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論高校素質教育與研究性學習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高等教育時間:瀏覽:

  摘 要:通過對高校素質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的論述,說明了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討了素質教育的價值、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素質教育和大學生成才好處。

  關鍵詞:素質教育 研究性學習 人才培養 創新

  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996年,黨中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基礎是教育,原教育部副部長周遠清在第一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認識素質教育的意義。”

  實施素質教育從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入手,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改革路子。研究性學習的提出,為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研究性學習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成是一個動態的發展變化過程,舊有的接受式、填鴨式教學和學習,只是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成是被動接受的過程。因此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靈活多變的、開放的、發展的、創新的教學。這就意味著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時空必將要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把課外的知識充實到課堂中來,使學生將書本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課外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造就真正適應市場經濟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素質教育的價值

  素質教育無疑是對應試教育價值觀的否定和更新,是根據時代變化、社會發展的形勢,提出的新的價值觀。高校素質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培養,教師要更多地給學生提供參與活動、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提高學生自我意識、自身調控能力,鼓勵學生不拘一格,標新立異,求異思維。使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不斷進取、開拓、創新。這種創新不是刻意追求的新穎奇特,而是邏輯自然發展的水到渠成,在繼承與批判的基礎上發展,推陳出新;這種創新與繼承和批判是孿生兄弟;這種創新不是虛無飄渺,而是腳踏實地的開拓進取。高校素質教育必須注重學生和諧的個性自由發展,個性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和差異性、復雜性,每個人都具有其個人獨特性,必須進一步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發展學生的思維風絡,而不能抹煞個性的發展,培養思維的新穎性、獨特性。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要貫穿于一個人成長的整個歷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思想,鼓勵學生實事求是,敢想敢說敢做,多問善思,孜孜以求,鼓勵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新發現和“自作主張”。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實踐都已證明,高水平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良好人格是分不開的。

  素質教育規定了教育的內容,確認了教育的整體性,它揭示了教育的起點,又指出了教育的終點,是當今深入開展教育整體改革的必然歸屬。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孩子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沒有學生就沒有素質教育,素質教育需要學生的真正參與才能實現。素質教育提出了基礎教育改革的任務—以人的發展為基點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高校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教育過程必須建立在每個受教育者主動學習、研究性學習和生動活潑發展基礎之上。而要構建這種教育,則必須對傳統的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方式和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就應該積極構建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相吻合的課程體系。課程改革重點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和個性,從未來社會發展和科學進步的要求,對傳統課程內容加以精簡和整合的新教學方法體系。新的課程系應把學生能力的培養、綜合性的研究學習、態度及價值觀的養成等放在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還要樹立一種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教學過程的意義不僅在于使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身心的充分發展,體味到學習樂趣,從而激發其主動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建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包括對考試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改革,改革包括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工作的評價、學校對教師工作業績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等各級評價立場和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素質教育和大學生成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人的個體素質結構中的要素主要有7種,它們是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科學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和交往素質。而人的心理素質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時刊發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在眾多心理素質中,自信心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在當前高校素質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國外一些心理學家跟蹤調查了數百名智力發展水平較高,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大致相同的青少年。當這些被調查的對象步入顯示成果的年齡時,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有的成了事業上的佼佼者,有的卻無所作為。研究結果表明:個體的心理定勢在成才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內心傾向者,其成功率大大超過自我否定傾向較明顯的人。自信心作為一種積極進取的內部動力,其發展水平是與活動的成敗相對應的。正如范德比爾特所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這說明自信心作為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已被社會各界人士所接受,它是學生成才的重要條件。人是一個高度自我調節的系統,一切外來的影響都要通過自我調節發生作用。人們大都根據對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評價來指令自己的行為,由此而來的行為的積極程度又直接聯系著活動的效能。在現實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過高,力不從心,導致失敗的事固然時有發生;但更多的卻是缺乏自信,自我評價過低,在能夠完成的事情面前,認為自己干不好也干不了,于是畏縮猶豫裹足不前,壓抑了內在能力的發揮。過強的自我否定就是通常所說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學生處處依賴父母、老師和同學,行為怯懦,工作和活動效率低下,人的潛力沒有很好地發揮。而具有良好的自信心的人能產生旺盛的求知欲、正確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創造能力,因此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能夠成功。

  三、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如何使學校教育既注重人的共性,又關注人的個性的充分發展,這是當前教育面臨的兩大課題。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人的發展是人的整體發展,是“全面人”的發展。因此,要幫助學生學會在情景中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培養學生以正確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現代教學必須倡導接受與體驗、探究與發明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倡導獨立自主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學習應該重參與、重過程、重研究、重思考、重發現、重創新、重激勵。研究性學習從科學探究的角度來看,其特征就是學會思考和發現,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找到問題解決的突破口。研究性學習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伴隨的是艱苦的思維勞動,而非口頭上說說而已。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是決定研究性學習成敗的一條重要指標。學會思考和創新要學會兩種基本的思維能力,一種是分析性思維能力,另一種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分析性思維是由分析、判斷、比較和評估等過程結構形成的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是由發現、想象、猜想和探索等過程結構形成的一種較高的思維方式。兩種思維能力,前者更注重于邏輯的思維,后者更注重于形象和靈感的思維,兩種思維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問題解決的實際情境。

  在問題解決中,通過兩種思維方式的互補,使學生學會策略性的思考和最終得到理性化的研究成果。這也是針對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只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知識的創新的現象提出的。以問題為契機,以探究性的學習為外顯形式,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不斷創設新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自始至終投入到問題的思考和探究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學會研究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過程,是課堂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模式結構。

  研究性學習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形式。素質教育由知識、能力、素質三個要素構成的,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知識尤其是科技知識是素質形成和提高的基礎,能力是知識的轉化形態,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學習和運用知識和科技的結果,沒有知識的武裝,能力、素質也無從談起,也不可能形成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創新人才培養,首先要做到讓培養對象具有成為創新人才的意識,形成一種穩定的、基本的、內在的個性和心理品質,并有明顯的外在表現,這些都離不開素質教育。創新人才的知識結構應具有以下特點:①“新”:掌握前沿性的知識,善于提出新觀點、新理論和運用新方法、新思路來解決問題;②“專”:在某一領域有獨到見解、專門研究或較深造詣;③“博”:有扎實的基礎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和濃厚的文化底蘊。提倡高校素質教育是針對“專業口徑過窄,人文教育薄弱,培養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過死”等來說的,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使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

  四、結束語

  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教育,為學生創造獨特的學習機會;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喚起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分析、評價和組織能力,使學生有能力為自己的智力發展負責;組織研究性學習,通過設置研究性課程、制訂實施大學生研究計劃,使大學生從傳統的知識被動接收者,變為積極的知識學習者和探究者;重視教學研究,使高校教育改革與實踐更富有針對性和實際效果。這些都是我們高校管理者和老師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進行研究性學習和素質教育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台安县| 麦盖提县| 西畴县| 麻江县| 二连浩特市| 滁州市| 锦州市| 文山县| 东海县| 鹤壁市| 长汀县| 喀喇沁旗| 滨海县| 大厂| 云阳县| 烟台市| 奉新县| 合水县| 赣州市| 吐鲁番市| 称多县| 龙井市| 洛宁县| 惠州市| 彭山县| 佛山市| 襄樊市| 新安县| 昌黎县| 航空| 筠连县| 武宁县| 中阳县| 西昌市| 论坛| 昔阳县| 福建省| 乳山市| 丹寨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