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保障性住房的特點和實踐中的經驗體會,總結歸納了在戶型設計、得房率和立面設計方面的一些經驗指標,用以不斷提升設計成果,不斷挖掘改進空間。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設計質量;戶型設計;得房率;立面設計;精細化 。
Abstract: Based on Experience in the affordable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summarized in the type design, get room rates and facade design experience indicator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esign results, continually tap room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affordable housing; design quality; type design; get the room rate; facade design; fine.
中圖分類號:TU113.5+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構成。經過近幾年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很多城市都在市區周邊快速向外擴張,形成一座座“衛星城”。
在住宅單體設計中,可以按照戶型、得房率和立面三個部分來考慮。戶型設計往往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投入精力最多的部分,因為呈獻給客戶最直觀的、客戶感受最深的就是戶型的安排。得房率是評價住宅建筑面積使用高效性十分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往往是影響整個住宅設計品質的重要因素。住宅立面效果會直接影響城市景觀,同時也有利于小區整體品味的體現和提升,對于整個項目成本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2、戶型設計
保障性住房的戶型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戶型設計應滿足模數化、標準化的要求,空間尺寸及部品尺寸宜滿足建筑模數化的要求。住房套型建筑面積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一居室50平方米左右,兩居室70平方米左右。
在小戶型的設計實踐中,深刻領悟其 “精細化”的設計宗。真正實現精細化設計的方法可以通過戶型設計與精裝修設計相結合。
2.1戶型面寬、進深比例
在設計中,需要平衡戶型面寬與進深、節能與舒適的相對關系。若設計板式住宅,建議建筑單體進深做到13m~14m左右;若設計塔式住宅,僅為單向采光的情況下,建議戶型進深不宜超過9m~10m,否則盡端光照效果不佳。二室戶和三室戶面寬一般控制在6.5m~7.5m即可。建筑單體高寬比不宜大于6,否則建筑成本將會有明顯提高。
2.2各功能房間細部設計
保證各空間基本的使用功能,通過合理降低面寬,壓縮中部交通面積來使整個套型面積得到控制,同時注意套型內各個功能空間的比例協調。
2.2.1門廳、起居室和餐廳
a) 門廳:空間盡量顯得完整,考慮鞋柜位置,照明開關和對講設備的位置不應與鞋柜、衣柜等家具位置或儲藏空間相沖突;
b) 起居室:開間凈空不得小于3300,建議尺寸為3300~3900;散熱器和空調應盡量布置合理;戶型為兩居室或三居室時,起居室盡量布置在南側或東側;
c) 餐廳:盡量采用“餐起合一”的布置形式,在餐廳內考慮飲水機等家用電器的位置。
2.2.2主臥室、次臥室和書房
a) 主臥室:開間凈空不得小于3000mm,建議尺寸為3300mm~3600mm,這是根據床的長度、走道寬度及電視柜或梳妝臺等不同需求家具的寬度依次累積而得;戶型為兩居室或三居室時,主臥室盡量布置在南側或東側;窗型可采用低窗、飄窗形式。
b) 次臥室:建議開間尺寸為2700mm ~3300mm,對其大小、位置的設定應兼顧功能的多變性,盡量設計成接近方形,注意門窗的位置,以免影響家具擺放。
c) 書房:建議開間不小于2600 mm,面積為8~11㎡,長寬比不宜過大,位置與主臥室相連或與起居室相連,隔墻采用輕質墻體或預留洞口,為業主日后裝修提供便利。
2.2.3廚房和衛生間
a) 廚房:加大廚房與餐廳的交接面,臺面呈“U”或“L”型布置,操作面凈長不小于2400mm,廚房的形狀、開口位置的設計應利于提高廚房利用率;當廚房面積受限,可結合餐廳布置備餐臺;水池不應太靠角落布置,灶具避免設置在窗前、緊靠出口和通道位置,兩者之間要留有一定距離(至少300mm);
b) 衛生間:至少應滿足淋浴、座便器、洗面器三件衛生潔具的使用要求,應有獨立淋浴房空間以區分干濕區域,臺面長度(含水池)最好不低于900mm;盡量開明窗;管井、風道應盡量布置在承重墻側;考慮在不明顯的位置設計常用物品儲藏空間;洗衣機位可設于衛生間內或臨近專門區域,北方地區不考慮設于服務陽臺。
2.2.4陽臺
進深最好在1200以上,每戶陽臺總面積不宜超過5~6㎡,北方地區陽臺應采用封閉形式;其中,重點考慮服務陽臺與廚房的位置關系,會影響到廚房的采光、通風、櫥柜的布置、臺面的長度及廚房、陽臺的利用率,應考慮留出儲藏空間,面積不宜小于2㎡;
2.3加大視覺空間的方法
如何把小戶型設計為沒有壓抑感,并在視覺和使用上感到舒適不局促,是需要設計人員深入研究的問題。歸納出以下三個效果較為顯著的設計方法。
2.3.1餐起合一
采用“餐起合一”的布置形式把兩個功能合并在一個空間里,可以有效減少走道面積,而且使用功能并沒有受到影響,在視覺上沒有隔斷遮擋,同時也增加了空間使用的彈性。
由于一般在保障性住房戶型設計中,廚房面積不會很大,我們可以考慮把餐廳作為廚房和起居室在功能和視覺上的有效連接。把冰箱、飲水機等家用電器放置于餐廳,既可緩解廚房面積的局促,操作流線又不會過長,影響室內其他功能空間的使用。
2.3.2飄窗設計
飄窗,作為目前住宅中比較普遍的形式之一,廣泛應用于臥室和起居室。飄窗的三面都裝有玻璃,窗臺的高度比起一般的窗戶較低。這樣的設計既有利于進行大面積的玻璃采光和通風,又保留了寬敞的窗臺,使得室內空間在視覺上得以延伸,經過精心布置可以給房間增添不少情趣,也給住宅的外立面增添了建筑魅力。
但是,飄窗窗臺的高度不能無限制地降低,一般在450mm~600mm之間;外挑寬度也不能無限制地加大,一般在600mm~800mm之間。一方面是國家和地方標準有相應的規定,另外一方面,由于窗戶面積過大,對于住宅整體節能計算十分不利,尤其設置在北側和西側,導致建筑成本顯著提高。 所以,在實際設計中,需要平衡建筑成本與使用效果之間的關系。
2.3.3儲藏空間
在小戶型設計中,雖然整體戶型建筑面積小,但是對于儲藏的要求并不會相應減少,反而,通過實際觀察,越是中低收入者他們對于生活物品的儲藏種類和數量越多。如果儲藏空間設計不充分,居住者很可能隨著居住時間的累積,室內雜物不斷增多,堆放無序,直接影響整個戶型的實用效果。所以,盡量充分利用可能的零碎角落設置1~2㎡的獨立儲藏空間,并在空間內設置可調節高度的隔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間。
3、有效提高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以上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相對寬敞,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影響得房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公攤面積的大小。公攤面積包括兩部分,其一是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其二是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
在設計過程中,單元戶型組合和交通核的面積是影響得房率的關鍵。
3.1單元戶型組合方式
單元戶型組合方式,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住宅單元是由幾梯幾戶構成的。一梯多戶可能與一梯二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相差無幾,可戶數增加了,總套內建筑面積增加了,則每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就會減小。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套型建筑面積較小,每個單元過多的戶數,會使居住密度過大,嚴重降低住戶的舒適度。
根據住宅單元樓層數量、板塔形式等方面的不同,樓梯間的形式和電梯的數量有所不同,從而交通空間的建筑面積有所不同,所以標準層設置的戶數也會相應調整,有利于得房率的提高和住戶舒適度之間取得平衡。
一般情況下,隨著層數的增加,樓梯間的要求不斷提高,電梯數量也逐漸增加,整體建筑面積也會有所增加。所以,11層及11層以下一般采用一梯二~六戶,12層及以上住宅每個單元一般采用一梯四戶~八戶。
3.2公共交通空間設計
公共交通空間主要包括樓梯間、電梯井、候梯廳、設備管道間、及必要的走道等。
戶型設計在經過仔細推敲,有效壓縮交通和室內空間后,公共空間也需要琢磨研究,進行有效壓縮。
首先是樓梯間。目前,保障性住區的規劃設計要求中,住宅差不多都是高層,樓梯間主要用于防火疏散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居民依靠電梯來解決高度的提升。所以,在樓梯的尺寸上,采用滿足且接近規范規定的極限尺寸即可,以減小交通空間面積。
建筑師應注重與設備專業設計人員溝通協調,通過設備管井和用房位置的擺放、開間進深尺寸的推敲和管井門位置及尺寸的設計,盡量壓縮整個設備所占用的空間。
結合工作實踐,參考大量優秀戶型和有關書籍,總結歸納出幾種常見形式交通空間的面積參考值 。
住宅不同單元形式與公共交通空間面積的關系
建筑層數
及每單元戶數 |
樓梯形式 |
電梯臺數 |
標準層公共交通空間面積參考(單位:㎡) |
6層及6層以下 |
一梯二戶 |
敞開式樓梯間 |
0 |
13-15 |
7~11層 |
一梯二戶 |
敞開式樓梯間 |
1 |
22-26 |
一梯四戶 |
24-39 |
一梯六戶 |
28-45 |
12~18層 |
一梯四戶 |
封閉式樓梯間 |
2 |
43-52 |
一梯六戶 |
47-60 |
一梯八戶 |
51-66 |
19層及19層以上 |
一梯六戶 |
防煙樓梯間 |
2-3 |
62(2臺電梯)-83(3臺電梯) |
一梯八戶 |
65(2臺電梯)-88(3臺電梯) |
4、立面設計
單體立面設計,絕不可以孤立地就建筑單體本身而設計,因為立面與項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小區總體規劃布局、風格定位以及小區的綠化景觀等其他外部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需要綜合考慮。項目不僅僅要創造一個居住環境,更要創造、引導一種舒適、恬靜、親切、融洽的生活方式。最終目的,是要提升中低收入人群居住和生活的品質。
造價是相對成本較低的保障性住房最為關注的因素之一,在設計的每個環節,成本都是非常敏感的。規劃和房型的組合設計,作為降低成本的主要環節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豐富建筑立面也可以運用較為經濟的手法。
4.1建筑手法
建筑立面在滿足城市肌理、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簡化外裝飾部分,加強運用體塊組合、色彩搭配及勾縫的變化來豐富立面,形成簡約大氣的風格。
外檐材料以涂料為主,盡量減少或不采用幕墻體系和玻璃飾面。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外墻涂料的顏色應考慮到耐久性和耐玷污性。淺淡明亮、過于鮮艷的色彩容易玷污,一般都盡量小面積采用。而土黃色、駝色、灰色等顏料的耐久性較好。外墻涂料的顏色還應根據建筑物所處的環境來考慮。環境開闊、面臨廣場和交通主要干道的建筑,顏色應適當深一些,而狹窄的街道、居民建筑群中的建筑,顏色應稍淺一些為宜。
保障性住房所營造的建筑風格應該以“平實”為主基調,有選擇性地在主入口、窗口、陽臺或壓頂等部位進行細部推敲,如顏色的區分、材料的變化、凹凸的對比等,為建筑增加精致感,在造價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提升建筑品味。
4.2 巧用綠化
除了建筑自身的處理手法外,還可以采用綠化豐富建筑外檐效果。
綠化景觀雖然投資總額不大,但對環境的美化、氛圍的營造和人們情緒的感染卻至關重要,對項目品質的提升也起到很大作用,日益受到投資方、設計者和業主的關注。
綠化除了對空氣品質、噪聲防治、建筑節能等方面有所裨益外,還可以豐富建筑外檐效果,使原來對建筑立面的二維感知擴展到三維,把綠化的顏色、空間層次與建筑本身結合考慮,相得益彰。目前,宅間路與建筑之間多為一目了然,并且通常用建筑手法突出單元出入口,僅用標識牌作為不同單元的差異標志,使其缺乏生活情趣和歸屬感。
設計時運用草坪、花卉、灌木、小喬木等植物,在道路與建筑之間,把不同花期、不同色調、不同高度的植物疏密結合,用各色各樣、層次豐富的植物掩映著建筑,使其隨著季節的交替形成不同的景致。在建筑入口前,用植物作為引導,為外出回家的人營造安靜溫馨的氛圍。把植物作為建筑元素之一,使其生命的絢爛與簡約寧靜的建筑相輔相成,互相襯托。
5、結語
面對目前如此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國家及各地政府不僅出臺很多關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導則、措施、管理方法等,也在不斷積極解決所面臨的新問題,如交通壓力、配套設施不足等規劃方面。而在具體小區內部的單體設計方面,更多的是要依靠每個設計師自身的設計經驗和責任感。與普通商品房不同,保障性住房套型設計要求更緊湊,建筑面積上限更低。不僅是在平面使用功能上,而且在立面造型處理上,都要求在舒適美觀和經濟效益上取得最佳平衡點。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及“兩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規劃(2011年—2015年)》
[2] 周燕珉.住宅精細化設計 [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
[3] 李文龍.“十二五”期間保障性住房路在何方?[J]. 金融時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