角的部位都較為開陽,比起一般點式住宅布置廚衛的天井陰暗潮濕,氣味難聞的普遍現狀,確實優勝不少。住宅采用一梯六戶的單元式布局,無論大套型、小套型,在緊湊的布局中,所有套型都是明廚明衛,所有套型都可對流通風,避免了點式布局部分套型無對流穿堂風的情況;所有套型都設有曬衣陽臺,都設有生活陽臺,這是本案例的一個特色。具體平面布局見圖2。
4)外觀設計:立面造型和材料選用強調與環境協調與彰顯檔次,采用新穎的藍白色對比色調、時尚簡約的現代主義構成式立面造型,這些都使本項目在整體品位上與商品房相比毫不遜色(見圖3)。材料方面:外墻選用經久耐用的藍白色釉面墻面磚,住宅選用淡青色的透明玻璃,陽臺選用啞光不銹鋼管加透明鋼化玻璃欄板,凸窗空調機位選用仿木色的鋁合金百葉,配以商業裙樓處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幕墻,色彩繽紛的大幅商業廣告畫面,令整個建筑的外觀具有清新脫俗、靈動飄逸的感覺。
5)景觀綠化設計。室外空間的設計也注重人性化。在居住小區綠化的設計上,按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原則進行植物配置時,注意層次搭配,利用喬、灌、草、地被的混合配置,構置出高、中、低、地被四個層次,以達到觀花、觀葉、觀果的目的,做到四季鮮花不斷,處處碩果累累。具體措施:空中花園綠化設計,應與房屋建筑、氣候、地形、地勢等條件相協調、相配合。根據植物的適應性進行選擇,既豐富,又不會過多,以免顯得凌亂。空中花園地面、空間并不全部為樹木、花草所占據,避免顯得閉塞,影響通風透光。喬木、灌木、草本盡可能搭配,以便充分利用土地空間,且互不遮擋。
6 結束語
安置房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曾經由于觀念上的忽視,致使有的安置房設計質量不盡如人意,有的安置房就像貼了標簽一樣,一眼能從城市里區分出來。作為肩負著社會使命的設計師,我們應從人文的角度出發,多一份責任心,為全社會創造更美更宜居的居住環境,讓拆遷戶生活得更美好,從作者的實踐看,這是可以做到的。
參考文獻
[1] 張霄入,安置房設計建設要適應拆遷安置的需要.中國房地產,2009.
[2] 李睿煊,李香會等.從空間到場所:住區戶外環境的社會維度[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