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對學生的發展及以后的管理是有很大的用途的,怎么管理這些都是要做好準備的,不僅要考學生的自身努力還要看老師的教學模式,這些都是要提高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教學管理的新發展模式!本文選自:《基礎教育研究》,《基礎教育研究》(半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教育理論刊物。主要報道廣西省群眾性的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刊登普教戰線研究宏觀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教育科學論文。本刊以研究基礎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為宗旨,以廣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教研員和管理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及時宣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交流全國各地教改經驗和成果,做到理論結合實際,學術性、實用性、可讀性相融和。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發展,基礎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的建設要立足于長遠的師資隊伍建設。①要培養職業生涯規劃專業人才。特別是課程講授、咨詢輔導等方面的老師,高職院校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②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培訓,使他們獲得專業資格認證。這些人員包括專業課教師、輔導員、負責招生就業的教師、思政課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其他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等。
一、構建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重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也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即指大學生根據自己的人格、個性特征,考慮社會需求及自身專業、興趣等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方向,選擇職業生涯目標與道路,并制定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采取的教育發展行動計劃。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的特殊性,要求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特點。構建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正確地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事業觀、人生觀,使之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等個人特質,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就業的有效性,促進大學生就業率,這對于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建設的現狀
1、高職院校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應有的重視
高職院校目前只注重對畢業生的就業輔導,工作仍停留在傳統的招生、就業政策咨詢、派遣等較低層面上,缺乏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更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積淀和發展。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往往導致高職學生職業生涯指導的單一性和片面性,只是關注于如何提升自己的面試技巧和職業技能,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本質扭曲,學生的能力評估和發展、積淀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被忽略。
2、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建設滯后
課程體系建設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基礎。只有系統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讓職業生涯設計走進課堂,使學生系統掌握職業生涯規劃和生涯決策的理論和方法,才能培養他們職業發展的意識和理念,才能做好其他相關工作。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開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幾乎都存在教材內容實踐性和針對性不強、課程設置安排不合理、教師專業性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素質的提高。
3、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不完善
在國內開始介紹和學習職業生涯規劃始于上世紀90年代,體現在實踐領域就是我們目前進行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工作,不管是學校進行的,還是社會進行的都不夠專業。這表現在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系統運行機制不健全、硬件設施不齊備(辦公場所、測評軟件缺乏)、從事職業生涯規劃的人員不專業、缺乏個性化全程化輔導等等。
三、如何構建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針對目前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需要采取多種措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完善。
1、建立全程職業生涯指導機構
高職院校應結合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從實際出發,科學、積極地對學生開展職業咨詢、擇業指導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把個人職業選擇和社會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整個大學生涯中,班主任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學生接觸最密切的老師也是班主任,故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中,要建立以班主任為核心的全程職業生涯指導機構,建立全程滲透的就業指導體系和服務模式。
2.構建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應該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選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職業生涯規劃教材,制定教學大綱、授課計劃,規定相應的授課課時數等。在具體的課程方面,高職院校應該注重以下課程設置:①就業指導課程。由思想政治教師教授專門的就業指導課及形勢與政策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針對大學生就業中所面臨的問題,予以分析并加以解決。②創業指導課程。高職院校要加強創業教育方面的指導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學生創業意識與各項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③職業生涯輔導、職業咨詢。通過職業生涯的輔導,引導學生以更廣闊的視野來審視自己的職業選擇與人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此前提下對自身所擁有的資源進行評估,來促進自身更系統地發展。職業咨詢是針對學生個體成長和職業發展的需要,對學生施加一種直接或間接幫助的活動。[5]
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的管理工作。分管校長、教務處、學生處及各系(部)主任為分級目標責任人。在高職院校努力營造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良好環境。形成各級領導重視,校系齊抓共管,師生相互關心和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協作的工作機制,真正為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