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黃驊港站作為朔黃鐵路最大的技術站,探討其成組更換道岔施工的技術特點、施工程序、關鍵環節、施工組織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前期的施工方案設計的審核分析、線下道岔預鋪和天窗點內道岔更換作業。
關鍵詞:技術站;成組更換道岔;預鋪道岔;道岔橫縱移動
前言
朔黃鐵路西起山西省神池縣神池南站,東至河北省黃驊市黃驊港站,正線總長近600km,是國家Ⅰ級干線、雙線電氣化鐵路。黃驊港站作為其最大的技術站,年運量已突破2億噸。為了改善黃驊港站港口作業區Ⅲ場咽喉岔區設備狀況,提高調車作業效率。本次施工將Ⅲ場咽喉岔區部分50kg/m-1/9號單開道岔更換為60 kg/m-1/9號混凝土道岔,共計成組更換25道岔。
1 完善成組更換道岔施工方案
為確保成組更換道岔施工順利開展,應提前編制施工專項方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各個專業配合單位共同對施工現場進行聯合勘察和分析,結合施工區域實際特點不斷完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方案科學合理。確定好施工方案后,各個配合單位加強對施工計劃的審核,確保施工計劃得到兌現,施工進度得到保障。
2 成組更換道岔施工測量
通常,在鐵路既有線成組更換道岔換鋪前,施工技術人員應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對新岔位坐標進行精準定位。首先明確基準方向,有效確定一股既有線路的正確方向后,才可施放各單開道岔的的岔頭、岔心及岔尾控制樁,然后使用方尺將岔頭、岔尾樁橫向引至相鄰線路鋼軌上,從而在實際換鋪施工過程中有效確定道岔的具體位置。道岔施工測量要保證換鋪后的道岔平面及縱斷面位置能和原主線段順利銜接;首先平面控制:用全站儀測定既有道岔的岔頭、岔心、岔尾,并分別做好外引樁,標識在固定位置上。然后高程控制方面:用水準儀測量既有道岔高程,求取合理的平均值,施工現場設置2個高程控制點,并均勻布置在施工現場四周固定位置,結合設計圖紙,控制道岔換鋪地段平均高程。
3 成組更換道岔的前期準備工作
3.1線下道岔預鋪
預鋪道岔是成組更換道岔施工前期最重要的準備性工作,預鋪方案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道岔更換是否順利進行的首要環節和技術前提。因此,施工單位和各家配合單位應高度重視此項準備工作,應共同調查施工作業地段,合理選擇預鋪場地。良好的預鋪地點應該具備以下特點,距離上線換鋪地點近、作業區域較大、不對行車造成安全隱患、避開接觸網桿和信號機等設備。另外,對于一些困難地段,應根據具體現場情況實施道岔縱移,同時在施工計劃中封鎖相關縱移進路道岔間線路。預鋪道岔方案包括三項環節,即預鋪場地的選擇、預鋪道岔作業和主體配合單位的檢查驗收。工務部門應嚴格按照道岔鋪設圖紙進行驗收。對岔枕鐵墊板、滑床板、膠墊、軌撐、各部零配件檢查核對,找出差異部分,進行分析校對。電務配合部門負責對安轉轍機進行檢查。
3.2既有電纜探測與備足新道砟
施工單位應提前與供電、通信、電務等相關部門聯系,對施工現場道岔周圍進行電纜探測,對探明的電纜在40cm以下埋深的撒白灰插彩旗防護,對探明的電纜埋深不足40cm的采用槽鋼倒扣、撒白灰插彩旗防護,防止大型機械作業過程中破壞電纜。并在現場配備足量的一級道砟,道砟提前采用編織袋碼放整齊,杜絕因石砟堆放侵限,影響行車安全。
4 黃驊港站成組道岔更換作業
4.1 人工配合大型機械拆除道岔及石砟
首先利用人工拆除既有道岔,廢料抬至線下廢料存放區,人工配合挖掘機清除既有道床道砟,并利用裝載車清除至線下廢料存放區,同步進行場地平整確定破底標高。將所有無法松動的扣配件用油漆標識,以便在施工開始后用氣割割除。進行施工機具、夜間照明設備以及其他備料檢查,查看機具施工狀態和擺放位置,查看備料是否充足、狀態是否良好等等。在相關設備管理單位人員的配合下安裝回流線。拆除時,注意舊料的處理和堆放,以保證不影響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影響開通后的行車,后續在申請配合單位線下整理回收舊料。拆解道岔及線路時如遇全部銹死扣配件,需用氧氣乙炔割除時,施工單位、監理、主體配合單位時加強現場用火管理,確保氧氣乙炔與明火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氧氣瓶與乙炔瓶應保持5米以上。
4.2道岔橫移、縱移、落位
道床處理達到要求后,施工現場人指揮施工人員開始連接橫向滑軌(或縱向滑軌),放置滑輪小車,橫縱移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導軌及滑輪小車的狀態,避免出現掉道事情的發生,從而浪費寶貴的天窗封鎖時間。道岔落位時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技術人員控制點位。采用引出點控制道岔方向,以保證道岔入位后的方向正確,工務主體配合人員應加強施工技術管控,確保道岔落位精確。對道岔落位進行精細調整時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切忌各自為政。
4.3設備搗固整修及開通
人工配合大型機械回填新砟過程中,注意機械要配備專職人員進行防護,作業半徑內不要由施工人員,謹防機械傷人。由于施工隊伍中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搗固整修質量不高,要求搗固必須3遍以上,優先搗固轉轍部分,給電務人員留下足夠的道岔調試時間,確保能夠正點開通。工務現場盯控人員應加強設備技術狀態盯控,對道岔軌距、水平、高低、方向、支距進行認真檢查,確保幾何尺寸符合計劃維修標準。同時復緊道岔各部聯結零件,扭矩符合相關標準。道岔前后必須方正,誤差不得超過20mm,接頭軌縫符合設計規范,涉及到岔后連接曲線的,確保方向圓順不超限,嚴把開通關。
5 結語
結合現場施工實際來看,黃驊港站Ⅲ場作業區,施工場地較大,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朔黃鐵路開設天窗時間為240min,在實際施工作業中,拆除舊道岔和大型機械清除舊砟、平整場地占用了近90min的時間,占比37.5%,為后續的道岔縱橫移動、落位、搗固整修、電務調試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要優化各個施工程序間的快速銜接、有力運用好大型機械的使用、壓縮各個環節作業時間,加強施工單位與各配合主體單位間的協調配合。從而提高設備質量,提升黃驊港站調車作業能力,降低成組更換道岔對黃驊港站行車組織的干擾。
參考文獻:
[1]李長偉.鐵路既有線成組更換道岔施工技術探討 [J] .科技與創新,2017(03):68-69.
[2]歐陽紅專,劉曉宏.淺談鐵道工程施工技術工作管理的要點[J].鐵道技術監督,2016,(2):36-38.
推薦閱讀:鐵路物流方向的論文文獻好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