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民辦高校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適用人才,已進入穩健提升發展的階段。按照國家教育部統一安排,部分獨立學院已轉為獨立設置的民辦高校,在投資主體、管理體制、辦學層次、辦學形式以及專業設置等方面呈現了多樣化發展趨勢。但是,民辦高校在教學業務管理方面還存著戰略不明、體系不清、運作不力等問題。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學業務管理,流程,質量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22-0000-02
一、民辦高校教學業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部分民辦高校的戰略過于粗略,或與實際相差較大。教學業務鏈不完整,實踐教學、就業服務環節存在缺陷。多數民辦高校尚未建立整合的教學業務管理體系。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未建立教學業務流程體系,日常運作經常發生程序性失誤。例行事務和例外事務一體管理,致使二級分院領導陷于日常雜務處理之中。為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必須從戰略制定、業務體系重構、質量體系構建等方面著手。
二、民辦高校教學業務管理對策
(一)制定民辦高校戰略
為使民辦高校明確發展方向,需要科學制定民辦高校發展戰略,包括民辦高校定位(社會角色定位——非營利性的準公益性的經濟實體。市場定位——兩個市場,面向學生家長,提供教育培養服務,使學生成長、成人、成才;面向社會用人單位市場,提供各類應用型技術及管理人才。培養人才目標定位——應用型、適用型的管理及技術人才,工作中以開發為輔、推廣應用為主,服務區位定位以所在地企業為主、同時服務全球企業。業務定位-產學研層次定位——結合社會各類單位應用實際,進行教學、研究和提供生產技術服務)、民辦高校愿景(長遠期望的遠景形象)、使命(民辦高校從事教育服務業,為社會提供人才及技術服務,為國家培養接班人)等內容。
(二)構建民辦高校教學業務鏈
為了向社會提供教育及社會服務整體業務,需要整合各項教育服務項目,建立民辦高校完整的教學業務鏈,構建主供應鏈,按業務鏈整合民辦高校教育業務。第一,以專業開發-招生-教育培養及科研服務-就業推介-就業后服務為主業務活動鏈,設計輔助活動矩陣(各主體活動環節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及后勤管理、方案設計、制度設計等),構建完整的民辦高校教學業務鏈。針對業務鏈的各個環節、各項業務設計詳盡的、科學合理的活動內容和要求。業務鏈構成見圖1。第二,將民辦高校的業務鏈與社會用人單位的業務鏈實現對接,實施“大規模定制培養”。
圖 1 民辦高校教學業務鏈
(三)建立流程管理體系,實施流程管理
1.建立民辦高校業務流程體系,實施教育流程管理
以一個專業或一個教學班為一個流程單位,班主任或輔導員為流程負責人,流程周期從入學組班(進入專業學習)開始,到畢業離校結束。以學期為流程階段,期末考試為階段評估手段。制定流程式教育計劃,設計教育業務總流程和各類具體業務流程計劃。按流程組織教育活動。
2.整合民辦高校各項業務,設計流程單位的主體業務
教學、學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業務。設計總業務流程,在此基礎上設計各分項流程——教學業務流程、學生管理業務流程、行政管理及服務流程、后勤管理及服務流程等,按流程組織教育等業務運作。
3.建立教育業務總流程
見圖2民辦高校教學業務總流程。
圖2 民辦高校質量控制實施子體系
(1)教學業務:教學計劃制定(大綱、計劃、課表、教案)、教學準備(設備設施、教學文件、師資及管理人員等)、教學檢查(期初、期中、期末檢查)、教學實施(教學、學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等)、教學結束(畢業管理、就業管理等)。
(2)學生管理業務:迎新、設立流程單位(組班、組專業)、入學教育、軍訓、勞動、組織參加教育學習、綜合評定、畢業教育、就業管理、就業后管理。
(3)行政及后勤管理業務:戶籍管理、財務管理、食宿管理、治安管理、設備管理、物資管理等。
(四)構建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1.分析民辦高校教學質量內部影響要素,確定進行質量控制的質量項目
包括輸入要素項目、過程要素項目、輸出要素項目。輸入要素:教育觀念、辦學經費及教學條件、師資隊伍、生源、教學管理隊伍等。過程要素:專業開發與設置、教育服務產品開發與設計、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校風學風建設等。輸出要素:就業率、特色(戰略特色——發展戰略、辦學理念、辦學思路;教育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教學服務及管理特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等;優良的校風)、社會聲譽等。
2.構建民辦高校質量體系的組織子體系
包括:宏觀決策指導組織(學校質量管理委員會)、學校質量管理執行組織(學校質量管理辦公室)、職能部門及院(系)級質量管理組織。
3.建立質量控制體系
實施制度規范控制和體系控制。編修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條例,依此約束各部門及工作人員,使之任何活動行為都納入質量管理的軌道,實施制度規范控制。將質量控制的主要環節、內容要求、負責部門、業務工作流程、信息反饋等項目內容等要素統合,設計學校質量控制體系——使每個部門、每個人都可以在體系中找到自己在教育服務質量形成的各個階段應負的責任、應該做哪些工作,在體系中規定信息流向,使全校各個部門及人員都處在一個有機的質量管理整體中,其工作活動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不致出現失控現象。
4.建立民辦高校質量信息體系
(1)確定教育服務質量信息內容項目:教育服務質量信息包括教育培訓需求信息、專業項目設計開發信息、招生信息、教學及后援服務提供、考核、社會使用情況、規章制度等內容。
(2)建立信息反饋網絡:建立具有采集、整理、加工、存儲、提供等功能的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完成設置機構和配備人員、制訂部門及人員職責、制定學校質量信息管理辦法等工作。如圖3所示。
圖 3 質量信息子體系
三、結語
為了使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必須實施內部精益提升,從體制機制理順、業務管理規范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創立全新的流程管理體系、構建科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做好以上工作,需要政府各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各企事業單位和民辦高校協同配合,尤其是民辦高校教師、管理人員要不斷提升其自身的現代管理理論素質。建議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組織民辦高校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結合質量管理、教育業務流程管理等進行定向培訓,盡快轉變民辦高校辦學管理理念,使其建立起科學的教學業務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蔡麗質,宋海榮.流程管理理論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以山西運城學院為 例[J].黑龍江教育,2010 (970).
[2]禹華平,楊海艷.民辦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的演變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1(6).
[3]鄭其婷.高校優化教學管理業務流程的若干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 2009(7).
[4]葉建國.基于內涵建設視角的高校教學管理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3(2).
[5]朱軍.高校教學管理引入精益思想的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