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總結和分析了東麗湖自然藝苑區景觀的設計背景和設計理念,介紹不同功能分區所呈現出的不同空間表達形式,探討了現代濱水公園的服務功能與設計形式的關系。
關鍵詞:濱水;大地景觀;創新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ongLi lake area landscape design of natural art background and design concept, this paper discusses different functional partition show different spatial expression form, discussed modern waterfront park service function and design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Keywords: waterfront; The earth landscape;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背景
東麗湖地區位于天津市發展主軸線中部,是天津市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核心區連接部。規劃用地南部為天津市主要經濟帶—臨空產業區(航空城)、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等產業園區,用地北部為天津市七里海—大黃堡洼濕地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區。區域地理位置優越,是天津市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規劃區內的東麗湖是東麗區最大的人工湖,占地12953.3畝,湖面12000畝,庫容量2100萬立方米,湖面清澈。
東麗湖是天津著名的溫泉度假旅游區、濱海新區重要的綜合功能服務區和未來天津的都市中心,享有“中國溫泉之鄉”、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國家級旅游景區的稱號。精致和諧”的東湖與“活力動感”的麗湖共同構成了這座多彩紛呈的“怡然水城”。與麗湖打造城市生活空間、展示現代時尚風貌相呼應,東湖,以“自然、水、生命、和諧”為核心理念,以“運動康療、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為主導功能,再現東方審美情趣與自然人文和諧之美。其中的自然藝苑區,以塑造大尺度、大視野的四季大地花卉藝術景觀,融合陸地、水面、島嶼構建花海特色,形成東麗湖主要入口區“花的海洋,水的世界”的震撼效果。點綴根藝館、陶藝館、薰衣草莊園等文化與景觀體驗節點,成為天津市重要的園林藝術欣賞區、浪漫風情體驗區和婚紗攝影區。
1.景觀的功能
景觀功能分區要真正圍繞人群的使用,而不是圍繞建筑和雕塑進行設計,合理的功能分析是設計構思階段的第一步,是設計的重點。 “功能”主要解決游人如何利用綠地的問題,也就是說“怎么用”的問題,。大多數景觀只是從獨立景點出發,而忽略了各個空間的融合,出現了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不協調。在“以人為本”的知識經濟時代,景觀功能分區在整個景觀設計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改變獨立景點造景,而從“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景觀。但我們在強調景觀本身的功能分區時,應重視綠地的功能使用可能在一定時間內變化,或者使用本身還具有可變性及復雜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規劃景觀的功能分區時,要注意功能本身還有一定的可變性和多重性。這樣我們所設計的景觀,功能上具有更多的彈性,會使我們對綠地的利用更加充分,會使我們的戶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自然藝苑區,以塑造大尺度、大視野的四季大地花卉藝術景觀為目標,融合陸地、水面、島嶼構建花海特色,形成東麗湖主要入口區“花的海洋,水的世界”的震撼效果。整個景區劃分為“一湖。一帶。三片區”的空間結構。其中,一湖為以荷花種植為主的內湖,即水中花海;一帶為風光迤邐的濱湖游覽帶;三片區分別為疏林花海、山地花海及梯田花海三個各具特色的景觀游覽區。
依據這些不同的景觀特色,與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相融合,每個區域被賦予一極具詩情畫意的名稱。分區的景觀設計內容也將與這個名稱相呼應。
疏林花海——絲路花語
山地花海——春花秋實
梯田花海——浮翠疊錦
水中花海——十里荷香
2. 設計的形式表現
景觀以形式來體現個性,功能以形式來表達需求,事物都借助一定的形式來表達。景觀形象的生成是在其各種構成要素和空間之中,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法則,不同構成要素的交織融合所構成的園林環境等都有不同的藝術形象,不同的藝術形象具有不同的意境。
2.1分區設計
2. 1.1絲路花語
疏朗、大氣的景觀特色。流線型路網如飄逸的絲帶般串聯起各個景觀節點。疏林花卉是本區域的主要景觀特色,以下層草本植物為主體,搭配稀疏種植的上層喬木。這種種植方式將傳統植物配置風格和現代草坪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景觀系統。外圍空間為人們的游憩提供了開闊的活動場地,內側草坪及大型木棧道是觀荷賞荷的良好去處。另外,這個區域也擔當了對外的展示功能。從西側的市政路角度向園內望去,透過優美大氣的林下空間,美麗的湖面景觀一覽無余。
該區的種植主體營造疏林草地型軟體景觀,以成片種植的大喬木結合花卉地被為主,大喬木的影子隨時間變化投射在空曠的綠色草坪上,給人以心胸開闊的美感。道路一側種植呈間斷性通透式種植。行道樹以內,以法桐、國槐、白蠟為背景樹間斷種植,局部打開。綠丘種植,在丘頂部植以國槐、紅花刺槐作為許愿樹;在丘腰及丘底適當位置散植白皮松、垂柳、刺槐等。使綠丘體現方案特色同時又不顯得突兀。綠丘周圍經過視線分析合理留出三塊大面積的草坪,分別對應三個不同視角。草坪周圍以片狀喬木為單位密植,使得疏密有致。在園路兩側植以垂柳等,起到遮陽的作用。在臨水一側種植花灌木和花卉地被,豐富水面的視覺層次。并在局部位置種植水生植物,如蘆葦、千屈菜、黃菖蒲等。
2.1.2春花秋實
以山地、山谷為景觀骨架,以果木作為基調樹種,是一個春可觀花、秋可觀果的游覽區域。具有吉祥寓意的柳枝狀路網系統串聯起主入口廣場、游船碼頭、親水平臺、花蕾雕塑等主要景點??Х葟d、畫廊、陶藝館等小型文化建筑突出文化休閑功能,提升文化品位,增加公園收益。主入口廣場以荷花為主題的景觀設計,以整體空間感受為出發點,利用現代手法塑造自然的大地景觀,力求展現簡潔,大氣,并具有親和力的景觀氛圍。在周圍起伏綠地的映襯下,仿佛在荷葉簇擁中盛開的荷花。
該區的種植主體營造春花和果林的氣氛,體現特色為絢爛、豐收、果香、醉人。利用地形片植多種果樹和花卉地被,塑造不同的空間,表達不同的果實主題。使人視覺和嗅覺同時得到美的享受而流連忘返。水閘周邊密植速生楊及黑松。地形陡峭位置栽以蜀檜。使此區域能以最快最好效果見綠,并遮擋住水閘處不良景觀。外側逐漸向觀賞性植物過渡,種植白皮松、金葉槐、火炬樹等。利用種植圍合出不同觀賞空間,白蠟為主要背景樹,兩側合理栽以柿樹、山桃、杜梨、果石榴、山楂、蘋果、杏樹等果樹,同時滿足游人及道路行人不同的觀賞需求。并在適當位置片栽花卉地被,使游人步移景易。臨水多栽以連翹等極具觀賞性的親水性植物。局部水景種植睡蓮,與荷花的景致形成對比。
2.1.3浮翠疊錦
以獨立安靜的島嶼環境、寬闊的視域為景觀特色,營造出一種梯田斑塊狀花海景象。花海植物由色彩豐富的花卉、小灌木構成。遠遠望去,花的海洋與水的世界連接形成無邊花海滾滾來的視覺效果。全島的制高點,凈水茶室標高13.5米,從高度上起到控制景觀全局的作用,是景區最主要的景觀點與觀景點。島嶼西側設置一凈水瀑布,增加了水體的流動,體現了景觀性與功能性的完美結合。
該區的種植主體營造花海主題的花境,體現特色為斑斕、多姿、豐富、多彩。充分利用和延續方案中梯田地形,在其上有秩序的種植宿根花卉。并在局部從低到高點綴花灌木、彩葉喬木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西側大面積種植豐花月季,粉色、紅色、白色、黃色依次間隔交替。簡潔而大氣富有沖擊力。在地形漸高處點綴山桃、紅葉李、果石榴等花灌木。東側片植金葉槐、火炬樹、元寶楓等彩葉喬木,穿插種植合歡和千頭椿。其下局部位置片栽花卉地被,如荷蘭菊、二月蘭、紅花酢漿草等。臨水一側種植連翹。使得色彩隨季節變化都能豐富多彩。
主要園路兩側少量間隔種植垂柳、白蠟等,起到遮陽作用。
2.1.4十里荷香
內湖區以荷花種植為主,分為三個主要的片區。根據臨近游覽區的不同,分別種植粉色、黃色、白色不同花色的荷花品種。游人即可以遠觀其勢,又可以近觀其形,細細玩味。荷花種植床中間開辟專用的水上游覽路,增加水上游覽樂趣。
3.功能性與形式美的統一
功能的變化和發展帶有自發性,它是最為活躍的因素,因而在功能與形式之間的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中,經常都是處于支配的地位,并成為推動景觀發展的原動力,但是正如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一樣,雖然強調了內容對形式的決定性作用,但也不能低估形式對內容的反作用,一種新的形式的出現不僅適應新的功能要求,而且還會反過來促使功能朝著更新的高度發展,這兩個環節缺一不可。
通過對本方案的研究,可以體會到功能對形式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形式的創新不僅滿足了功能的需要,也提升了景觀品質。
結語
景觀設計中功能與形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形式在設計中是有機的,它由最基本的形式單元出發,結合不同的功能需要,創造性的組合千變萬化的形式,從而既滿足了景觀功能的需求,也給人們以視覺的體驗。
參考文獻:
[1]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建成環境的意義-非語言表達方式 黃古蘭譯.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彭一剛. 建筑空間組合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格蘭特.W 里德 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4]涂慧君. 大學校園整體設計—規劃.景觀.建筑.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