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許多如數、函數、幾何等的數學對象反應出了定義在其中連續運算或關系的內部結構.數學就研究這些結構的性質,例如:數論研究整數在算數運算下如何表示.此外,不同結構卻有著相似的性質的事情時常發生,這使得通過進一步的抽象,然后通過對一類結構用公理描述他們的狀態變得可能,需要研究的就是在所有的結構里找出滿足這些公理的結構.因此,我們可以學習群、環、域和其他的抽象系統.把這些研究(通過由代數運算定義的結構)可以組成抽象代數的領域.由于抽象代數具有極大的通用性,它時常可以被應用于一些似乎不相關的問題,例如一些古老的尺規作圖的問題終于使用了伽羅理論解決了,它涉及到域論和群論.代數理論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線性代數,它對其元素具有數量和方向性的向量空間做出了一般性的研究.這些現象表明了原來被認為不相關的幾何和代數實際上具有強力的相關性.組合數學研究列舉滿足給定結構的數對象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導學,教學管理論文
數學邏輯專注在將數學置于一堅固的公理架構上,并研究此一架構的成果.就其本身而言,其為哥德爾第二不完備定理的產地,而這或許是邏輯中最廣為流傳的成果.現代邏輯被分成遞歸論、模型論和證明論,且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一、數學導學案的內容規劃
一直以來,由于高考中沒有概念填空的題型,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對數學概念的重視度都不夠。但實際上,學生能否對一個數學名詞有清晰的概念,決定著他能否在做題中準確地理解題意、準確地答題。然而,課堂上的時間有限,老師不能將大部分時間用于照著課本讀概念,因此,導學案便是學生學習、理解概念的重要陣地。比如,在學習“命題”這一課時,需要將“真命題”“假命題”“真假命題轉換”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以填空的形式印在導學案的第一部分,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對這一系列概念有一個框架式的印象。
二、導學案的使用方法
1.課前預習的參考
導學案的概念填空部分,即是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要完成的內容。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即可找到相應概念的規范定義。如此,在課前預習時,學生便可對教材通讀一遍,對本課的知識點有了初步的認識。
2.課中學習的綱目
經典例題講解部分,即為課上老師的講義。老師在課上要強調好每一個題型的重點、難點、得分點,學生則可以將導學案作為筆記,在經典例題的詳細解析上進行標注。
3.課后復習的資料
導學案中留給學生自己總結的“重點、易考點”部分,即為學生復習時的重要參考資料。要在考試中拿高分,靠的便是對考點有清晰的脈絡,對題型有準確的定位。
三、學生使用導學案的效果
1.學生預習更加全面,效率高
導學案為學生的預習制訂了方向和框架,讓學生對新知識不再畏懼,不再覺得無從下手。同時,全面的預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進而提高了數學學習效率與興趣。讓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一團理不清的毛線,理清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思路。
2.課堂上發言踴躍,學生更注重思考
高效的預習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數學教學課堂中。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好。這也很好地解決了一些學生上課睡覺、走神的問題。以往,許多學生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思路,而經過高效率的預習之后,大部分學生不僅跟得上老師的思路,更會積極思考,當場提出問題。
3.學生相互討論質詢,學習氣氛濃厚
在導學案中,我為學生提供了難度不一的習題。許多學生便自覺地研究較難的習題,也有許多學生在課間相互討論或到辦公室請我講解疑問。學生對習題的思考與討論,使班級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開始自主地研究數學,而不是被動地完成作業。
4.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更加系統化,知識點條理更加清晰
導學案的一大優點便在于為學生提供了清晰明確的知識框架。通過完整的預習、學習、總結、復習,學生對每一課都有了清晰的概念,使學生在平常學習,尤其是考前復習的時候有了側重點。
5.考前復習有抓手,考前焦慮的癥狀有所緩解
以往,每到大考前,許多學生都問我數學這一科怎么復習,總不能把所有題都看一遍吧。因為無法全面地復習,很多學生都會有“考前焦慮癥”,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知識點不會。如今,有了導學案作為參照,考前把總結的題型和要點記一遍,便可放心上考場了。
由此看來,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廣泛提倡“自主學習”的教育新時期,導學案的使用便是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融入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最好、最高效的教育方式。導學案既是老師的教案,也是學生的學案。學生有導學案作為指導,數學學習會變得更加輕松,老師的教學也會相對變得容易些。但目前,導學案的教學模式還不算成熟,仍有許多缺陷和問題亟待解決,希望對此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能與我一同繼續探索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