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在我國的經濟中越來越重要,正在完成由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的轉變,這種變化給提供新生勞動力的高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目標構建,嘗試創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模式與教學模式,以期促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的轉變。
關鍵詞:貿易專業;國際經濟;培養模式;課程體系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雙月刊)1985年創刊。本學報由中共北京市委商貿工委主管,北京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主辦。
創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對地方高校而言,需要轉變辦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轉變辦學體制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轉變教育發展理念,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1、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目標
1.1國際經濟與貿易能力
從業務范圍的來看,人才培養目標是可以熟練掌握進口和出口和對外的貿易的進程和有關的規章制度,掌握各式各樣的對外貿易的單據,今早應對和解決外國客戶的訂單和交易糾紛;可以根據EDI過關、報檢、退掉相關的稅,可以處理根據國際結算、國際保險、國際物流的有關業務。
1.2外語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大量的外文資料,這就需要具備較髙的外語讀寫能力,并能根據各國的商務禮儀處理往來函電能用英語準備地描述產品細節,用外語流利地進行客戶服務。這就對髙校在培養這方面人才時提出了要求。要加強英語能力的培訓學習,達到不僅要能與境外客戶交流,還要大量的收集了解境外各國的市場、文化、經濟等現實發展環境,能更地道地表達與溝通。
1.3職業素養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面臨的是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是基于互聯網的全球性開放貿易。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要面臨多變復雜的國際商務環境,這勢必要求從業人員具有靈活應變的處事談判能力、良好的溝通應變能力、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與積極團隊意識,能了解國際商務法律法規,妥善處理國際業務糾紛等。
2、創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的建議
2.1人才培養目標的新定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特點就是“外向型”,要求學生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具有國際視野、具有創新思維和國際經營管理能力。實踐教學點的關鍵點就在于把握理論與實踐的平衡,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出勞心上勞力、手腦雙揮,在做中學、在做中教的具體要求。而這個要求也需要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進行教師和學生要求的細分:對教師來說,需要真正參與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工作的實踐中去,走入學生之中,不能僅僅將自己局限在一方講臺上,需要躬下身子和學生一起實踐、探究和學習,成為他們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課程中的引導者、顧問。另外,實踐課程的教師不能夠再采取專業老師兼任的辦法,針對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師的缺乏問題,可以從已退休的老教師中進行返聘,也可以采取專家外聘的方式定期到校開辦主題講座與培訓。對于學生來說,需要從思想上重視實踐學習,為自己未來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積極參加企業的參觀學習活動,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工作在實踐中的基本程序、工作內容、經驗方法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于自身能力和時間工作需求之間的差距能夠有具體的認知,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參與動力,做到激發自身積極性、主動性,保證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
2.2設計“五位一體”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得以提高,對于各種實踐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使得人才培養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產業的發展緊密融合到一起,本文設計了一個基于“理論教學、認知示范、仿真虛擬、作戰實戰演練”的“五位一體”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漸進式培訓方案。創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訓方案分為網絡技術模塊、電子商務基本模式、國際商務模塊、創新創業模塊、畢業模塊等與理論實踐教學相結合,其核心是能力素質的培養,突破了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相關制度的制約。為了設計了培訓方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按照企業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崗位進行要求,使得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生態聯盟體系不僅能滿足公司的需要。也要不停的創造滿足企業的需求,已到達實現雙贏的目標。
2.3完善專業課程體系措施,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專業課程體系教學質量就需要保證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質量的提升。教師需要以興趣培養為依托,慶祝自己的熱情,充分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針對每一個學生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案,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活動。具體而言,在國際貿易事務課程中,要能夠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融入出口產品管理和產品品牌開發管理相關方面的內容,要能夠融入出口產品定價原理及技巧等內容,但是為了檢驗教學成果,建議采取月考的辦法來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情況進行摸底。在試卷內容的編寫上,要體現出本階段所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也需要結合學生畢業以后的就業崗位情況。強調試卷錯題講評,教師需要緊密圍繞教學內容,針對一些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思考,查漏補缺,突出基礎知識的講解,抓住主次,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束語
隨著傳統貿易的轉型升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稀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能力的提升,再加上國際貿易與國際商務能力相關性研究缺乏等,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尤為必要。借助多方合作地方式,為具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學生搭建一定的平臺實現創新創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國家倡議“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中去。
參考文獻:
[1]杜振華.“走出去”的中國國際經貿人才供求狀況與對策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02):44-45
[2]王全意,涂安婷.新常態下開放式復合型國際經貿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構成及培養路徑[J].對外經貿.2017 (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