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從司馬懿的兩次涕哭解讀他的德行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漢語言時間:瀏覽:

  摘 要:司馬懿從政后有兩次涕哭,涉及他政治生涯中的兩次重大事件。一次是在魏明帝曹叡病逝前受遺命輔政感動而哭,一次是他受曹爽排斥后裝病,為麻痹對手的試探而痛哭。這兩次涕哭,一真一假,反映出他的雙重人格。本文將從司馬懿兩次涕哭的歷史記載、原因出發(fā),解讀司馬懿的德行。

  關(guān)鍵詞:司馬懿;流淚;雙重人格;卑劣德行

文化論文發(fā)表

  一、引言

  據(jù)史書記載,司馬懿從政后曾兩次涕哭流淚,一次在曹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明帝曹叡病逝前急召他受遺輔政時;一次在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他佯裝重病,于曹爽的心腹來察看時。這兩次涕哭,都涉及司馬懿政治生涯中的重大事件;這兩次涕哭,雖一真一假,卻生動感人,讓人看到他的才智、德行、人品,使得一個鮮活、復(fù)雜的政治家躍然紙上。本文試以這兩次涕哭解讀他的德行。

  二、兩次流淚的史書記載

  關(guān)于司馬懿從政后的這兩次涕哭,《三國志》及裴松之注引分別都有記載。

  (一)關(guān)于受遺時的涕哭

  《三國志》正文曰:“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還至河內(nèi),帝驛馬召到,引入臥內(nèi),執(zhí)其手謂曰:‘吾疾甚,以后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宣王頓首流涕。”

  《三國志》注引的《魏略》《魏氏春秋》,則十分詳細(xì)地把司馬懿入宮見明帝受遺時的場景生動再現(xiàn)。《魏略》曰:“先是,燕王為帝畫計,以為關(guān)中事重,宜便道遣宣王從河內(nèi)西還,事以施行。宣王得前詔,斯須復(fù)得后手筆,疑京師有變,乃馳到,入見帝。勞問訖,乃召齊、秦二王以示宣王,別指齊王謂宣王曰:‘此是也,君諦視之,勿誤也!’又教齊王令前抱宣王頸。”《魏氏春秋》曰:“時太子芳年八歲,秦王九歲,在于御側(cè)。帝執(zhí)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復(fù)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與爽輔此。’宣王曰:‘陛下不見先帝屬臣以陛下乎?’”[1](P114)

  曹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司馬懿先得到去河內(nèi)的詔令,后又突然得到入京的手詔,于是兼程前往;進(jìn)入皇宮嘉福殿拜見明帝,明帝拉著他的手說,“吾病已重,今以后事屬托于君;現(xiàn)得見君,無所遺恨了”,聽到明帝如此說,司馬懿忍不住熱淚盈眶。明帝又囑咐他與曹爽共同輔政。當(dāng)時齊王曹芳8歲,秦王曹詢9歲,在御床旁,明帝指著曹芳說,“此子是也,君審視之,不可誤認(rèn)”,說完,令曹芳上前去抱住跪地的司馬懿的脖子。這一番話語,這一個動作,表達(dá)出明帝深沉的托付幼子之情,令人悲傷感懷。司馬懿早已老淚橫流,磕頭說,“陛下不記得先帝昔日叮囑臣輔佐陛下的事嗎”,表態(tài)說他過去作為輔政大臣是盡心盡責(zé)的,以后也會如此,要明帝放心。

  司馬懿受遺之事在若干年后人們還提及,“明皇帝臨崩,把太傅臂,以后事付之,此言猶在朝士之

  耳”[2](P700),可見其影響之深遠(yuǎn)。

  (二)關(guān)于裝病時的涕哭

  《三國志》正文記載司馬懿裝病一事極簡略:“李勝出為荊州刺史,往詣宣王。宣王稱疾困篤,示以羸形。勝不能覺,謂之信然。”可能是因為回護(hù),沒有涕哭的情節(jié)。而在注引《魏末傳》中,則把裝病的司馬懿哄騙前來探視的李勝流淚,而自己也悲傷流淚的情景十分詳細(xì)、生動地記錄下來。

  《魏末傳》曰:“爽等令勝辭宣王,并伺察焉。宣王見勝,勝自陳無他功勞,橫蒙特恩,當(dāng)為本州,詣閤拜辭,不悟加恩,得蒙引見。宣王令兩婢侍邊,持衣,衣落;復(fù)上指口,言渴求飲,婢進(jìn)粥,宣王持盃飲粥,粥皆流出沾胸。勝愍然,為之涕泣,謂宣王曰:‘今主上尚幼,天下恃賴明公。然眾情謂明公方舊風(fēng)疾發(fā),何意尊體乃爾!’宣王徐更寬言,才令氣息相屬,說:‘年老沈疾,死在旦夕。君當(dāng)屈并州,并州近胡,好善為之,恐不復(fù)相見,如何?’勝曰:‘當(dāng)還忝本州,非并州也。’宣王乃復(fù)陽為昏謬,曰:‘君方到并州,努力自愛!’錯亂其辭,狀如荒語。勝復(fù)曰:‘當(dāng)忝荊州,非并州也。’宣王乃若微悟者,謂勝曰:‘懿年老,意荒忽,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刺史,盛德壯烈,好建功勛。今當(dāng)與君別,自顧氣力轉(zhuǎn)微,后必不更會,因欲自力,設(shè)薄主人,生死共別。令師、昭兄弟結(jié)君為友,不可相舍去,副懿區(qū)區(qū)之心。’因流涕哽咽。勝亦長嘆,答曰:‘輒當(dāng)承教,須待敕命。’勝辭出,與爽等相見,說:‘太傅語言錯誤,口不攝杯,指南為北。又云吾當(dāng)作并州,吾答言當(dāng)還為荊州,非并州也,徐徐與語,有識人時,乃知當(dāng)還為荊州耳。又欲設(shè)主人祖送;不可舍去,宜須待之。’更向爽等垂淚云:‘太傅患不可復(fù)濟(jì),令人愴然。’”[3](P285)

  曹爽令任命為荊州刺史的李勝以拜訪為借口去察看司馬懿生病的虛實。李勝見到臥榻上的司馬懿,說了一番客氣話后,見司馬懿緩慢起身令榻旁的兩婢女侍衣,而因動作不便無法穿上衣服;司馬懿又指著口,意思是口渴想喝點什么,一婢女去進(jìn)來一杯粥,他接過想自己喝,結(jié)果沒法喝進(jìn)去,多半都流在胸前的衣服上。李勝在一旁看到如此情景,傷感不已,禁不住流淚說,“想不到明公尊體病重竟然到如此地步”。司馬懿休息了一陣才緩過氣來,然后佯裝昏聵。李勝是荊州南陽人,告訴他將任“本州”刺史,而司馬懿故意在“本州”“并州”“荊州”這幾個地名上混淆糾纏,弄得李勝幾次大聲糾正,才好像聽明白。司馬懿說自己年老神志恍惚,所以一直沒有弄明白原來是李勝要回荊州任刺史。他告訴李勝:“今日與君一別,恐怕以后難再相會,待病體稍好一點,便設(shè)宴為君送行,作生死之別。屆時令兒子師、昭兄弟與君結(jié)為友,托付于君,請不可舍去他們,以滿足懿區(qū)區(qū)之心。”司馬懿邊說邊流淚。李勝也傷感嘆氣回答,遵命等候安排。拜訪結(jié)束,李勝便去向曹爽等人詳細(xì)稟告察看的情況,然后流著眼淚說,司馬懿的病是不可能治愈了,現(xiàn)他已成為只剩下一口氣的死活人。于是,曹爽等人信以為真,完全放松了對司馬懿的戒備。

  三、兩次流淚的原因

  司馬懿的這兩次流淚,原因是什么呢?

  (一)受遺時涕哭流淚是因被感動

  司馬懿憑才能功績一生兩次受遺輔政。第一次是在曹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文帝曹丕病重時,與曹真、曹休、陳群等“并受顧命輔政”。他初次位列輔臣,進(jìn)入王朝最高權(quán)力核心,當(dāng)時可能也很興奮、激動,卻沒有動情而哭泣。

  推薦閱讀:文化研究相關(guān)的核心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高台县| 锡林郭勒盟| 兴安县| 夏邑县| 大足县| 甘德县| 峡江县| 长沙县| 财经| 延长县| 贵港市| 扶风县| 井冈山市| 淮北市| 彰武县| 灵武市| 巢湖市| 宝应县| 甘孜| 辉县市| 郴州市| 台东县| 贵州省| 安泽县| 文水县| 磐石市| 神木县| 雅安市| 固镇县| 玛纳斯县| 巴彦县| 东乡| 茂名市| 淮安市| 临清市| 宿州市| 兴化市| 南投市| 峡江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