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供給側改革對我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產生很大影響,在此背景下,為保證房地產市場價格穩定,促使房地產行業能夠朝著更好方向發展,提出保證房地產價格穩定、創造公平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房地產信貸市場規范等措施,增強房地產行業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力。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房地產市場;價格演變
房地產是我國發展的一個重點行業,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社會的進步。在如今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對房地產相關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使得價格發生一定變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土地價格上漲,建筑成本過高,很多人都買不起房子,由于房價過高等原因,對于買房一直持觀望的態度。這一情況的出現,使得開發商積壓很多樓盤,庫存量增加,出現供需失衡情況。針對此類問題,政府方面會通過宏觀干預方式,實現對房地產的調節與干預,促使房地產行業能夠朝著良性方向發展。所以,本文將針對供給側改革下房地產市場價格演變及建議相應內容進行闡述。
1 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從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中不難看出,具備剛需預期改善特點、需求結構性復蘇特點。在很多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針對改善型住宅有著較高需求。三線城市與四線城市,因為受到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對于剛需型住宅的需求量較大。從實際銷售中不難看出,三線城市、四線城市與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差距相對較大。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年初階段房地產銷售出現下滑趨勢,消費者對于房地產市場有著較強信心。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也使得房地產銷售情況逐漸變好,市場價格呈現出穩定上升趨勢。總之,目前我國房地產正處于穩定發展階段中。國家對于房地產的發展要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可以通過出臺相應政策等方式,使得房地產能夠在我國得到更快進步。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時,帶動社會的進步。
2 供給側改革下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變動的原因
2.1 建筑成本影響
房地產市場價格之所以出現變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到建筑成本的影響。在現如今建筑成本中,土地開發費用以及土地取得費用在其中占據很大比重。在如今城市快速發展背景下,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可建設的土地資源逐漸減少,這使得可以審批過關的建筑用地受到影響。在此背景下,土地費用會逐漸增加,使得房地產的整體價格上升。在土地開發期間,建筑材料價格、住宅施工難度等,同樣會對房價產生影響。如果建設小區的環境較好、基礎設施配套較為完善,那么房價自然也會升高。
2.2 市場導向影響
市場導向也是影響房地產市場價格變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房地產銷售工作開展中,人們的需求會對房價產生影響,因此,銷售價格會隨著人們的需求進行調整,使得消費需求對房地產價格產生很大影響[1]。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對于住房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且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房子是家的象征,使得人們對房屋的需求不斷提升。社會上對于房子的需求預期逐漸增加,這也是開發商不斷提升價格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我國已經出臺相應政策條例與房價進行控制,但是因為需求的不斷增加,房價也很難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房價會不斷上升,這是人們一個固有的想法。因此,人們也認為房價只會上漲不會下跌,人們的買房熱情也沒有降低,使得房價價格不斷上升。
2.3 投機行為影響
從房地產行業發展中可以看出,存在很多投機作用與行為。從經濟學理論角度分析,有效需求是消費需求與投機需求的總和,投機需求的產生與增加使得房地產行業產生更多泡沫。當前在我國房地產行業中的投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對房地產價格起到一定促進作用[2]。消費者對于社會市場中的房地產需求,在預期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使得在判斷中容易出現失誤問題,投機需求不斷增加,從而影響房價。
3 供給側改革下房地產市場價格建議措施
3.1 保證房地產價格穩定
在如今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價格不僅能夠將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展現出來,而且可以反映出人們的實際生活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更為合理的方式,使房地產價格得到穩定。通過該種方式,能夠改善人們的消費結構,促使社會經濟能夠朝著更加穩定的方向發展。如今城市土地資源緊缺,在此背景下,房地產行業在土地開發中,要結合市場需求實際發展情況,做好開發用地考察工作,及時做好審批工作。對于開發用地的審批,需要有關部門能夠嚴格按照相應標準與規定開展,確保審批科學性與合理性。利用房地產開發,實現對周邊經濟的帶動,這樣土地出售價格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與此同時,對于建材市場價格要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建材市場價格能夠在規定范圍內,從而防止建材成本增加帶來的房價上漲。房地產市場價格的穩定,可以實現對市場資金的有效配置,促使更多百姓都能夠買得起房。
3.2 創造公平的市場經濟秩序
從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中可以看出,在市場中缺乏有效的秩序。秩序的缺乏,使得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受到影響,很多不合理現象滋生,使得房價上漲,這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會產生很大影響。基于此,要建立相對公平的市場經濟秩序,對有關房地產法律法規以及制度等進行完善,這樣才能對房地產行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規范[3]。針對房地產行業中出現的房地產開發商壟斷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促使房地產開發商在發展過程中,都能夠嚴格按照市場規定進行,這樣才能實現房地產行業的良性發展。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應控制工作,防止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隨意上漲問題。在對房地產行業的規范中,能夠在市場中形成合理的市場環境與施工秩序,減少不公平競爭情況產生,確保房價能夠始終處于正常水平中。
3.3 加強房地產信貸市場規范
投機行為實際上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產生的一種繁榮發展假象,在此背景下,很多房地產開發商盲目擴大建設規模,房價不斷上升,從而出現嚴重庫存情況。對于投機行為,我國可以通過頒布限購令的方式,避免隨意購買情況產生。如果想要購買第二套住房,并且面積達到相應標準,那么首付比例會增加,同時稅費也會增加。通過該種方式,實現對投機行為的控制與打擊。這樣房地產行業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創造良好市場發展環境,增強房地產行業在我國的市場競爭力。
3.4 加強利率調控
從相應的調查中可以了解到,通過利率的方式,對房地產市場價格進行宏觀調控,無法達到良好效果。主要是因為利率政策具有時效性特點,沒有辦法實現對房價的及時調控。針對很多剛需而言,在房產購買期間,會采用貸款方式。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房產價格較高,那么貸款利率也會隨之增加,這對于購買人群的購買積極性會造成嚴重打擊[4]。貸款會成為此類人群的壓力,從而選擇不購買房產,對購買持觀望態度。目前我國房價仍然居高不下,但是很多購買者仍然有購買需求。為使這一問題能夠得到更好解決,開發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房價進行下調,國家方面可以下調貸款利率。通過該種方式,能夠對購買者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從而實現房產交易。
3.5 發揮政府積極作用
房地產行業想要實現更好發展,房產價格應該根據實際價值情況進行上下波動。不僅需要房地產開發商的自覺性,同時還要政府部門將自身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實現對市場的有效管理與控制,這樣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的良性發展。政府在自身積極作用的發揮中,可以從以下三點展開。
(1)要對當地實際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有正確了解,在此基礎上,做好政策調控工作。2020年年初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存在差異[5]。在對不同的去房地產市場價格的調控中,要結合各個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合理調控方案。始終堅持房住不炒政策,保證房地產行業的良性發展,帶動地區經濟的進步。
(2)對房地產土地供給結構進行調整,適當增加土地供給量。房地產市場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資本的嚴重影響。目前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對于房地產市場銷售有著很多信心。在土地公開拍賣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搶地情況。為盡量避免土地供給量不均所造成的房地產市場波動情況,政府方面要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對房地產土地供給結構進行調整,可以適當增加土地供給量,提升土地利用率,從而避免土地資源浪費情況出現。三線城市與四線城市,可以結合消費者需求,加大剛需型住房的建設力度。與此同時,可以增加廉租房建設與供應。
(3)確保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創造健康房地產銷售環境[6]。創建健康房地產市場銷售環境,穩定房價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保證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平衡。從近些年我國發展中可以看出,房地產發展較為火熱,不管是實際的住房需求者,還是住房投資者,對于購房都有著極大熱情。因此,住房需求也是在逐漸增加,如果供給量的設置沒有結合市場實際發展情況,那么房價會出現大幅度上漲,從而影響消費者購買。因此,對于供需平衡要給予更多重視,實現房價的穩定發展,從而營造良好的銷售環境。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使得房地產市場價格處于不穩定狀態中。基于此,為營造良好的房地產市場環境,促使房地產企業能夠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政府方面要將自身積極的作用發揮出來,加強對市場的引導與監督,做好相應調整工作。通過宏觀政策調控等不同方式,促使房地產能夠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進步,滿足消費者對住房的需求。將房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實現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保順.騰沖市土地供應與房地產市場價格間的關聯性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4):181-182.
[2]唐國銀.合肥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11):30-31.
[3]馬盛攀.龍巖市房地產市場房價上漲的財富效應及對居民消費的影響[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9):204-205.
[4]杜萌,尹航.數量型與價格型貨幣工具對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影響機制研究[J].經濟數學,2019,36(2):18-22.
推薦閱讀: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論文可以投稿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