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前中職學生中應該怎樣去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呢?如何去培養正確的學習理念呢?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技能培養等等都是現在中職學生的一個方向及目標。《職業教育》本刊是國內第一份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的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雜志,受國家教育部職成教司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培訓就業司的直接指導,為廣大職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學成果,發表科研論文的機會。本刊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于社會,社會也可受益于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圣職責。凡事當遵循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教育更是如此。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通過自主探索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從而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在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難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在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儲備和掌握了一定知識,通過探究活動,主動體驗、探索發現,提高了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斷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在感悟中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促使信息流動,引導學生互相討論。在學生探究學習時,教師應多看、多聽、多感受而少說話,要及時鼓勵那些“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行為,要鼓勵學生自主提煉,自由準確地表達自己在學習中的經歷和感受,并向全體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及時對探究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使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在整個學習集體中共享,使學生的學習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階段發展,實現知識的有序內化。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習研究,協作學習
中職學校的教學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訓,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樹立畢業后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中職教育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個人技能特長方面的培養。由此可見,職業教育不僅對學生,也對教師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毋庸置疑,它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的一場革命。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一般性問題,應讓學生采用“自主”性學習;對于重點問題,應讓學生采用“合作”性學習;對于難點問題,應采用“探究”性學習。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資料的補充和教學環節的設置上,教師都應當著眼于是否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終身”學習理念的培養。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性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自己獨立思考為主,充分實現個體學習的自主價值。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應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大膽放手并鼓勵學生去想、去發現、去分析和去探討,注重搭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平臺,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學生要逐步學會如何從眾多的資源中,尋找到適合于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生要將搜集到的資源和結果在小組內分享,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達成共識后,由各組組長向老師匯報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可對學生的方案提出適當的建議,為學生構建對知識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并幫助、促進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深刻的理解。
中職學校培養的人才,應是應用型、技能型的人才,教學要求不僅要達到專業目標的要求,而且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其特長,了解其發展中的需求,幫助認識自我。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日趨多元化,擁有某方面的特長就可以成為某方面的專才,全面發展意味著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終身學習理念是現代職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由此可見,充分利用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并且善于組合它們是創造者產生新思想的基礎。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念指導下,充分發揮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對培養職校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有很好的幫助。
協作學習是學生在學習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可以在課內、課外進行。這需要學習小組成員共同努力,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凝聚了集體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學生在平等的氛圍中對話,有利于優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在討論中要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同學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省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小組可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和不同能力學生組成,這樣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群體之間的互補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物別是創新能力可以得到發展。
終身學習是學生畢業后從學生轉換為員工的必需,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中職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畢業后有些可能已經不適應工作的需要,甚至有一些知識已經落伍于工作崗位的需要。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逐步滲透對學生終身學習理念的培養,引導學生遇到新問題應如何分析、怎樣解決。在教學中要實施參與式教學,給學生提供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使學生想說話,敢說話,在熱烈討論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及時查漏補缺,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彌補了學習中有思路不敢想,有想法不敢說,有創新不敢做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