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居住區水景建設的思考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設計時間:瀏覽: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居民對住宅的要求有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個階段是解決有沒有房源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居住面積大小的問題,第三個階段是解決小區的居住環境問題,現在是第二個階段向第三個階段過渡的時期,在解決居住面積大小問題的同時還要解決居住環境的問題,除去居住區的住宅質量、品質外,周圍環境成了居民最關心的問題,在小區環境建設過程中,水景觀念常常被開發商采用,水是自然界生命的源泉,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文明和城市的起源都依水而生,居住區水景的建設可以滿足現代人們更高的居住區建設要求。
 
1居住區水景建設的現狀
 
1.1  水景建設的發展狀況
 在目前不同形態的居住區水景建設中,居住區水景建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種以一些水景小品作為住宅樓盤的點綴,居住區中的水景從規模上說是較小的,以各類噴泉為主,或者有瀑布、溪流或小水池,這類居住區多數以人工建造的水景項目為主,在小區內開發人工水景,將無水之地創造出特定的水景效果。第二種是將居住區周邊的自然水體引入小區,與小區內開發的人工水體相貫通,形成富有自然情趣的活水,在小區內大面積建造水景景觀,使水景成為小區配置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三種是利用居住區周圍得天獨厚的自然江、河、湖泊的水景資源進行規劃布局,業主走出居住區不遠處就可到達水畔,或者在居住區內登高遠眺,便有水景映入眼簾,居住區的規劃、設計都圍繞水景展開,充分利用自然水景的景色,增強住宅的水景效果。
1.2 水景使用及維護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特別缺乏的國家,多數地區自然降雨量就少,且分布不均,多數城
市處在水危機中,據統計,我國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有110座城市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威脅,年缺水量高達60億立方米。開發水景住宅要因地制宜,在住宅開發中營造水景,有調劑景觀、營造小氣候的作用,是形成社區建筑景觀的一種表現手段。然而,從我國目前的水資源狀況來看,不少城市正缺水。目前大部分水景用水來源是城市管網水,物業考慮到經濟原因,一年里大部分時間水池和噴泉是沒有水的,到了節假日才偶爾噴一下,水池才見到水。由于水體景觀沒有按照一個水生生態系統來進行設計,水體自身缺少維護、循環能力和自凈功能,導致水體極易水質惡化,甚至散發異味,孳生蚊蟲,這樣的水景只是小區內的擺設,并沒有提高住宅的品質,豐富空間環境,增強居住的舒適感。 
雖然居住區中水景能改善和美化居住環境,但水景的建造費用、養護費用都很高,且水景的建造和使用養護費用自然要轉嫁到居住區業主身上,因此增加業主的經濟投入。現在的居住區水景很大一部分是以人工建造的水景為主,水景結構體系面臨著日常維護的工作,一旦水循環系統不能正常工作,人造水景就會受影響,而且冬季的低溫也會使水景換水、地下管線的維護等工作難度增大,北方的冬季寒冷,水凍結成冰,管線容易裂縫而發生滲漏,所以不把水景中水放光,這樣冬季的水景成了空池,水景無法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
現在小區的水景設計中,大多數是采用硬質的底板和生硬的駁岸,因此在水景中很難構成自然的水生植物群落結構,體現不出水景自然生動的一面。
2因地制宜建設水景
居住小區建立水景,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它能反映出現今時代的社會發展與需要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通過建設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居住小區綠色空間環境,以達到改善城市生態質量和人居環境的目的,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條件下,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這是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個好的居住區水環境可以起到以下幾方面作用:可以提高住宅的品質,豐富空間環境,增強居住的舒適感;利于凈化空氣,改善區內小氣候;水景除了觀賞性外,還可使業主參與其中,營造共享的交往空間,帶來精神上的放松。
2.1水景中靜態水的設計
在居住區常見的水景有溪流、河流、水池與湖面、噴泉、瀑布與跌水,從形式上分又可分為靜態水和動態水兩大類。靜態水絕大多數采用水池和湖面的形式,這樣的水流動性差容易使水成為死水,人們因該尊重自然生態規律,在水池里建立起完整的、可循環的生態系統,使水體具有一定的自潔能力。在水景設計時應通過多種渠道開發水源,中水回用、匯集雨水來補充解決水源的問題,中水雨水流入水池,同時池中水用來補充噴淋綠化用水和蒸發水,使水景與周邊環境和諧共生。
2.2水景中動態水的設計
動態水主要有溪流、噴泉、瀑布和跌水等形式,河流是水景的線狀形式,也是常見的水景形式,溪水蜿蜒曲折流過小區,在曲線形的水岸兩側還布置灌木綠化形成小區的小環境,根據小區所處城市的環境合理的布置灌木、草坪、樹木,北方冬春風大,夏季烈日炎炎,綠化設計應以喬、灌、草復層混交為基本形式,南方城市水資源充足,大環境利于建設水景建筑,以上海為例:上海開發的1000多個住宅樓盤中,沿江河而建的親水樓盤有近160個,以人造水系打造的水景住宅近280個,另有200余個樓盤不同程度“有水流淌”。位于上海中心城區的漕河景苑小區,南面是漕河涇,河道寬24米。在河道南面已有上百米高的32層建筑。如果河道北面再建密集的高層住宅,河道就可能變成小溝。開發商在建該項目時,選擇了從河邊往北退15-18米,并將臨河的建筑改為僅有10米高的聯體別墅。這樣一來,在漕河涇北面形成了開闊的自然斜坡,彌補了河道南岸高樓林立對河道環境的壓抑,改善和保護了城市河道附近的地域性自然環境。可見建立河道周邊建筑也要尊重河道周邊的大環境。
3建設水景的指導原則
 3.1地域性原則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條件、降雨特點、地下水位等情況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水景設計時,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模仿.設計時因根據住宅區所處地區的氣候、周圍環境等有充分的認識。如在寒冷地區開發水景,盡量減少開發大面積的湖面、水面,多采用點狀、線狀水體,在多雨地區就可以將區域內的雨水收集,應用到水景中,減少對水源的浪費.
3.2整體性原則
居住區中的水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和周圍環境協和共生,因此設計時將水景與整個居住區及周圍環境當成一個整體來設計,充分尊重并利用原有環境,以人為本、為人服務,把居住區建設成自然、和諧的宜人居住環境,以次達到人與自然的融合。
3.3可持續發展原則
居住區環境的美化,不應以大環境的惡化為代價,要考慮到以后,要有長遠的目標。因此居住區水景的設計應大力推廣運用節水和污水、中水回用技術,充分利用各種水景處理方法解決水源問題。在水景設計中將生態學的理論融入其中,在居住區中人為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如在水體里投入魚類、貝類、種植水生植物,植入混合菌種等,形成一個完整的、可循環的生態圈,使水體具有一定的自凈功能。這樣不僅利于環保,還可以緩解城市用水緊張局面。
4 結束語
居住區的水景設計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發展,無論是利用天然水系還是建造人工水景,都將大大改善美化人們的居住環境。所以在進行居住區水景設計時,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態系統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創造出符合我國現狀與未來發展的美觀、自然、生動和諧的水體環境。
 
參考文獻
[1.] 章俊華 .居住區景觀設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劭閻 ,呂峻. 尋找心靈的家園. 建筑知識,  2006[2]: 54~56
[3.] 孫艷 ,喬峰.  居住區中的水景設計  建筑知識  2006[3]:13~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庆阳市| 岳阳市| 精河县| 白水县| 东城区| 贺州市| 鸡东县| 南和县| 松原市| 虹口区| 耒阳市| 炉霍县| 得荣县| 金塔县| 乌兰县| 南华县| 香河县| 双辽市| 桐梓县| 唐海县| 民勤县| 商都县| 安远县| 石狮市| 天水市| 无为县| 福鼎市| 恩平市| 大余县| 齐齐哈尔市| 丹江口市| 清丰县| 青海省| 曲沃县| 商洛市| 静乐县| 昭觉县| 孟连| 武隆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