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加工貿易建設管理新方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國際貿易時間:瀏覽:

  現在東莞加工貿易的管理遇到哪些問題,應該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有關現在貿易建設管理應用的新方案有什么新的制度模式呢?同時現在的經濟建設新應用制度措施又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文章選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由北京市重點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主辦的以經濟管理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本刊選題突出學術性和創新性,注重前瞻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研究方法注重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

  摘要:目前, 東莞大多數加工貿易企業都處于全球價值鏈的末端,處于微笑曲線的低谷。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從價值鏈末端向價值鏈中上游前進,是東莞加工貿易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優惠的稅收政策推動中間產品本土化戰略,提高價值鏈聯動效應?,F行政策規定,對加工貿易企業的進口料件不征收增值稅, 從國內采購的相同料件卻征收增值稅,導致出現國內市場本來可以買到料件,加工貿易企業依然花外匯從國外采購。實現加工貿易企業中間產品的本土化, 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與示范效應, 加之近年來我國企業技術加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滿足加工貿易企業的料件需求。為此,要從政策上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從國內采購料件, 實現加工貿易料件的國內國外采購同一稅收政策; 推動中間產品的本土化,提高加工貿易產業的配套率,放大價值鏈聯動效應。

  關鍵詞:加工貿易,貿易建設,經濟論文

  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內涵界定及價值鏈理論

  國際上對加工貿易的定義并不明確,根據《國際貿易實務與合同全書》的定義,所謂加工貿易是指一國或一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貿易方式, 人們常說的來料加工與來料裝配是加工貿易的兩種主要方式。[1].

  (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內涵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在整個國際貿易中,不同環節所承擔的任務分享著不同價值,一般而言,越是接近產品設計等富含技術含量的環節, 其占有的價值就越高,而承擔的任務越簡單,所能獲得的價值也越少。對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 盡量將自己在國際貿易分工中的地位向上游發展, 是其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追求。加工貿易的轉型包括多層意義,既有增加加工貿易主體,鼓勵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加工貿易的要求,也有加大國內采購率,轉變大量進口發展方式的要求,進而加大加工貿易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加工貿易的升級是努力推動加工貿易向產業上游進軍, 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使加工貿易能夠帶來更大的利潤,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獲得更高價值產出。

  (二)價值鏈理論

  價值鏈理論最早由美國人波特在其著作《競爭優勢》中提出,其以企業為研究對象,將企業經營活動分成一個個活動單元,對應于價值鏈上的不同環節,企業的價值就是由一個個活動單元的價值創造實現, 每一個單元的活動都與企業的價值創造有著密切關系,并共同形成一條價值鏈。后來,古特以波特的價值鏈理論為基礎,從企業范圍向國家拓展,每個國家或每個地區在全球貿易中占據著各自不同的地位, 其在全球價值創造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與公司在價值鏈系統中的地位以及和價值鏈系統中其他鏈條的聯系程度決定了其競爭力一樣,一國或一地區在價值鏈中的地位,也決定了該國或該地區的競爭力。古特對價值鏈理論的應用,突破了波特局限于企業競爭力的范疇,對價值鏈的完善和價值鏈理論的廣泛運用具有突出貢獻。

  在加工貿易等國際貿易領域, 價值鏈理論可以更好地分析加工貿易在國際貿易價值鏈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加工貿易各個環節企業在加工貿易價值鏈上的地位。[2]對于東莞的加工貿易發展而言,分析加工貿易各個環節的價值, 看清自己在整個加工貿易價值鏈中的環節, 可使東莞實現其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有更加明確的目標與努力方向。

  二、東莞加工貿易發展格局

  東莞市是我國加工貿易發展比較早且比較發達的地方,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加工貿易體系,在全球加工貿易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加工貿易是東莞對外貿易的主要內容

  加工貿易是東莞對外貿易的開端,時至今日,加工貿易依然是東莞對外貿易的主力軍。2013 年東莞市對外貿易總額為1530 億美元,增長5.9%,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1120.9 億美元,增長3.3%,占同期東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3.2%。事實上,無論是在東莞的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還是進口總額中,加工貿易所占比重都遠遠超過一般貿易。2013 年,一般貿易在東莞市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僅為19.2%。可以說,加工貿易是東莞對外貿易的主要內容,而且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加工貿易的重要地位依然難以撼動。

  (二)加工貿易是東莞經濟的主要動力

  東莞的加工貿易發展歷史十分悠久, 從20 世紀70 年代的“三來一補”開始,在80 年代逐步形成了服裝、紡織、玩具、制鞋、箱包等傳統制造產業,90 年代又在日韓和臺灣地區IT 企業的OEM 模式下形成了計算機代工產業。進入新世紀以后,東莞的加工貿易在其經濟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為東莞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三)加工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傳統產品加工貿易

  東莞加工貿易中初級產品所占比重較大,家具、玩具、紡織服裝及鞋等初級產品是其對外出口的主要產品,這些價值較低的初級產品、傳統產品多以國際代工(OEM)為主。以2013 年為例,東莞紡織服務、鞋類、玩具、家具等四大傳統產品的加工貿易總額為863 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72%,在東莞的對外貿易中,傳統產品加工貿易依然是主角。

  (四)加工貿易發展的主導力量是港澳臺商投資

  東莞與香港只隔了深圳市, 與香港有著天然的聯系, 改革開放之初, 在中央政府眾多優惠政策的吸引下,港澳臺商對廣東省的投資大幅增加,東莞利用其有利地形, 也獲得了其中相當的份額。從東莞的情況來看,港澳臺、歐美、日本、東盟和韓國是東莞最重要的5個合作伙伴, 這5 個地區的直接投資占到東莞市的90%以上,2013 年與上述5 個伙伴間的貿易總額達1158 億美元,其中香港是東莞最大的出口市場,臺灣是東莞最大的進口市場。

  (五)加工貿易的主要方式是進料加工

  在東莞外貿的最初發展階段, 來料加工基本上是其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從1978 年香港商人在東莞興辦加工廠開始,到臺資與歐美等國資本的大量進入,東莞來料加工貿易獲得了極大發展。在進入新世紀以后,進料加工這種企業利潤更高的加工貿易模式在東莞逐步取代來料加工成為東莞加工貿易的主要方式。1995年,東莞加工貿易中,來料加工占比是67.8%,到2002年下降到49.1%, 進料加工貿易首次超過來料加工。

  2006 年進料加工貿易的比例進一步上升到61.2%,2008 年、2009 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 東莞市進料加工有所下降,但隨后又進一步上升,2012 年、2013 年東莞進料加工比重分別達到72.4%、74.5%。不難看出,近十年來,東莞的進料加工貿易發展十分迅速,企業也越來越重視進料加工形式, 特別是在國內用工成本和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企業通過進料加工,就近獲得原材料,對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三、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人民幣升值明顯,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失去了價格競爭優勢, 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但東莞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

  (一)加工貿易企業缺乏轉型升級意識

  在全球貿易價值鏈條中, 東莞的加工貿易處于低端,高附加值的產品很少。雖然東莞市有些加工企業主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 但大部分加工企業對轉型升級存在信心不足的問題, 對轉型升級的前景顧慮重重。[3]一方面,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對國家產業政策倒逼轉型的形勢認識不清,有做一年算一年、做一天就賺一天的想法,對轉型升級的目的、不轉型升級的后果沒有清醒認識, 造成這些企業對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觀望。另一方面, 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存在嚴重的依賴心理,對轉型升級顧慮重重。

  (二)轉型升級成本壓力加大

  東莞加工貿易在國際市場上靠打價格戰來搶市場,然而近年來加工貿易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以往極具競爭力的比較優勢正在消失。2010 年,東莞與廣東省其他地區一樣出現了嚴重的用工荒, 為了緩解用工荒,廣東省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全省企業用工成本普遍上漲20%左右。在此情況下,想進行轉型升級的加工貿易企業,不得不考慮在越來越高的用工成本、土地成本面前,轉型升級的成本將會是以前的數倍。

  (三)表現出強烈的飛地效應

  東莞絕大多數加工貿易企業在價值鏈中以低價值的生產裝配環節為主, 這緣于外資企業在東莞的投資辦廠,主要是看重當地的地理位置和低廉成本,作為企業的飛地進行建設。相對于企業總部所在地,飛地生產對技術水平要求極低,大多生產附加值低的產品。這些企業一般不在本地進行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 與本地企業的關聯度低, 不具備對東莞本地的技術溢出效應與示范效應。[4]可以說,除了有限的稅收貢獻,這些企業對本地經濟發展的貢獻并不大, 很難迅速融入轉型升級的環境中去。

  (四)核心技術品牌轉型升級的力量不強

  東莞加工貿易的產業鏈條短、延伸性差。雖然從最開始只能生產簡單商品, 到現在也可以參與部分產品的設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整體而言,東莞加工貿易并沒有從價值鏈末端前移,缺乏核心技術品牌,轉型升級的力量并不強。一方面,設計、研發、服務等環節是銷售鏈中價值更高的環節, 向著這些環節進行轉型升級才有可能為企業贏得更好的發展, 但東莞加工貿易企業多數依然是以OEM、ODM 為主, 對產品的設計、研發、銷售和服務環節參與不多,想要轉型到這些高附加值的環節上去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多數加工貿易企業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 無法讓自己成為獨立的產品生產提供商, 實現轉型升級的成功率要低多得。

  四、推動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針對當前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明確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目標與路徑

  1.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目標??傮w而言,將加工貿易產業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挺進,從OEM 的貼牌生產向自主品牌發展, 從制造型企業向創造型企業轉變,應該是東莞加工貿易轉型的目標。一方面,要引導加工貿易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向上游或下游挺進。另一方面,加大來料加工向料件國產化轉變,以節省企業資金,提高東莞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路徑。從目前來看,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路徑有三: 一是實現來料加工到進料加工的轉變, 抓住新一輪國際分工中發達國家將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企業向外轉移的機會,淘汰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二是實現“三來一補”到三資企業的轉型,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通過自身技術研發參與到全球價值的高附加值環節。三是實現“設計加生產”的經營模式轉型,使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及產品的議價權。

  (二)推動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具體做法

  1.積極培育高附加值本地民營企業,推動向高價值鏈前移。東莞加工貿易企業主體是外商投資企業,在加工貿易經濟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民營經濟在加工貿易中的占比只有10%, 這種失衡狀態不利于東莞經濟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在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 大規模的外資企業撤出, 使東莞經濟發展遭受重創, 對東莞這種嚴重依賴外資企業的發展模式敲響了警鐘。應該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通過開展有效的產學研結合, 創造更多的民營企業合作交流平臺,提升民營企業技術水平,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為民營企業進入加工貿易領域奠定基礎。通過擴大民營企業對加工貿易的參與,改善東莞加工貿易主體結構。

  2. 加強品牌戰略, 實現產業鏈從OEM 到ODM轉型東莞加工貿易要實現從OEM(貼牌生產)到ODM(委托設計生產)轉型,一方面,要提高企業的品牌意識,促使企業從寧可貼牌生產、薄利多銷的思維中跳出來,逐步樹立自己的企業品牌;另一方面,要增強企業品牌創建能力, 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與長遠角度出發,在充分認清企業自身優劣勢的基礎上,開展品牌創建活動,避免企業品牌的大起大落。特別是要發揮行業協會的職能,開展行業品牌創建的交流平臺建設,通過行業的規模效益, 加速加工貿易企業品牌創建速度與質量。[6]

  鼓勵外資企業的核心技術轉移,延伸價值鏈。要鼓勵外資企業向本土企業轉移核心技術,一方面,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并出臺相應的優惠補償措施,讓外資企業能主動轉移核心技術;另一方面,提高外資企業的準入門檻,保證外資企業技術水平,如限制低技術含量企業、不愿意轉移核心技術企業的落戶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宁安市| 游戏| 定州市| 巫山县| 伊春市| 松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长泰县| 德安县| 龙川县| 门头沟区| 嘉峪关市| 临高县| 中方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海林市| 鹤峰县| 青海省| 闽清县| 浦东新区| 南部县| 井陉县| 会昌县| 苍南县| 璧山县| 卫辉市| 桂林市| 彝良县| 浠水县| 洞头县| 临城县| 沙田区| 鄂伦春自治旗| 游戏| 古交市| 新泰市| 邛崃市| 志丹县| 永吉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