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企業報是企業核心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喉舌、陣地、窗口、平臺、智囊的作用,引導企業主流輿論匯聚正能量。隨著手機報、電子報等新媒體的崛起,企業報出現被邊緣化的趨向,這是企業報人需要正視的新的挑戰。
一、企業報的“四度空間”
基于堅持“為員工群眾服務”的辦報根本原則,企業報在內容上應劃分為“要聞綜合”“經濟觀察”“百姓關注”“專、副刊”等四部分。無論版面多少,一般來說都不會超出這四方面內容。無論哪家企業報,都應堅持“內容為王”的基本理念。而“內容為王”需要“四度空間”的支撐。企業報的“四度空間”指的就是企業報如何在報道內容上進行策劃和把握,有效避免報紙媒體被邊緣化。
那么,什么是企業報的“四度空間”呢?就是要聞版面突出“高度”,經濟版面突出“深度”,百姓關注版面突出“熱度”,專、副刊版面突出“廣度”。這“四度”有機融合,兼顧綜合性,體現實效性,使企業報從平面媒體變成讀者心理感受上的立體空間,仿佛置身于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殿堂,形成對文化美感的心理依賴,自覺養成對本企業報的閱讀習慣,盼之念之。
“高度”就是在要聞版面以采編刊發企業公司級新聞報道為主,強調企業決策層的思想意志和公司廣大員工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等問題,體現企業當前重點工作和新聞價值,并力求產生好的社會效果。
“深度”就是在經濟版盡量實行“專版化”,對企業當前受到的關注的方面進行專題性的深度報道。選擇一個主題,設定一個話題,對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環保、創新創效等中心工作進行深度挖掘,報道事實的來龍去脈,突出思想性和實效性,展現紙媒體核心競爭力。
“熱度”就是堅持群眾路線的辦報思想,貼近民生、貼近生活、貼近員工,“員工關心的就是我們所要報道的”,與員工百姓同呼吸共命運,并形成有機的經常性的互動,體現報紙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精神。在這個版面上,報紙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功能,對員工的利益進行關照,對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發聲,在做好黨的喉舌的同時,做員工群眾的喉舌。
“廣度”就是發揮“專、副刊”的特點,不斷拓寬視野,使報紙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關注企業文化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體育娛樂、時尚潮流的同時,根據形勢需要,選取共性的問題和恰當的角度適時報道國家的、國際的、社會的普遍關注的內容。
二、企業報“四度空間”的運用
那么,如何充分運用好這“四度空間”,使企業報人在其間縱橫馳騁呢?那就需要做好各版及各版之間報道內容的整體策劃工作,確保實現預期目的。
1.策劃好要聞版的“高度”
既然是要聞版,就要保證每期都要有一條企業公司級別(相對于二級單位而言)的重要新聞,或者是有一條集團公司級別的相關重要新聞,乃至國家的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新聞,突出要聞版的權威性和指導性。例如,《大慶油田報》分別在2014年3月6日和3月14日的報紙頭版頭條顯著位置通欄刊發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閉幕》的重大消息,很好地體現了企業報要聞版的特點。同時,借助報道對重要新聞的報道,體現了報紙的權威性、指導性和重要性。
2.策劃好經濟版的“深度”
企業生產經營盈利創效是企業的中心工作。經濟版應該最能體現企業報的特點。在照顧到經濟版綜合性的同時,其最突出的功能應該是深度報道,這也是報紙思想性、可讀性的重要所在,是企業報區別于其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這更需要深入研究和策劃好經濟版新聞,特別是專版的選題。相對與電視而言,報紙難有其生動;相對于互聯網而言,報紙沒有其快捷。因此報紙必須和其他媒體比深度,這是報紙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深度報道,特別是“鎮報專版”的深度報道,讓讀者準確地知道新聞發生的來龍去脈,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具有學習和參考價值。2013年10月,《大慶石化報》嘗試著向“專版化”邁進,特別是在經濟版,開辦了“一線視點”專版,接連策劃編發了《咱們員工有妙著》《屬地管理——遏制廠內吸煙行為》《崗位:我們共同珍惜的家》《安全帽:承載生命的重量》等多篇有深度的宣傳報道。這種報道均以一篇消息為“主打稿”,同時配發幾篇生動感人的通訊,并以言論進行深化之,版面具備較強的沖擊力,引人閱讀,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發揮出企業報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深度報道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長篇的通訊報道。但在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報道方式并不常用。
3.策劃好百姓生活版的“熱度”
百姓生活版的“熱度”是報紙貼近性最強的版面,如何策劃好這樣的版面,確保報道具有應有的溫度,是決不容忽視的工作。勿庸置疑,企業報是給企業廣大員工看的。那么報紙能否吸引員工看,取決于報紙對員工生活關注的程度。2013年11月5日,報社“百姓關注”版編發了《食堂:不僅僅是舌尖上的感覺》,對員工關心的職工食堂熱點問題進行了報道,產生了良好反響。報紙如果經常能報道員工真正關心的問題,員工自然就會關注報紙,甚至可能產生閱讀依賴,從而引導員工更加熱愛企業,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4.策劃好專、副刊“廣度”
這不但需要具備發散式思維和廣闊的視野,而且還要有與企業實際需要巧妙結合的駕馭能力。這也是具有全國統一刊號報紙報人的應有之義。在有限的稿件和版面資源條件下,副刊版只報道企業文化和文學藝術是不夠的。企業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而員工群眾對各類信息的需求是無限的。與其讓員工從別的渠道獲得,不如有針對性有選擇地編輯出來給員工看,這樣更能體現企業報的功能與價值。在這方面,《中國石油報》《大慶油田報》等企業報做得比較好,值得學習和借鑒。
總之,做好報紙整體策劃及實施,到達預期報道效果,將“四度空間”把握得恰到好處,是企業辦報人的功夫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