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由于游離于以汽車整車為核心的汽車集團之外,一方面很難與核心層零部件企業進行競爭,同時在技術與管理上也無法得到整車企業的支持,導致初期發展很困難,一旦這些企業走出初期的困難時期,在市場競爭的錘煉下就會逐步脫穎而出。
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眾多,規模不一,為了將這個龐大的零部件工業組織起來,日本企業采用了多層次承包體制,按照集成部件、稍加工組合部件和單純加工部件3種情況,將零部件企業分為一次零部件企業、二次零部件企業和三次零部件企業,依次層層轉包,最后將各層次零部件企業的零部件集中到整車廠商進行總裝,形成金字塔型多層交互垂直式的、以合作為基礎的分工轉包模式。這種模式下,日本零部件工業形成了以大型企業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業參加的廣泛協作網,汽車整車廠商與零部件廠商之間具有穩定和緊密的關系,特別是一級協作企業與特定整車企業之間會維持長期穩定的貿易關系,同時整車企業一般都向兩家零部件企業“雙重”訂貨,以求在競爭中提高零部件的技術與質量,降低成本。這種合作與競爭體制促進了零部件企業的系統化、模塊化、集成化的發展,也促進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
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模式,是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之間保持相互獨立的契約關系,各自獨立自由的發展,整車企業可以用圖紙向零部件企業招標,促使零部件企業按圖紙進行生產;同時零部件企業也可以自主開發新產品供整車企業選擇,實現各自的發展,并在競爭中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美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組織結構模式經歷了三次大的變化:首先是在80年代以前,美國三大汽車公司與零部件企業之間是簡單的“水平分工”體制,這種模式阻礙了零部件企業在產品開發、技術更新、生產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大大降低了美國汽車工業的全球競爭力;其次是在一度失去世界汽車工業第一把交椅后,美國進行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強化零部件的外部供應,大力調整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的分工與協作,整車企業訂好零部件規格可以分給幾十家可能的投標者,這樣零部件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可想而知的;同時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之間討價還價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在這種自由選擇的模式下,迫使零部件企業改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這種模式加大了競爭,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到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組織結構模式又進行了第三次調整,即將零部件企業改造成與整車廠商完全對待的關系,零部件企業除了可以向整車廠商供貨,還可向全球汽車市場供貨,并最終造就了世界級零部件生產集團。如1994年,通用汽車公司將其零件分部從母體剝離,成立了德爾福汽車系統公司,面向全球市場進行運作,德爾福公司按底盤系統、電器系統、轉向系統等六大系統重新整合其業務,并發展成世界第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
要使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乃至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模式的選擇是一個關鍵問題??v觀歐美日汽車零部件行業組織結構模式,不外乎兩種基本模式:一是以契約為基礎的競爭模式;另一個是以合作為基礎的轉包模式。模式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階段、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的地理分布、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競爭等經濟與政治因素,同時還要考慮到我國的社會文化環境。根據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及我國的社會文化環境,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組織結構模式應該選擇以合作為基礎的轉包模式為發展方向,這樣可以促使國內眾多規模小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具體在實施過程中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世界汽車工業的產業格局正在發生變革,隨著新一輪兼并重組的進行,整車與零部件寡頭壟斷的局面已顯端倪。對整車與零部件企業應形成既競爭又戰略聯盟的觀念已經成為共識;以“最佳采購原則”為基礎的全球采購正在成為整車企業普遍采用的經營行為;模塊化、系統化和積木式生產經營方式最終將使汽車制造業成為“包裝貼標簽工程”。今后,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將更加清晰,即整車企業搞車型開發設計、積木式整車組裝和做品牌;零部件企業負責零部件的模塊化、系統化開發設計與制造。因此,我國的零部件工業,必須樹立面向全球競爭的思想觀念,順應世界汽車發展的大潮流,打破“門戶之見”和 “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思想,盡快形成在國內具有壟斷地位的零部件企業或企業集團,只有在國內處于壟斷地位,在國際上才有可能成為寡頭壟斷中的一員。
在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整車與零部件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整車企業強大的品牌,有賴于技術與管理先進、質量可靠、成本合理的零部件企業支撐;同時整車強大的品牌又可以通過它的銷售為零部件企業保證穩定的市場。因此,這兩者之間是一種共存共榮的關系,只有彼此共同前進,才會共同發展。
加快產業整合的步伐,將一些零部件產品的生產從一些“全能型”的汽車公司剝離出去,與此同時,實現強強聯合。即將最強的一批零部件企業聯合起來,以資產為紐帶,通過改組、兼并、參股、增發新股、定向擴股與配股以及租賃等資本運作方式,進行資產、資源的優化配置,組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集團。
強強聯合,絕不是“管星”式的組合,而應該是“核聚變”式的組合。眾多弱小企業的簡單相加, “一盤散沙”的大規模是毫無意義的。應該使我國的零部件工業能盡快超前于整車的發展,出現一個以 “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聯合艦隊與“小型巨人”并存的產業格局。
在目前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市場調節是市場經濟下調節企業經營行業的主導力量,但這絕不是說政府在調控市場經濟方面無所作為。恰恰相反,在目前我國發展汽車產業過程中,更需要國家將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