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分析企業技術創新與政府稅收的博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財政稅收時間:瀏覽:

  摘要:企業技術創新行為會受政府稅收政策的影響;通過一個靜態博弈模型的構建和分析,討論了政府稅率的高低不同對企業選擇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結論認為政府應該將企業技術創新收益的稅率控制在一個較低的合理水平上,從而激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技術創新;政府稅收;稅率;博弈分析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重要力量,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技術創新是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領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

  2 回顧

  通過檢索文獻可以發現,近年來國內采用博弈模型對企業技術創新行為進行研究的文獻并不多,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只針對企業與企業之間技術創新行為進行博弈分析,如胡玉柱等(2007)通過構建博弈模型,分別分析了企業在合作與不合作情況下的技術創新行為,結論認為應該加強企業間的創新合作,特別是在我國高科技園區,應該從各個方面出發創造良好的企業合作創新的氛圍與環境。張琳等(2009)對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模式選擇問題進行了一次博弈分析,通過分析找出影響創新模式選擇的因素,為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提供了一些建議。還有諸如此類的文獻,不在贅述。此類文獻主要考察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博弈行為。另一類文獻主要考察企業技術創新與政府行為之間的博弈關系,如魏務云、羅掌華(2006)利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探討了我國財政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并通過具體實例的分析結合博弈模型給出了一些政策建議,認為政府應該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并且應當通過漸進的改革來完善企業技術創新財政政策體系。蔣長流、縱玲玲(2007)認為企業與政府之間存在一個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動態博弈過程,通過模型的構建和分析,結論顯示政府對于有創新能力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和企業進行自主技術創新有助于形成政府和企業雙贏的格局。

  企業技術創新不僅是企業自身行為,同時也會受到外界因素特別是政府行為的影響。單純考慮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博弈而忽略政府政策行為的影響顯得不盡科學。通過以上簡單的文獻梳理可以發現,在以上學者當中,要么沒有考慮到政府因素,要么考慮政府財政投入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而對于政府稅收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的研究頗少。本文將試圖通過博弈模型的分析,從另一種角度來闡述政府稅收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

  3 說明及假設條件

  企業技術創新方式有很多種,按照技術創新的新穎性和獨特性,一般把企業技術創新分為兩大類: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

  為了更好利用博弈模型進行問題的研究,本文做出如下幾點假設條件:

  (1)市場中只有兩家企業A和B,其中A企業為大企業,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B企業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較弱。

  (2)每個企業都有自主創新U和模仿創新V這兩種決策選擇。

  (3)不管自主創新還是模仿創新,若成功,則兩企業將分別獲得m1和m2的創新收益。但是通過模仿創新成功的企業需要向另一自主創新企業支付s的知識產權使用費。若兩企業均模仿創新,則認為兩企業創新收益為0。其中0

  (4)A、B兩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本分別為c1、c2-tm2,政府對于創新成功的企業將征收稅率為t的收益稅收。其中c1

  (5)A、B兩企業自主創新成功的概率分別為p1、p2,其中0

  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靜態博弈模型并分析,我們將重點討論政府稅收稅率t的高低不同對博弈均衡結果的影響。

  4 博弈分析

  根據假設條件,企業A、B均有兩種策略選擇:自主創新U與模仿創新V,通過簡單的計算可以分別算出企業A、B在策略組合為(U,U)、(U,V)和(V,U)情況下的收益矩陣,(V,V)策略情況下每個企業的創新收益根據假設視為0。具體見(1)~(3)。

  (1)A、B企業在策略組合為(U,U)時的收益矩陣。

  A、B同時成功時為m1-c1-tm1;m2-c2-tm2;A成功B失敗時為-c1;m2-c2-tm2;A失敗B成功時為m1-c1-tm1;-c2;A、B同時失敗時為-c1;-c2;

  (2)A、B企業在策略組合為(U,V)時的收益矩陣。

  A、B同時成功時為m1+s-c1-tm1;m2-s-tm2;A成功B失敗時為s-c1;m2-s-tm2;A失敗B成功時為m1+s-c1-tm1;-s;A、B同時失敗時為s-c1;-s;

  (3)A、B企業在策略組合為(V,U)時的收益矩陣。

  A、B同時成功時為m1-s-tm1;m2+s-c2-tm2;A成功B失敗時為-s;m2+s-c2-tm2;A失敗B成功時為m1-s-tm1;s-c2;A、B同時失敗時為-s;s-c2;

  根據每個企業創新成功率的不同,通過計算可以得到不同策略情況下企業創新收益概率矩陣如下4。

  (4)各種決策情況下A、B企業創新成功概率矩陣。

  在(U,U)策略組合下,A、B同時成功時為p1p2,A成功B失敗時為(1-p1)p2,A失敗B成功時為p1(1-p2),A、B同時失敗時為(1-p1)(1-p2)。

  在(U,V)策略組合下,A、B同時成功時為p12,A成功B失敗時為(1-p1)p1,A失敗B成功時為p1(1-p1),A、B同時失敗時為(1-p1)2。

  在(V,U)策略組合下,A、B同時成功時為p22,A成功B失敗時為(1-p2)p2,A失敗B成功時為p2(1-p2),A、B同時失敗時為(1-p1)2。

  根據兩企業每種創新策略情況下的收益矩陣和成功概率矩陣,通過計算,可以分別得到兩企業在不同創新策略情況下的最終期望收益,如下5。

  (5)A、B企業在各種創新策略組合情況下的期望收益矩陣。

  A、B同時采取U時為(1-t)p1m1-c1;(1-t)p2m2-c2;A采取U,B

  采取V時為(1-t)p2m1-S;S+(1-t)p2m2-c2;A采取V,B采取U時為s+(1-t)p1m1-c1;(1-t)p1m2-s;A、B同時采取V時為0;0。

  通過5可以看出,博弈模型的均衡結果有賴于t的大小,當政府制定不同的稅收稅率t時,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會不同。

  在上述收益矩陣表5當中,對于A企業而言,若0≤t<1-(c1-s)/p1m1,則(1-t)p1m1-c1>(1-t)p2m1-s,s+(1-t)p1m1-c1>0,此時無論B企業如何決策,A企業都會選擇自主創新;若1-(c1-s)/(p1-p2)m1≤t<1,則(1-t)p1m1-c1<(1-t)p2m1-s,s+(1-t)p1m1-c1<0,此時無論B企業如何決策,A企業選擇模仿創新。

  對于B企業而言,由于(1-t)p2m2-c2<(1-t)p1m2-s,所以當A企業選擇自主創新時,B企業一定會選擇模仿創新;若A企業選擇模仿創新,則當0≤t<1-(c2-s)/p2m2時,B企業選擇自主創新;當1-(c2-s)/p2m2≤t<1時,B企業選擇模仿創新。

  綜合上面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此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

  ①當0≤t<1-(c1-s)/p1m1時,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為(自主創新,模仿創新);

  ②當1-(c1-s)/(p1-p2)m1≤t<1-(c2-s)/p2m2時,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為(模仿創新,自主創新);

  ③當1-(c2-s)/p2m2≤t<1時,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為(模仿創新,模仿創新)。

  通過上文對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尋找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政府制定的稅率t不同時,博弈模型納什均衡會有所不同,即兩種不同類型企業創新模式選擇會不同。比較遺憾的是本博弈模型并沒有得到最佳均衡結果,即(自主創新,自主創新),但是這并不能否認政府稅收政策不能激勵企業積極技術創新,當除去假設條件中對s的約束,接著討論s不同取值時,便能夠得到這樣的結果,參見。可以觀察到,當政府的稅率較低時,大型或規模以上企業會選擇自主創新,而此時小企業會選擇模仿創新,而不愿選擇自主創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型或規模以上企業往往會先于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而小企業考慮到大企業創新成功率高于自身,且通過模仿創新成本低于自主創新成本,通過模仿創新得到的期望收益要高于自主創新所得到的期望收益。在現實生活當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知識產權使用費不高。當政府稅率稍微偏高時,如上述第2種情況,此時大企業或規模以上企業選擇自主創新的期望收益已經大大降低,企業會選擇模仿創新;而此時中小企業在覺察到這種信息后,會選擇自主創新,因為此時大企業或規模以上企業已不再進行自主創新,中小企業只能通過自主創新從而避免“囚徒困境”。當稅率高到一定程度后,高稅率已經造成企業創新成本的急劇上升,所有企業均不會去進行自主創新,此時企業技術創新博弈的“囚徒困境”產生。

  5 結論及政策建議

  綜合而言,上文通過構建在政府稅收前提條件下的不同規模企業間的靜態博弈模型,分別計算了企業不同策略情況下的期望收益,并通過討論不同的稅收率t,找出了幾組不同的納什均衡結果。結論顯示政府稅收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不同企業的技術創新模式選擇,制定較低的稅率將有助于提高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形成自主創新氛圍。1 加強稅收政策實施有效性

  在我國,由于企業技術創新的復雜性和不明晰以及政策制定目標不明確等原因,政府的稅收政策多表現出零散和臨時性的特征,稅收政策級次低、權威性差,連續性不強等等,都造成政府的稅收政策不能形成有效激勵。為此,政府需要明確稅收政策實施的目標,進一步完善稅法體系,將稅收政策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以固定法律的方式進行稅收激勵政策的實施,提高稅收政策實施的有效性。2 明確稅收政策實施對象

  我國企業眾多,以往政府多根據企業性質、規模以及行業歸屬等來對不同企業實施稅收激勵政策,而這導致很多企業一味追求企業規模和營業利潤而忽視技術創新。同時,政府稅收激勵政策的實施往往會忽視一些中小企業,削弱了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意識和積極性,從而引發受到對象限制的中小企業產生模仿創新甚至抄襲等惡劣行徑,不利于自主創新的行業市場環境的形成和發展。為此,政府在稅收政策制定的同時必須考慮到政策實施對象的范圍,不應片面根據企業規模、所有制性質等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有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3 制定合理的稅收率

  稅收是國家和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調節宏觀經濟的一件有力工具。針對技術創新收益,若稅率過高,則會導致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削弱,不利于自主創新環境和市場的形成發展;若稅率過低,那么將給政府和國家財政帶來一定的損失。因而,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稅收率,對于企業因技術創新帶來的利潤征稅的稅率應該適度降低,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微博| 琼海市| 玛纳斯县| 颍上县| 凌源市| 惠来县| 通州区| 女性| 武川县| 崇明县| 双柏县| 曲水县| 香港 | 牡丹江市| 蒙城县| 平山县| 海兴县| 邯郸县| 德格县| 肃宁县| 涿鹿县| 嘉鱼县| 都昌县| 衢州市| 都江堰市| 来宾市| 邹平县| 达拉特旗| 四子王旗| 阳曲县| 金乡县| 贺州市| 宜兰市| 江津市| 西乌珠穆沁旗| 郯城县| 珠海市| 麻江县| 宝丰县|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