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建筑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建筑機械設備問題可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問題;對策
前言:機械設備是建筑施工企業至關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業的外部形象之一。確保機械設備資源的過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設備經濟效益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是機械設備管理的主題和中心任務,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對象。因此,如何加強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的管理力度,充分發揮機械設備效能,挖掘機械設備的潛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施工現場設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著潛在的安全隱患。由于目前建筑市場還不甚規范,管理制度還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業的領導為了追求利潤和政績,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必須的設備更新改造資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設備異常陳舊、老化現象較普遍的存在,設備中存在著隱患,埋藏著誘發事故的禍根。
1.2 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逐步弱化。企業內不重視設備管理工作這種現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業中更為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業諸多管理工作中,生產經營、安全無疑是被擺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設備管理則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許多企業中缺乏真正既有專業技能,又具備管理協調能力的專項人才。第三,資質高、管理能力強的建筑施工企業目前大都作為施工總承包單位出現,客觀上退出了設備管理工作的一線,這也是該項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 建筑工人隊伍發生了變化,給做好設備管理增加了難度。我國的建筑工人由原來企業自有的1~8級技術工人,變成了絕大部分是未參加過任何培訓的、游兵散將似的臨時工、農民工。這部分人流動性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機械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等基本常識知之甚少。再加上他們的工作內容大部分屬承包性質等客觀條件,決定了本該由這部分人來完成的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不會被完整地進行,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1.4 租賃的設備使用期間,租賃雙方在設備管理上還有脫節的地方。據調查,目前建筑企業的施工設備主要來自三個渠道:(1)施工企業自有設備。(2)施工人員自帶設備。(3)從租賃公司租賃來的設備。租賃物體的管理,我國的《合同法》和《安全生產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賃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對于像電梯、起重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5條規定: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目前租賃市場中,各承租企業比較注意對大型設備的管理,租賃合同也將雙方的責任義務劃分得比較清楚,但對一些小型設備、專用設備,就不那么重視了,由于這些設備小,使用頻率高、周期又短,設備的所有權、使用權分屬不同的企業,所以施工單位的有關人員在設備使用中主動維護保養設備的動力明顯不足,設備只要能將就著用就可以了。而租賃公司則認為:設備是你施工企業用,日常的維護當然該你負責。設備的管理在此出現了無人管的真空地帶。
2.解決建筑機械設備問題可采取的對策
2.1加強教育培養,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首先要抓好管理人員的選配和培養,通過送出去培訓、在職自學、函授等形式,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之成為具有現代科學管理知識和以法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復雜條件下實施有效管理專業管理人員。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員的教育訓練,要結合本單位實際,采取集中學習與分散自學相結合、定時輔導與集中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分層次地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術培訓,積極開展評先創優、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多手段培養職工的愛崗敬業的精神,對于未按規定使用、維護設備的要進行嚴厲的處罰,同時對嚴格執行機械設備管理規程、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的給予獎勵。真正把機械設備管好、用好、修好,確保生產的安全、高效、低耗。最后是要抓好維修隊伍的建設,通過單位自培、引進中等專業人才等辦法,提高國營建筑企業的維修技術力量,通過較好的維護保養作業,努力提高陳舊設備的活力。
2.2立足現有條件,積極想辦法改善管理條件。近年來,客觀上由于大部分單位管理條件差,經濟緊張,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更多的經費來改善設施,這就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因陋就簡,立足現有條件,挖掘潛力,千方百計搞好保障。在此情況下,要積極想辦法克服當前的困難,要精打細算,堵塞各種漏洞,做到計劃開支,制度監控,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找信譽好的經銷商購買配件,形成長期伙伴關系,這樣質量價格可以得到有效保證。搞好修舊利廢,充分利用現有庫存,能用就用,該處理的就處理,變死物為活物,以彌補維修經費不足。
2.3廣泛宣傳機械設備租賃的重要作用,提高企業領導者對租賃的認識。建筑施工企業的領導者要充分認識到實行機械設備租賃是搞好建筑施工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到機械設備租賃既是一種商品交易方式,也是一種優化配置生產要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方式;認識到機械設備租賃對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和企業的綜合效益,充分利用社會經濟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的領導者應從集團化運作及社會化大生產的高度把握機械設備租賃對建筑施工的深層意義,樹立“機械設備使用比占有更重要”的現代租賃經營觀念。要打破陳舊的思維方式,對機械設備租賃給予高度重視,下大力解決租賃市場運行中的具體問題,統籌安排租賃市場的建設和規范運作。
2.4 做好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測。特種設備就是與人身、財產安全,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承壓和載人設備的總成,在生產過程中,比一般性生產設備具有更大的潛在危險性。由于特種設備是屬于危險性較大的設備,易發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傷害,以及機械設備,公共設施等重大的財產損失,為保證其正常運行必須進行定期和巡回檢測檢驗,以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保障生產安全和生命安全。
2.5規范租賃市場,實現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根據目前大中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存量資產多、產權界限不清的實際情況,企業應建立內部機械設備租賃市場。采取資產置換、收購、以機械設備折價入股等方式進行企業的資產重組,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機械設備租賃公司既要面向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市場的需求,真正成為要素市場的骨干,又要面向社會市場創收,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綜合效益。各建筑施工企業的機械設備租賃分公司之間應建立租賃信息網,在保證本企業施工生產需要的前提下,為增加經濟效益,可進行相互調劑、拾遺補缺,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租賃市場的規范運行必須排除來自由于傳統管理模式形成的陳舊觀念以及各方面的阻力,對機械設備租賃渠道、價格、臺班定額、交易規則、資金來源及信用等方面經過一個調整和理順的過程。
2.6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加強租賃企業建設。可實行股份制改造,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范租賃公司的經營管理,吸收有實力的機械設備生產廠商入股,可擴大租賃公司的經營能力,實現規模經營。由于雙方形成資產紐帶,可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械設備租賃公司應十分重視綜合素質的提高,加強企業自身建設,以適應市場激烈競爭的需要。其中包括租賃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招聘;適銷對路的租賃機械設備的選購;市場經營策略和完善的服務質量。同時,機械設備租賃公司還應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其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
參考文獻:
[1]杜芬.淺談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甘肅科技縱橫,2005,03.
[2]黃梅.建筑機械設備管理的現狀和措施[J].工程與建設,2008,22
[3]黃毅.大型建筑企業實行主要設備集中租賃管理的作用[J]建筑機械,2006,
[4]林國健.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初探.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