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扶貧檔案管理的現實困境及其策略選擇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企業管理時間:瀏覽:

  摘 要:扶貧檔案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見證和基本保障。基于扶貧檔案管理的現實考察, 發現存在地方政府檔案管理標準不明確、村干部識別貧困戶引質疑、駐村工作隊收集資料質量存隱患以及貧困戶提供虛假資料謀私利四大困境, 制約著檔案管理質量, 弱化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推進效率。鑒于此, 研究根據上述檔案管理困境, 嘗試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扶貧檔案; 地方政府; 村干部; 駐村工作隊

檔案管理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大力推進精準脫貧工作, 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數量大幅降低。當前, 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關鍵期, 亟需完善扶貧政策和追蹤強化扶貧效果, 以此提高扶貧效率。扶貧檔案作為精準扶貧的記錄和基礎, 是實現此項目的的重要抓手, 這就使得其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 各級政府部門陸續出臺了規范扶貧檔案建設的意見和實施細則, 明確界定和縷析了扶貧檔案清單明細、管理機制、分類方案以及歸檔程序, 有效推動了扶貧檔案的系統化管理。然而, 扶貧資料的收集和管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制約著扶貧工作的質量。基于此, 研究基于扶貧檔案管理的現實考察, 嘗試性地從地方政府、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和貧困戶四個維度出發, 探究扶貧檔案管理的現實困境, 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二、扶貧檔案管理的現實困境

  扶貧檔案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見證和支撐保障, 有助于規范貧困戶的識別、幫扶和退出機制, 促使扶貧工作的持續規范化運作。審視扶貧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文件檔案的管理過程, 發現存在制約檔案質量乃至弱化扶貧工作效率的四大困境, 即地方政府的檔案管理標準不明確、村干部的貧困戶識別引質疑、駐村工作隊的資料收集質量存隱患以及貧困戶提供虛假資料謀私利。

  (一) 地方政府:檔案管理標準不明確

  國家層面雖然頒布了一系列政策用以指導扶貧檔案的管理, 但相關細則尚未完善, 一些扶貧政策處于持續更新狀態, 地方政府受制于各自經濟條件和管理能力, 在政策執行中通常會選擇與己有利之處執行, 弱化了扶貧檔案管理政策的實施效果。同時, 地方政府尚未設置專門的扶貧檔案管理機構, 也不曾制定詳細的檔案收集清單和管理標準, 其扶貧資料大多存放在村委會, 由駐村工作隊進行整理和保管, 使得每個貧困村的扶貧檔案管理標準不一致, 檔案內容混亂, 存在材料不全、分類不一致、擺放混亂等問題, 導致檔案質量和歸類水平參差不齊。除此之外, 一些政府官員缺乏痕跡管理意識, 對扶貧資料的外在形式和核心內容重視不足, 工作存在較大隨意性, 未能實現扶貧資料的應收盡收, 并且歸檔及時性和安全性缺乏保障, 易于造成扶貧資料的損毀或丟失。

  (二) 村干部:貧困戶識別引質疑

  作為村民自治組織, “村三委”是黨和國家聯系群眾的紐帶, 亦是基層政府實施政務的基石和重要助力。“村三委”即指村黨委會、村委會和監委會, 在鄉村社會中屬于強權主體, 掌握著鄉村發展和鄉村事務處理的話語權。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實施和各級政府的推動, 處于我國行政機關末梢的鄉鎮政府成為了政策執行的直接操盤手, 他們掌握較少資源卻需完成大量扶貧任務, 因而主要依托“村三委”進行貧困對象的識別、幫扶和脫貧, 使得“村三委”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尤其是以村支書為代表的村干部逐漸掌握扶貧資源。受制于自身教育水平和認知能力, 村干部的行動邏輯常以利益驅動, 誘發了一定的尋租行為, 使得扶貧政策的精準執行存在不確定性。村干部是鄉村社會中的體制精英, 他們通過日常生產生活進行交際, 得以掌握農戶的基本信息和經濟狀況, 但出于鄉村社會均衡發展或自身利益的考慮, 他們偏向于平均分配貧困戶數量, 或者根據“差序格局” (俗稱“關系好壞”) 原則, 將貧困戶資格給予與自己關系密切的“自己人”, 因而易于受到農戶的猜忌, 進而演化為不滿或持續性纏鬧, 最終引起貧困戶名單的變動, 致使扶貧檔案的真實性和穩定性存在質疑。

  (三) 駐村工作隊:資料收集質量存隱患

  在貧困戶的精準識別中, 由于各地貧困情況不一致且缺乏統一性的填報清單和格式, 扶貧工作中扶貧文書和表格繁多, 表格形式尚未統一, 不同部門針對同一內容的信息收集表格也各種各樣, 使得駐村工作隊和貧困戶疲于應對, 資料收集中也缺乏重視, 存在隨意性, 降低了扶貧檔案的質量。一般而言, 貧困戶的識別、幫扶和退出工作由駐村工作隊單獨或協助村干部具體負責, 其整理的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建檔立卡戶的申請書、家庭情況表、家庭人均純收入調查表、每年度信息采集表、確認通知書、脫貧計劃、幫扶卡、幫扶責任書、幫扶協議書、攻堅幫扶措施、訪談問卷、住房鑒定表以及圖片等材料。然而, 由于駐村隊員大多不屬于當地人, 語言溝通存在障礙, 對于民情把握不足, 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專業培訓和監督考核, 駐村工作隊收集的扶貧資料存在格式不一致、信息錯誤、邏輯不清問題, 比如貧困戶檔案里擁有多份家庭成員情況說明表, 屬于多個部門擁有, 致使扶貧檔案里存在信息相同單格式不同的表格, 或者相同表格的信息表達不一致, 登記信息與事實不符;一些表格信息不全, 存在代簽或代按手印問題;部分表格填寫存在邏輯問題, 比如收入登記中, 家庭收入總和與填寫的個人收入不匹配。在扶貧數據錄入過程中, 由于缺乏專業性的培訓指導, 扶貧數據資料存在信息不全、邏輯錯誤問題, 制約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效率以及后續工作的開展。

  (四) 貧困戶:提供虛假資料謀私利

  精準扶貧作為外部輸入的幫扶方式, 向貧困區注入了稀缺性資源, 借此給予貧困戶多方位扶持, 從而打破了貧困區原有的生存方式和心理平衡, 一些未獲貧困認定資格的普通農戶心態發生巨大變化, 為謀私利紛紛爭當貧困戶, 甚至為爭奪建檔立卡戶而提供虛假資料和收入信息, 影響了扶貧檔案的真實性和可利用性。自古以來, 我國深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觀念影響。在扶貧資源非均衡化分配之下, 部分農戶心態發生扭曲, 他們認為資源分配不公平,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制度層面和非正式規則兩方面的影響。從制度層面來看, 國家層面持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貧困戶識別標準和動態管理機制, 但是在政策執行中, 并未明確具體的實施細則, 使得一些農戶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獲得貧困戶的政策待遇, 比如在貧困戶識別中, 個別農戶存在“不拿白不拿”的心理, 不管條件是否符合貧困戶認定標準, 都爭相申請貧困戶, 一旦自己落選, 則會向村干部、駐村隊員甚至地方政府部門反映, 哭訴貧困戶識別或退出方案不公正, 甚至通過上訪或死纏爛打形式獲得貧困戶資格以謀取利益, 形塑了虛假貧困的形式主義假象。

  三、優化扶貧檔案質量的策略選擇

  精確的扶貧檔案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基礎, 有助于推動貧困戶的識別、幫扶和退出。針對制約扶貧檔案質量乃至弱化扶貧工作效率的四大困境, 建議扶貧工作中的各方利益主體重視扶貧檔案的作用, 尤其是政府部門應該從制度層面加強扶貧檔案的管理, 制定詳細的檔案管理標準和實施細則, 通過定期業務培訓提高扶貧人員的檔案資料收集和管理能力, 并且按照貧困戶的不同類別實現檔案分類歸檔。同時, 市、縣級扶貧部門要加強對鄉鎮和村級扶貧檔案管理的指導, 檔案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監督, 繼而培育扶貧檔案管理的示范單位, 引導扶貧檔案的規范化運作, 進而促使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推進。

  參考文獻

  [1]于青.《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解讀[J].中國檔案, 2017 (5) :16-17.[2]紀方超.精準扶貧檔案同行[J].中國檔案, 2017 (5) :1.[3]王富忠.扶貧檔案整理方法芻議——以河南省濮陽縣為例[J].檔案管理, 2017 (4) :44-45.[4]王雨磊.精準扶貧何以“瞄不準”?——扶貧政策落地的三重對焦[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7 (1) :88-89.[5]王雨磊.技術何以失準?——國家精準扶貧與基層施政倫理[J].政治學研究, 2017 (5) :104-114.[6]軒紅.電子檔案管理技術研究[J].檔案管理, 2015 (6) :85-86.[7]王新才, 陳劃生.東莞市農村檔案管理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J].檔案學通訊, 2011 (4) :98-1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东台市| 唐海县| 射阳县| 威宁| 墨江| 葫芦岛市| 昂仁县| 松潘县| 菏泽市| 梁河县| 博客| 库车县| 辰溪县| 松江区| 阳曲县| 布拖县| 许昌市| 正蓝旗| 焦作市| 老河口市| 新兴县| 衡山县| 凤翔县| 象山县| 磐石市| 永州市| 文昌市| 荣昌县| 上犹县| 越西县| 长岭县| 荆门市| 镶黄旗| 原阳县| 许昌县| 中超| 东乌珠穆沁旗| 天镇县| 利津县|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