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針對煤炭企業設備內部租賃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租賃設備管理效率的原因,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煤炭企業設備租賃管理的建議及措施,并對今后的租賃管理工作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煤炭企業 設備租賃 管理
近年來,煤炭企業由規模、速度、粗放型發展逐漸向質量、效益、集約型轉變,隨著機械化開采、智能礦井建設的提速,機電設備在固定資產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在提高煤礦安全生產能力的同時,生產成本日趨增加,同時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為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提升資產利用率,許多大企業集團實行了設備租賃制,有效提高了資產使用效率, 減少大量資金占用,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隨著企業發展,設備租賃管理暴露出一些問題,影響了企業資產管理效率。
一、設備租賃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轉變不及時,租賃費支出得不到有效控制
部分管理人員仍沉浸在煤炭企業黃金十年里,對于目前煤炭企業經濟形勢認不清, 對于煤炭企業降低成本實行成本領先戰略不理解,往往以安全為由,設備貪多求全造成租賃費支出居高不下。生產礦對于租賃費的管控大多只有考核機制,即:對超出部分進行考核,而對于節約部分沒有獎勵,造成各使用單位控制租賃費支出的積極性不高。
(二)參與租金計算的設備價值確認不合理
設備租金一般由大修理費、中修理費、管理費及折舊費四部分構成。各項費用的基礎均以設備原值為基準計算,未考慮設備成新率因素,新舊設備的租金完全一樣,導致使用單位都喜歡用成新率高的設備,而不愿用舊設備;折舊費計算采用的直線法計提方式,難以反映設備當前的實際價值;已經提足折舊的資產,在租金收取上仍然百分百收取,租金不合理。日中修費、大修費計算方法確定以后,無論單位維修成本增加或者降低,一成不變,與實際情況不相符。
(三)閑置設備不斷增加,部分設備利用率不高
近年來,機械化采煤技術不斷革新,智能開采提速,通用設備越來越來少,設備在租率逐漸下降,設備利用率降低;生產礦為了確保安全生產,通常多備用設備,導致設備閑置較多,占用大量資金;到使用期限的設備仍然繼續使用,設備超齡使用現象長期存在。
(四)零部件損壞導致的設備故障占比較高,設備維修頻繁
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般故障,主要為零部件損壞造成,設備維修需要拆裝、來回搬運,有的需要出井維修,嚴重影響資產管理效率,造成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
(五)設備租賃管理評價體系不健全
目前設備租賃管理的評價指標主要有三個,一是設備完好率:完好設備臺數/設備總臺數;二是總在租率:租出設備臺數/總在籍設備臺數;三是設備待修率:待修設備臺數/(在籍設備臺數-出租設備臺數)。
設備租賃管理運行多年來,主要依靠這三個指標進行評價,對保持設備技術狀態良好和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科技水平進步和管理水平提高,逐漸暴露出一些弊端,如:考核設備總在租率,有一定缺陷,不能反映各類設備的平均在租率,導致有的設備使用效率很高,有的設備效率低下,大量占用庫存資金。且目前的評價指標過于粗放不全面,對現有的租賃管理工作起不到促進作用。
(六)設備租賃管理信息化系統難以滿足需求
設備租賃管理系統目前主要是用于設備出租日常管理、維修、租金計算等,隨著企業的發展已經難以滿足實際需要,主要表現在維修業務全過程記錄不完整,設備檔案未實現信息化管控,缺少全生命周期的設備管理等。設備管理信息化已經由早期的以維護和維修為主的模式,向現代的企業設備資產管理系統EAM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設備租賃管理優化與對策
(一)加強形勢教育,采取激勵約束機制降低租賃費用
企業經營最根本的途徑就是開源節流,在“開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在“節流”上大做文章。加強形勢任務教育,全面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牢固樹立“節約就是增利”的思想,牢固樹立“省下的就是賺到的”經營理念。讓大家充分認識降低租賃費、節約設備購置資金,對于企業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有積極的作用,持續將降本降造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建立租賃費控制激勵約束機制,超罰節獎,逐月確定各生產單位的租賃費定額指標,與生產月度計劃一同下達,對于超出部分進行考核,同時設定獎勵政策,對于節約租賃費的給予一定獎勵,進一步調動人員積極性。
(二)改良租金計算方法
建議采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租金中的日折舊費用,更能準確反映設備的新舊程度及設備實際價值;對于已提足折舊設備的租金問題,以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費為基礎,建議按照一定系數(50%-70%)收取日折舊費;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后增加固定資產效用或延長其使用壽命,應重新確定設備原值,同時及時調整增加折舊年限,降低日折舊費用。
(三)統一設備選型,及時處置閑置設備,降低設備庫存
對于煤礦所需的機電設備,建議從總部層面統一設備選型,統一規格型號,提高設備的通用性,以降低設備備用數量;除備用、維修、改裝、特種儲備的租賃設備以外,連續停用1年以上或購入2年以上未能投入使用的設備視為閑置設備,經相應的審批程序后可以對外進行轉讓處理,以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減少大量設備購置資金的占用。
(四)實行租賃設備零部件以舊換新制度,減少維修頻次
為提高租賃設備的使用效率,保證在租設備的完好狀態,降低運輸成本,有效降低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減少因搬運、拆卸、安裝等環節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租賃設備的主要零部件實行以舊換新,加強維護保養,減少設備維修次數,提高租賃設備使用效率。同時依據租賃設備的半年度月平均在租量及年度消耗定額確定的以舊換新數量,降低閑置、減少浪費,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投入。
(五)建立健全設備租賃管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設備租賃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是由反映一個復雜系統的多個指標構成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統計指標群,應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能描述既定時期設備租賃管理的現狀,如:設備出租率、設備完好率、設備可運轉率、設備故障率等;第二,能描述設備管理各個方面的變化趨勢,如設備保值增值率,萬噸煤占設備原值,設備成新率等;第三,能描述租賃設備管理各個方面之間的協調程度,如設備利用率、待修率、維修費用比率等。建立綜合考評體系,有效促進設備租賃管理水平的提升。
(六)完善設備租賃管理信息化平臺
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統,將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全面融合,實現管理過程自動化、信息化,建立集設備單品管理、租賃業務管理、維修業務管理、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等業務為一體的設備租賃管理系統。通過對設備管理過程中業務數據的綜合管理、數據分析及業務預警控制,實現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對設備資產管理信息流與工作流的控制,提高生產設備的可利用率及可靠性,降低維修費用,延長設備壽命周期,滿足先進生產設備對現代生產組織保障的要求。
三、結論與展望
煤炭企業應加強設備租賃管理的宣傳,提高設備租賃管理效率,降低庫存設備資金占用,盤活存量資產。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控制租賃費規模,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擴大設備租賃品種,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于可回收復用的大型材料,鐵軌、電纜、鋼管等可以推廣實行負債管理,建立生產礦的內部租賃市場,減少生產成本的投入。目前大部分企業是在母公司范圍內進行設備內部租賃,建議將租賃模式逐步拓展推廣到子公司范圍,以提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瑞強.煤炭企業設備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6,07.
[2]劉登才,徐振華.煤礦設備內部租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D].山東煤炭科技,1999,12.
[3]史國慶.煤炭系統設備租賃模式研究[J].煤礦現代化, 2003,(6):33-35.
[4]姚同華,趙發鑒,閆加滿,等.設備內部租賃管理的嘗試[J].煤礦開采,2000:15-17.
推薦閱讀:企業信息化建設有哪些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