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識經濟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題。高新技術貿易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貿易形式,在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中國科技領域的對外貿易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產業規模也持續擴大。本文通過研究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發展的創新型背景和貿易狀況,構建和分析了與高新技術貿易發展的相關指標,揭示出中國高新技術貿易在創新能力、貿易競爭力等方面的發展潛力。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發展的相關影響因素,從多方面多角度對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對策。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現狀;指標化分析;政策建議
引言: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一貫秉持著公平競爭、互利共贏的原則。在高新技術貿易領域持續快速發展,并由此發展起一批優秀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方面,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地位的顯著提高和高科技領域競爭能力的增強,另一方面,中國高新技術產品也面臨著自主創新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雙重挑戰。因此,研究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現狀及對策對于進一步推進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標準產業化進程,加快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現實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對中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的發展背景、現狀分析,借鑒相關貿易指標,結合實際,對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的發展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議。
一、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發展的背景及現狀分析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際政治經濟發展趨勢充滿了不確定性,中國高新技術貿易在“逆全球化”的環境下面臨著新的挑戰。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成為了中國走向未來的必然選擇。中國應著眼于高新科技貿易中的“短板”領域,通過加強自主創新,增加用于研發階段資本要素投入等措施,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從而能夠實現技術自主控制和科技產業鏈的全面布局,特別是在芯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通訊設備、半導體等高新技術領域能夠不再受制于發達國家,實現“國產可替代”的目標,向現代化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1.高新技術貿易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高新技術的發展水平代表著國家生產力的水平。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是中國商品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的發展是帶動高新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提。與此同時,高新科技的發展能夠改進社會物質產品的生產效率,創造社會價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個數為3.31萬,高新技術產品貿易額達到了15.34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呈平穩發展態勢,企業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大數據、AI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進一步深入。其中通信設備及電子制造業收入占比為64.3%。由此可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2.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發展創新性背景及現狀分析
本節主要有三部分內容。第一,創新能力是高新技術貿易發展的源動力,文章以中國在全球重要經濟體中創新能力的排名來說明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發展的創新性背景;第二,產品進出口情況可以反映貿易發展的基本情況,文章以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情況來說明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的發展現狀;第三,貿易進出口結構又決定了貿易發展的特點,文章以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結構來說明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的發展前景。
如圖1所示:中國2010年-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整體呈穩步上升的趨勢。發達國家則依舊占據前列。中國2010年排名為43,到2020年進步了29名。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中國將科技創新作為了發展的第一動力,在2019年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了20000億,其中財政給予科技創新的投入超過10000億;其次,在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
3.中國高新技術貿易發展創新性背景及現狀分析
(1)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進出口情況分析
如圖2所示: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在2014年-2016年趨于平穩,變動幅度不大;2016年-2018年增長的幅度相對比較顯著,主要得益于中國高科技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和國際市場和諧公平的貿易環境;在2018年-2019年的增速又再次放緩,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額首次出現負增長。除此之外,出口額增長率也由2018年的9.4%下降至2019年的2.1%,這主要是由于美國政府限制中國向美國企業進口高新科技產品生產的核心零部件,并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綜上所述,中國高新技術貿易要進一步融入全球的價值鏈,仍然面臨著技術自主創新和外部環境的雙重考驗。
(2)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結構分析
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包含加料加工和來料加工以及一般貿易,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為主,處于低附加值階段。在航空航天、計算機集成制造等貿易領域中仍然存在較大的貿易壁壘。下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在2020年發布的最新數據,統計了中國高新技術產品2018年的進出口貿易結構情況。
如圖3所示: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中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和電子技術產品貿易額明顯高于其他類型的高新技術產品。其中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相關產品占總貿易額比例為68%,電子技術產品占比為19%,在生命科學、光電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以及航空航天技術產品的出口占比均在5%以下。說明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是以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和電子技術產品為主導的。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貿易中同樣也是電子技術產品和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為主,其中電子技術產品出口額占高新技術進口總額的53.7%,但二者所占貿易總額比例均小于出口貿易結構中比例。計算機集成制造、航空航天、光電技術、生命科學領域所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8%,6.1%,6.1%,5.5%,在進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例較小。
推薦閱讀:國際貿易論文多少字好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