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現在很多大學生對于維權和就業的法律知識了解的很少,面對這樣的情況高校在實際的教育當中就需要對普法教育進行重新的審視,在普法的教育過程當中應該要去不斷的拓寬涉及到的范圍,這樣大學生的知識體系才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培育
要想讓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權益不受到侵犯,那么就必須要提高他們自身的就業維權意識,這樣大學畢業生才能夠正常的從校園開始向社會過渡,這除了是讓大學畢業的合法權益得到基本保障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要保障大學畢業生的合法權益那么最基本的就是要對他們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育,這樣才能夠做到有效的預防。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一直都是一個熱點的關注話題,對于我國現在的就業市場來說,用人單位還是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大學畢業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受到的侵權行為比較嚴重,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養,提高他們自身的就業維權意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來對大學生畢業生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
一 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培養的主要內容分析
(一)對大學生權利意識的分析。大學生在就業過程當中的權利意識主要就是指在他們選擇工作的過程當中對自身權益的一種認知,以及對他人認知的看法和評價。在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當中,權利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對大學生的權利意識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主要就包括了這樣幾個部分:首先教師要引導大學生養成權利意識的主體,讓他們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在就業的過程當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樣大學生權利主體的身份才會比較的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大學生在以后能夠享受到相應的權利。其次教師應該要引導大學生養成權利的認知意識,作為一個權利的主體自己能夠享受到哪些權利教師應該要讓大學生清楚,同時自己是不是已經享有了這些權利他們也應該要比較的清楚。只有當大學生對自身的權益和權利充分的認識到之后,他們在實際的過程當中才能夠積極和主動的去獲取這些自己應該享受的權利和權益。最后教師應該要引導大學生樹立起權利的實現意識,讓他們能夠把自身應該享有的權利變成現實,只有當具有了權利的實現意識之后,大學生才能夠有一定的思想基礎去實現自身享受的權利,不然他們就不能夠有效的通過法律的途徑來對自身的合法權利進行維護。
(二)對大學生義務意識的分析。在大學生的就業法律意識體系當中,義務意識是其中的基礎。義務意識主要就是說大學生在選擇工作的過程當中應該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要依照法律規定來履行合同和法定當中的義務,對于法律當中的相關要求和規定不能夠違反。在對大學生進行義務意識教育的時候主要就包括了下面這幾個方面:首先在大學教育當中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建立起依法履行法定義務的意識。其次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建立起依法履行合同義務的意識。在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就業協議的時候是在大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方自愿的基礎上來完成的,當簽訂了之后就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效效力,那么大學生就需要去嚴格的遵守。最后教師應該要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不能夠讓他們出現自身違法的行為,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出現舞弊和違法的現象。
(三)對大學生法律救濟意識的分析。大學生法律救濟意識主要就是指如果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了侵害,能夠主動的去通過法律的途徑來進行幫助的意識,在大學生的就業法律意識當中它是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現在很多的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并沒有能夠對自身的法律地位進行比較準確的定位,很多的大學生都把自身放在一個附屬的地位當中。其實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和用人單位是一樣的法律地位,雙方是平等的。如果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和用人單位發生了矛盾或者勞動糾紛,在這個時候大學生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進行認真的思考然后才能夠正確的處理。當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大學生需要通過法律途徑來對自身的權利進行維護。
二 對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育的方法
(一)通過大學的課堂教學來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育。在大學教育當中,課堂教學是主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時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那么在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養的過程當中也需要重視課堂教學。現在很多的大學都開設了法律基礎課程和思想道德的修養課程,這也是對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養的主要課程。那么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對教學的內容做出適當的改變,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重點突出就業維權。在市場經濟下,對人才資源進行合理和科學配置的雖然主要是依靠市場來完成的,但是它還是屬于一種法制經濟,在市場經濟當中也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依法來辦事。在大學生就業的過程當中如果要想有效的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那么就需要學習法律和懂得法律,自己在就業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去了解自己有那些合法的權利和需要遵守那些法律,這樣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才能夠形成一種法律意識。
(二)通過大學開展的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來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育。主題教育活動主要就是指課堂教學以外的一些高校內的活動形式,高校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時候形式應該要多樣,包括校園網站、社團活動以及各種講座等。在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養的時候,如果只是簡單的依靠課堂教學肯定是不夠的,對教育的形式應該要不斷的豐富,多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比如在現在有些高校當中就開辦了就業的維權網站,這樣就能夠為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提供很好的網絡教育平臺,在這個網站當中大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去學習和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從而讓自己得到更快的提高。
(三)通過社會的實踐活動來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育。要想對大學生自身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不斷的深化,那么社會實踐活動就是比較好的途徑。大學生要想真正的形成比較好的就業維權意識,其實就是一個知識、意識、行動和情感互動的過程,所以在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培育的過程當中,除了要重視課堂教學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之外,還需要結合著社會實踐活動來對大學生的就業維權意識進行進一步的培育和提高。
結束語
在面對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時候,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也不能夠盲目,讓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如果在就業的過程當中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了侵害那些大學生就應該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來對自身的權利進行維護。在高校的教育當中應該要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的培養,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到防范于未然。
參考文獻
[1]朱文玉.培養大學生就業法律意識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0,(3)
[2]楊熙玲.關于大學生就業維權現象的幾點思考[J].大眾商務(投資版),2009,(5)
[3]周丹.論大學生就業法律維權[J].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10,(5)
[4]季學軍.加強就業維權教育,增強權益保護意識——大學生就業維權現狀分析與思考[J].文教資料,2008,(31)
[5]程赟,黃少彬,張旭.當代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與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9)
[6]蔣海燕.淺議大學生就業權益侵害及保障[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