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秦牧是一位當代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搖曳多姿,光彩照人。藝術特征鮮明,風格獨具,與眾不同。文章發表在《長江文藝》上,是文學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秦牧,秦牧散文,藝術特征
秦牧散文特點之一,是言近旨遠,哲理性強。贊頌新中國,新生活,鞭撻丑惡現象是貫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條主線,在闡述觀點,講明道理時,絕不枯燥。
秦牧的散文格調高昂,立意深刻,寓共產主義思想教育于閑談趣聞之中,贊美祖國和人民,歌頌社會主義,用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格調統帥作品,使讀者在字里行間中得到心靈的凈化。宣傳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充滿了對一切腐朽、污穢、丑陋事物的憎惡之情。他的作品充分調動聯想和想像的藝術手段,用清新流暢的語言在講古論今中闡述主題。
秦牧的作品取材廣泛,大到大千世界,小到一粒種子,容量大,幾乎無所不包,能夠精心地運用材料,各個題材都充滿詩情畫意,艷麗繽紛,多種表達方式的巧妙運用,寫景抒情,敘事議論巧妙融合,景中有情,景中生議,議中升華,敘中產議,敘中融情,秦牧的散文運用表達方式獨具匠心。
譬喻、警句精彩紛呈,許多內容知識性、趣味性十足,滿足了廣大讀者的求知欲望,獲得新鮮的美感,他的散文給予讀者的教育、影響是獨樹一幟的。
秦牧是一位博學多識,且才思敏捷的散文家,他的少年時代酷愛文學,而且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愛看馬戲,喜歡動植物,他豐富曲折的生活經歷,為后來的散文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一生創作的散文作品很多,其中亦有膾炙人口的佳作,他認為“文學創作離不開思想,生活知識和表現手段這三要素。
一個作者,這幾方面的造詣如何,是不是達到水****融的境界,決定了這個作者的創作水平。”①秦牧用談天說地、講古論今的方式,把道德教育、認識生活和美的享受有機的結合起來,他的散文寓共產主義思想于閑談趣聞之中,其中《土地》、《社稷壇抒情》、《花城》、《古戰場春曉》等篇,給人以耳目一新的美感。
在秦牧的散文中,始終貫穿著贊頌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歌頌社會主義建設和新生活這一紅線,鞭撻丑類為社會主義的成長擂鼓吶喊,清掃舊社會留下的污穢,宣傳共產主義思想是他作品中的核心內容。作者曾說:“文學作品應當宣傳真、善、美,反對假、惡、丑。所謂“真”,就是要闡明生活的本質,要本著現實主義的態度編寫,反對誆誆騙騙。
所謂“善”就是宣傳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反對剝削階級的腐朽事物。”②作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作品格調高昂,立意深刻,閃耀著燦爛的思想火花,而且表現這一藝術特征是在閑談趣聞當中,給讀者指明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撞擊讀者的心靈,給人以美的感受。
秦牧的閑談趣聞,就是談天說地,講古論今,縱橫馳騁,跨越時空,題材廣泛,知識性和趣味性十足。聯想是秦牧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奇妙的聯想,使他的作品熔現實與歷史于一爐。在《土地》中,這篇抒情散文是作者面對大地聯想深廣、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生活知識,如大江奔騰到海,匯聚筆尖,由“土地”的今天,想到“土地”的歷史和未來。
由“土地”想到“土地”上的人物和事跡,由剝削階級對“土地”的掠奪,想到了對“土地”的珍惜,由公子童耳接受土塊,想到古代皇帝的封僵儀式,再想到殖民強盜強迫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人接受投降儀式,作者運用這些聯想,思緒飛揚,無處不在。再如《社稷壇抒情》,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在編寫上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充分依靠豐富的聯想作為運思行文的推動力。
首先,從那些色彩斑駁的土壤上,作者想到了大自然生成、發展的漫長歷程以及人類祖先開辟鴻濛的艱辛道路。接著,又從“五色”及其方位對應關系聯想到五行觀念,認為它們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古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思路再往前生發,眼前那壇五色的土壇,仿佛又成了疆土遼闊的祖國大地的縮影,以及成員眾多的民族大家庭終于實現空前統一、團結的生動象征……。
文學發表論文的權威期刊:《長江文藝》創刊于1949年6月,是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刊,原為中共中央中南局文聯會刊,被譽為新中國文藝第一刊。多年來倍受選刊和讀者的關注,也是中國27家文學創作類核心期刊之一。目前刊發精選小說,精美散文,精妙詩歌,還有文學評論,報告文學等文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