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職糧食專業特色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職業教育時間:瀏覽: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范式,文章旨在研究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和實踐糧食專業在招生招工一體化、標準體系建設、雙導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培養模式改革、管理機制建設等方面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企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高職糧食專業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高職;糧食專業;特色;現代學徒制;探索和實踐

  現代學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范式,是國家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要求。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2019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和多方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深入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在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支柱產業等相關專業,全面推廣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企業和職業學校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提出,“施行校企聯合培養、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中國特色學徒制作為國家層面推動實施的一項職業教育制度,是堅持立德樹人、弘揚工匠精神,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基本方略。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是“十四五”規劃與2035 年遠景目標中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

  因此,在現代學徒制改革的背景下,團隊研究和探索糧食專業在招生招工一體化、標準體系建設、雙導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建設以及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高職糧食專業校企深度合作、一體化育人的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

  一、實施現代學徒制的行業背景

  黑龍江省是我國糧食產量和商品量第一大省,是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也是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糧食產業對我省區域經濟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成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核心區,建設中華綠色糧倉、綠色廚房,打造高品質食品品牌,加快“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全產業鏈發展,將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為第一支柱產業。以中糧集團、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北大荒農墾集團、象嶼集團、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和黑龍江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糧食加工、糧食倉儲和糧食檢測企業近3 000家,急需培育糧食倉儲管理、糧油質量檢驗檢測、糧食加工企業車間技術操作管理等崗位應用型、技能型糧食人才,為發展糧食產業經濟,鄉村振興,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全面推動產業鏈與教育鏈有機結合,推動糧食專業人才校企協同培養,培育“工匠精神”, 提高糧食行業隊伍整體素質。2018年,黑龍江省糧食局聯合省科技廳、省發改委下發的《關于“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指出依托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糧食工程系等高等院校專業實力較強的教學團隊,組建面向全省糧食產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深化和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專門培養一批糧食產后服務領域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高水平糧油質量檢驗人才。

  二、現代學徒制研究意義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代學徒制是國家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要求

  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按照《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部署。《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中指出啟動實施“1+X”證書(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啟動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估。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繼續推進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建設。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

  (二)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有利于促進產業的發展

  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為現代學徒制糧食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和提供強力保障,從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為發展糧食產業經濟、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三)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雙主體育人的現代學徒制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錘煉技能,在技能培養中充分吸收和運用知識,從而打造出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職業技能實踐經驗的復合型技術人才。通過實際崗位的工作經歷,不斷打磨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四)現代學徒制的應用,解決學生就業難、企業招工難的問題有利于完善現代企業勞動用工制度

  現代學徒制能夠按需為企業培養人才,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無縫連接,學生員工雙重身份,就業即可上崗。

  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

  (一)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人才共育機制,實現招工招生一體化

  依托省教育廳、省糧食局、省糧食行業協會,與糧油倉儲、加工、物流企業合作,建立廳、局、企、校四方合作的辦學機制,成立由政府、行業、企業技術能手和學校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校企合作委員會,堅持“為企業育人才,為學生選平臺”的雙向服務理念,形成“雙主體辦學”機制,共同建立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共同加強過程管理,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

  學院與中糧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象嶼農業物產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富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糧食倉儲、加工企業簽定校企合作協議,通過普招、擴招和單招方式,實現“先招生后招工”,簽訂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協議,體現學生員工雙重身份,提升企業參與育人的動力,學徒權益得到保障,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協同育人合作機制。

  (二)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體系,實施“1+X”證書制度

  校企合作組建專業建設團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按照糧食儲運與質量安全專業、糧食工程技術與管理專業的專業設置與糧食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糧食行業國家職業標準以及“1+X”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相對接,共同研制現代學徒制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實習標準等相關標準,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內容更新對接玉米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為學生的就業發展拓展了玉米深加工等新的就業方向。

  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和糧食工程技術專業積極開展教育部第三批“1+X”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開展。根據教育部“1+X”證書試點文件和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調整和補充了原有課程體系,增設了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考證實訓課程,書證融通,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促進了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的改革,糧食類專業內涵向“農、食”做適度拓展,打造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三)組建專兼結合雙導師團隊,實現互聘共用、互利共贏

  1. 校企合作,專兼結合雙導師團隊

  組建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雙導師制度,建立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互聘共用,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學校教師主要負責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的理論知識教學,企業師傅負責專業實踐教學、崗位技術技能、企業文化和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培養,采用師帶徒方式實施崗位教學。完善雙導師選拔、培養、考核以及激勵等辦法,確保企業導師德才兼備,構建新型師徒關系,提升現代學徒制培養成效。

  2. 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學院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通過教師學習交流、行業兼職、企業鍛煉、“1+X”證書教師培訓、教師參加教學能力大賽和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比賽等措施,全面提升專業“雙師型”教學隊伍的整體水平。

  3. 踐行社會服務職能,助力糧食行業發展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內唯一開設糧食類專業的高職院校,糧食類專業承襲了1959年建校的省糧食學校專業辦學經驗,開展產教融合、人才共育,以服務黑龍江糧食產業為己任。近年來,為省糧食局、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黑龍江供銷糧食產業有限公司、象嶼集團等糧食行業政府、企事業單位和機構開展職工培訓、糧食行業項目評審論證、新技術推廣、技術咨詢、行業調研以及技能競賽等服務,累計參加教師80人次,開展社會服務項目52個,其中為糧食行業企業開展業務培訓3 500余人。同時與5個邊境縣的糧食企業開展深度合作,也參與為民營企業、新型職業農民開展糧食技能培訓,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龍江經濟。

  (四)改革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德技并修、交互訓教

  團隊經過企業需求調研和論證,確定了糧食儲運與質量安全專業、糧食工程技術與管理專業以產學研結合為切入點打造糧食品牌專業的改革目標,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出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個性化定制、分類培養”和“三階段、兩環境,雙導師互動、校企共育,2+1,‘1+X’”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企業生產和學徒工作實際工學交替、交互訓教,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實現學生1-6學期三個學年的校企共同培養。

  推薦閱讀:職業教育類論文投稿的核心期刊

下一篇:沒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荣成市| 凤山市| 肥东县| 罗源县| 九龙城区| 南通市| 襄垣县| 娄烦县| 丹寨县| 萍乡市| 嘉黎县| 蕉岭县| 松滋市| 来安县| 金秀| 通许县| 黄龙县| 博湖县| 利辛县| 资源县| 阿拉善右旗| 同德县| 绥德县| 拉萨市| 芜湖市| 灯塔市| 丰镇市| 本溪市| 河池市| 尼勒克县| 乌拉特后旗| 常德市| 山东| 桦南县| 广东省| 察哈| 花莲市| 澜沧| 乃东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