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作者根據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基礎結構設計做了詳細的論述,并提出了相對應的處理措施,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 結構設計;處理措施;后澆帶
Abstract: The author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e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presents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offer colleague reference!
Key words: structural design; treatment; post-pouring belt
中圖分類號: TB48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基礎的設計
房屋基礎設計是以地質條件、房屋體型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烈度等綜合考慮,選擇經濟合理的基礎型式。
砌體結構優先采用剛性條形基礎, 如灰土條形基礎、素混凝土條形基礎、毛石混凝土條形基礎和四合土條形基礎等, 當基礎寬度大于2. 5m時, 可采用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即柔性基礎。多層內框架結構, 如地基土較差時, 中柱宜選用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中柱宜用鋼筋混凝土柱。
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為增強整體性, 減少不均勻沉降, 可采用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如采用上述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基礎強度和變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樁基或人工地基時, 可采用筏板基礎(有梁或無梁) 。
框架結構、有地下室、上部結構對不均勻沉降要求嚴、防水要求高、柱網較均勻, 可采用箱形基礎; 柱網不均勻時, 可采用筏板基礎。
有地下室, 無防水要求, 柱網、荷載較均勻、地基較好, 可采用獨立柱基, 抗震設防區加柱基拉梁?;虿捎娩摻罨炷两徊鏃l形基礎或筏板基礎。
筏板基礎上的柱荷載不大、柱網較小且均勻, 可采用板式筏形基礎。當柱荷載不同、柱距較大時, 宜采用梁板式筏基。
無論采用何種基礎都要處理好基礎底板與地下室外墻的連結節點。
框剪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均勻, 可選用單獨柱基, 墻下條基, 抗震設防地區柱基下設拉梁并與墻下條基連結在一起。
無地下室, 地基較差, 荷載較大, 柱下可選用交叉條形基礎并與墻下條基連結在一起, 以加強整體性, 如還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或變形要求, 可采用筏板基礎。剪力墻結構無地下室或有地下室, 無防水要求, 地基較好, 宜選用交叉條形基礎。當有防水要求時, 可選用筏板基礎或箱形基礎。高層建筑一般都設有地下室, 可采用筏板基礎;如地下室設置有均勻的鋼筋混凝土隔墻時, 采用箱形基礎。
當地基較差, 為滿足地基強度和沉降要求, 可采用樁基或人工處理地基;當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的地基承載力或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或經過經濟比較采用淺基礎反而不經濟時,可采用樁基礎。
多棟高樓與裙房在地基較好(如卵石層等) 、沉降差較小、基礎底標高相等時基礎可不分縫(沉降縫) 。當地基一般, 通過計算或采取措施(如高層設混凝土樁等) 控制高層和裙房間的沉降差, 則高層和裙房基礎也可不設縫, 建在同一筏基上。施工時可設后澆帶以調整高層與裙房的初期沉降差。
當高層與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為整塊筏板鋼筋混凝土基礎時, 在高層基礎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內設后澆帶, 以調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勻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縮。
2 后澆帶
因調整地基初期不均勻沉降而設的后澆帶,帶寬800 mm~1000 mm。后澆帶自基礎開始在各層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頂板全部設后澆帶, 包括內外墻體。施工時后澆帶兩邊梁板必須支撐好, 直到后澆帶封閉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后澆帶內的混凝土等級采用比原構件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如沉降觀測記錄在高層封頂時, 沉降曲線平緩可在高層封頂一個月后封閉后澆帶。沉降曲線不緩和則宜延長封閉后澆間。
基礎后澆帶封閉前要求施工時覆蓋, 以免雜物垃圾掉落而難于清理。并提出清除雜物垃圾的措施, 如后澆帶處墊層局部降低等。
必須指出的是, 后澆帶只能解決施工期間的混凝土自收縮, 它不能解決由于溫度變化引起的結構應力集中, 更不能替代伸縮縫。有一些結構設計者將后澆帶和伸縮縫等同起來的看法是錯誤的, 因為兩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當地下室結構超長過多, 單靠設置后澆帶不足以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問題時, 可以考慮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 在適當位置設置膨脹加強帶。采用這種方法, 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大伸縮縫最大間距, 而且可以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后澆帶, 而實現混凝土的連續澆筑即無縫施工。但應注意, 采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后澆帶時,膨脹加強帶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溫度應力集中部位, 并應制定嚴格的技術保障措施, 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和微膨脹劑的配合比準確, 結構設計應對地下室結構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提出明確要求。
筆者曾經參觀過某工程, 高層建筑地下一層, 地上十六層, 純地下車庫一層, 與高層建筑地下室貫通, 其間設置了沉降縫, 基礎埋深基本相同, 沉降縫間采用硬質材料填充。由于沒有解決好高層建筑與地下車庫間的互傾問題,建筑投入使用后, 發現沉降縫兩側墻體開裂, 造成地下室滲漏。
施工后澆帶的位置, 應根據基礎和上部結構布置的具體情況確定, 不能想當然, 搞一刀切。后澆帶應設置在結構受力較小處, 一般在梁、板跨度內的三分之一處, 結構彎矩和剪力均較小, 且宜自上而下對齊, 豎向上不宜錯開,后澆帶間距一般為30米到50米。在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設置后澆帶時, 后澆帶宜處于裙房一側, 且在結構設計上,應注意加強高層建筑與裙房相連部位的構造, 提高縱向鋼筋配筋率, 用以抵抗后澆帶封閉后由剩余差異沉降差所引起的結構內力。為減小后澆帶封閉后由剩余差異沉降差所引起的結構內力, 尚應采取其他措施, 通??煽紤]以下方法:
(1) 高層建筑采用樁基或其他地基基礎處理方法, 或補償基礎, 盡量擴大高層建筑基礎與地基接觸面積, 減小高層建筑基礎底面接觸壓力, 而裙房則采用埋深較淺的獨立柱基或條形基礎等, 調節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的差異沉降。
(2)盡量減小裙房部分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 即盡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礎底面接觸壓力。
(3) 結合高層建筑埋置深度要求, 調整高層建筑地下室高度, 使地基持力層落在壓縮性小、地基承載力高的土層上, 可有效地減小高層建筑的沉降量。
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 結構設計者應結合工程具體情況, 多方面對比, 選擇經濟合理的方案。
3 結束語
?、倜總€工程應根據其巖土工程資料及工程特點,選擇合理的基礎方案。確保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
?、诨A設計關鍵是上部荷載的準確性, 上部荷載準確性關鍵是結構選型, 即結構計算模型與軟件的計算條件(模型) 吻合程度。象純磚混, 框架, 剪力墻等吻合程度是好的, 導荷準確可直接用于基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