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下面是兩篇藝術類職稱論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影視動畫設計的色彩藝術及視覺藝術,影視動畫產業是一種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論文闡述了影視動畫的色彩藝術性。第二篇論文介紹了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藝術研究,微電影為這種藝術化表達嘗試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
《影視動畫設計的色彩藝術及視覺藝術》
摘要:色彩是影視動畫設計中的靈魂要素之一,也是渲染動畫情節,增強動畫視覺效果的重要載體。影視動畫創作是基于客觀事物色彩的觀察,融入主觀意識的綜合性視覺表現藝術,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與色彩個性,成為影視動畫創作的重要特質。與造型、語言、聲音、劇本等相比,色彩作為視覺呈現的重要手段,如何從表現形式、創作手法、制作手段中來拓深其價值,增強影視動畫人物的塑造,抒發影視動畫創作的情感,需要從色彩的功能、運用和視覺表現上進行闡述。
關鍵詞:影視動畫;色彩藝術;視覺表現
影視動畫產業作為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影視動畫藝術具有強烈的主觀性、非寫實性特色,尤其是在色彩語言表現上,多受到創作者的情感影響,而形成獨特的視覺表現風格。影視動畫的畫面美表現在多個方面,比如人物造型、劇本情節、故事情景、色彩搭配與選擇等等,而色彩卻是貫穿整個影視動畫創作的始終,并從不同場景、不同角色的運用中來彰顯影視動畫的色彩韻律,獲得強烈的色彩視覺藝術效果。現就影視動畫設計中的色彩藝術性與視覺表現進行闡述。
一、影視動畫設計中色彩的特色
影視動畫在技術表現上是動態的、連續的視覺現象,而色彩又是諸多色塊的連續性運動和組合,從而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運動美和視覺感知美。其特色有四點。
(一)色彩具有連續性
影視動畫在播放中,色彩是隨著動畫情景的發展而呈現連續性變化,并與故事情節、敘事語言、聲音等共同烘托動畫的意境。
(二)色彩具有敘事性
與其他動畫設計要素相比,色彩是基于時間軸上的色彩圖畫,其在表現故事情節上,運用不同的色彩基調來突出影視動畫的色彩風格,表達與作品相一致的思想主題。比如在《灌籃高手》動畫色彩運用上,對主人公火紅色頭發的刻畫,既突出了櫻花木道的青春活力,又暗示了他急躁的性格與脾氣。還有在《櫻桃小丸子》動畫人物色彩及環境基調設計上,始終以單純的明亮色彩來烘托整部動畫的故事情景,給觀眾帶來愉悅、寬松的欣賞體驗。
(三)色彩具有主觀性
在影視動畫設計創作中,色彩的藝術效果更為主觀性,甚至超越客體的原本色彩,融入了創作者對影視動畫情境氛圍的獨特感受,以獲得與受眾的情感共鳴。在《花木蘭》動畫色彩藝術運用中,花木蘭替父從軍情節中所選用的烏云密布,其色彩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壓抑感,從而表現花木蘭的心理情緒變化,增強觀眾對動畫色彩的主觀感受。
(四)色彩具有象征性
用一定的色彩來刺激受眾的視覺神經,并從中來激發某種心理情緒,突出色彩的象征性。比如在動畫設計中,一些鏡頭被反復呈現,一些色彩被反復強調描述,往往是創作者想要表現某種藝術化象征手段而刻意為之[1]。
二、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設計中的意義
(1)色彩為影視動畫注入了獨特視覺美感。從影視動畫設計風格來看,其色彩往往是最重要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色彩,而在影視動畫色彩的運用中,并非局限于客觀色彩的直接反映。創作者可以根據對事物色彩的理解、記憶,以重新搭配新的色彩視覺效果來展現動畫作品的藝術審美。我們從影視動畫的視覺表現藝術中,無論是造型、語言、聲音、劇本等藝術形式,通常都是從其他藝術手段的融合中來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來抒寫創作者對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當然,色彩并非是唯一的藝術表現手段,但卻在影視動畫設計中占據關鍵地位。所以,從影視動畫設計中來挖掘色彩藝術與表現,需要從形式上、創作手法、制作手段等方面,來展現色彩的變化性、空間對比性、時間相繼性等眾多特性,才能為作品增添無限的色彩美感[2]。
(2)色彩推動了影視動畫設計思想的表達。從最初的黑白動畫到現代多維彩色動畫的發展,色彩并非孤立的藝術形式,而是在與其他影視動畫技藝的配合中,更好的表達了創作者的設計思想。我們從影視動畫鏡頭的呈現中,無論是人物的塑造,還是情感的表達,以及場景氛圍的渲染,往往都依賴于色彩的豐富使用,來營造身臨其境的畫面感。比如在《瘋狂約會美麗都》中,該片在色彩的選擇上,以低對比度的暗灰色來渲染繁華的都市,表達了城市人群的冷漠,也與當時故事背景形成有力的契合。當然,在整個影視動畫情節的延續上,多處場景以低飽和度的黃、棕、黑色來調和,雖然少了視覺沖擊力,但卻讓受眾能夠從中感受到夸張與諷刺。可見,對于影視動畫的設計思想,可以從色彩的運用中來反映主題,能夠從色彩的合理搭配中來實現場景、人物等元素與觀眾之間形成某種心理暗示[3]。
(3)色彩增強了影視動畫與觀眾間的情感渲染。對于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感屬性,這種對色彩的直覺感受,也往往被應用于影視動畫的色彩設計中。色彩本質上并非表達情緒,但其在特定情境下,卻能夠激發人的某種情緒或情感。生活中的綠色有助于讓人聯想大自然,傳達青春、生機、和平之意,也是最寧靜的色彩;紅色讓人聯想到火焰、血液,傳達出激動、亢奮、積極向上之意;黑色最為深沉,可以讓人聯想到夜晚,傳達出莊重、恐怖之意;黃色讓人聯想到豐收、希望、太陽,傳達出充實、欣慰、明朗之意。同時,對于不同色彩的組合,也可以傳達不同的設計意圖,表達獨特的情感,從而讓影視動畫在勾勒情境,表達人物情感時變的更加豐富。
三、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設計中的運用
(一)色彩藝術與動畫人物角色的塑造
每一部影視動畫的設計都離不開人物,人物是動畫的靈魂,是推進動畫情節發展的主線。色彩作為藝術表現方式之一,往往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色彩可以為觀眾提供識別人物的符號,另一方面色彩可以突顯人物造型的獨特風格。將色彩與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融合,讓觀眾從人物色彩運用中把握角色的形象,刺激觀眾的情感體驗。我們從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是主人公,為了突顯其身份,衣服的顏色被設定為褐色長袍,但為了表現琪琪的熱情、樂觀,宮崎駿又為琪琪增加了一個紅色的蝴蝶結,利用紅色來表現動畫人物角色的獨特性格[4]。
(二)色彩與動畫人物情緒的表達
從動畫作品的人物心理分析中,色彩的運用往往反映出動畫的主題,也傳遞出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色彩不僅可以塑造人物的性格,還可以從色彩設計中表達豐富的情感屬性。比如利用灰暗、低沉的色彩,來營造壓抑、沉郁的氛圍;利用明艷鮮活的色彩來強化觀眾的激情;利用清新舒緩的色彩來營造放松的情緒。比如在《白雪公主》影視動畫設計中,白雪公主生活在森林里,其服飾及場景設計上多采用清新、明朗的淺色系色調,來表達主人公積極向上的心態。但對于巫婆的出現,畫面的色彩也發生了變化,由明朗的綠色轉為陰暗的灰色,以突顯巫婆的險惡。色彩的變化,一方面讓觀眾的注意力發生了轉移,另一方面也刺激著觀眾對主人公的命運產生擔憂。也就是說,利用色彩的刻意變化來帶動觀眾的情感體驗。
(三)色彩與動畫場景的渲染
色彩具有多樣性,而色彩的變化也是隨著影視動畫的情節而發生變化。作為藝術表現要素之一,色彩不僅要刻畫人物、塑造形象,還要表達情感,營造與人物情緒相應的色彩場景。每一幀動畫畫面的色彩創作,都是對色彩審美的動態運用。但動畫不是靜態的畫面,還要考慮色彩畫面間的承接與轉化。所以說,在影視動畫色彩的設計中,既要從真實物象的色彩分析中來運用色彩的獨特性質,還要從創作者的主觀感受上來增強色彩的創造力。比如在《海底總動員》中尼姆與爸爸前往海底學校時的場景中,色彩的絢麗是豐富的,不同色彩如紫色、橘色、寶藍、紅色的多重組合,也渲染出熱鬧、激情的場景氛圍。
(四)色彩與故事情節的搭配
色彩簡單的來看是靜止的,而在影視動畫中,即便是在同一場景下,色彩在表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動作時,都會發生漸進的變化,通過色彩與人物來共同搭建故事情節的發展。不同的劇情變化,需要從色彩的多種運用中來表達情節的推進。所以,色彩的搭配,并非固定不變,而是要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在《螢火蟲之墓》中,主人公與妹妹乘坐火車的場景,以濃郁的紅色,以及渾濁的暗灰色為主,表達悲愴的氛圍。在片尾戰爭結束之后,色彩驟然變得明亮,碧藍的天空、蔥綠的田野,所形成的歡愉色彩氛圍與開篇的陰沉色彩形成強烈的對比,也讓故事情節在色彩的變化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視覺沖擊力。
【參考文獻】
[1]周源,余靜.傳統文化對我國現代影視動畫設計制作的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4,(2):82-83.
[2]張月音.動畫角色設計.教學中造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4,(1):125-126.
[3]金巍.影視動畫設計人才教育體制改革初探[J].美術大觀,2013,(12):171.
[4]王旭.景觀動畫的工程化生產可行性研究探索[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5.
作者:王棟臣 單位: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藝術研究》
從植入式廣告的最初解釋可見,植入式廣告的本意即為將商業信息隱匿于藝術媒介信息之中以達到隱含式地影響消費者的目的。曾幾何時,這種隱匿性卻被影視藝術的創制者與廣告業者所無視,過度赤裸的硬廣早已令廣大觀眾心生厭煩,在觀眾強烈反感之下,廣告業者與影視藝術創制者們開始以逆向思維的方式,針對植入式廣告進行著更加藝術化的表達嘗試。這種藝術化表達的嘗試,將為不同廣告形式帶來一種更加異彩紛呈的表達,微電影的應運而生為這種藝術化表達嘗試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
一、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層次化表達
(一)淺層次化表達
植入式廣告由大電影進入微電影終將是一種微時代下微傳播發展的必然。隨著廣告的具象標識化、抽象符號化、意象隱喻化的不斷發展,更加藝術化地針對廣告,在微電影中進行植入表達已經形成一種非常普遍的共識。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藝術表達可以分為淺層次化、深層次化、多層次化三種表達方式。淺層次化是植入式廣告表達的初級階段,這一初級階段主要進行三種基本形式的植入,即主要背景與相對靜態背景的植入,對白植入,BGM植入等。
在這三種植入式廣告中主要背景植入與相對靜態背景植入和對白植入相對而言較為生硬,易為觀眾所詬病,而BGM植入則如果運用得恰到好處,不但不會引致觀眾的詬病,反而會倍受觀眾的贊賞。對于那些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而言,這種植入式廣告亦更易與微電影融為一體,成為反復為媒介宣介的素材從而進一步放大植入式廣告的宣介效應。
(二)深層次化表達
客觀而言,植入式廣告微電影的淺層次表達雖然能夠盡可能地進行藝術化處理,但仍然極易為觀眾所感知;不僅極易破壞整段廣告的宣介傳達,而且極易破壞微電影的整體藝術化表達。因此,這三種淺層次化表達,應盡可能少地在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藝術表達中運用。植入式廣告微電影深層次化表達,則可以將欲植入的廣告目標品牌在整個敘事過程中加以運用。這種運用不僅能夠更佳地實現觀眾的關注,而且在運用的過程中,還能夠不斷地達到吸引觀眾注意力的作用。這種運用根據其使用場景可以分為角色直接運用與其他間接運用等。這兩種運用相對而言,顯然角色直接運用效果最佳,但同時亦最易為觀眾所詬病,其他間接運用雖然效果較差,但如果運用得合乎情理并不出乎意料,則能夠油然地與敘事深度融合為一體,從而實現微電影創制者與廣告業者共同理想型的藝術化表達。
(三)多層次化表達
綜合而言,無論是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淺層次化表達,亦或是深層次化表達,其植入的藝術化程度均處于一個較為低階的層次。這些植入式廣告相對較硬,并且因為缺少過程性表達,使得這些一過性的廣告亦極易為觀眾所忽略,這樣就反而起不到較好的廣告宣介效果。因此,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多層次化表達勢在必行。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多層次化表達,有著過程性表達、情節性表達、角色特征性表達、符號性表達等基本類型。在實際的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運用過程中還可以靈活地加以運用,可以將幾種基本類型揉合在一起進行更為復雜的植入式廣告的藝術表達運用。例如,微電影中的情節性表達則可以根據廣告藝術化表達的需要,將廣告的表達融入到情節中來,同時將其符號化標識與角色衣飾、道具、特質等融合在一起,亦可以橋段式融入,使之成為情節表達甚至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
二、植入式廣告微電影藝術設計表達
(一)劇本表達
微電影作為一種高濃縮時空表達的藝術映像,其高觀賞性、高便利性、高可互動性等特質,使得其在后現代微時代的碎片化時空之中得以大行其道,并將成為未來影視藝術與微傳播時代的最終王者。因此,研究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藝術表達,首先必須針對整體劇本進行有機的整體藝術表達設計。例如,王家衛導演的《心靈之境》就是出色的將劇本表達與植入式廣告有機地融為一體的優秀微電影作品。
王家衛導演以其極具藝術性的表達將廣告進行了廣告標識符號化解構、廣告主旨情懷化建構、廣告內容藝術化重構,將廣告的標識及其年份數字等,分別進行了角色人物舉牌式解構,與開篇結尾藝術化虛化商品背景銳化標識與數字的解構,以愛、約定、重逢進行了情懷的逐級廣告主旨建構,并以藝術化技法,將時空與商品、人物與商品、情感與商品三者進行了忽略了具象化的,由抽象化而意象化的直接升華。[1]
(二)深度訴求表達
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表達不僅有著層次化表達的特質,而且更有著基于品牌需求的更具深度訴求的表達。這種基于品牌的深度訴求表達重在以藝術化的創制而透過融入情感與意象的表達突出品牌價值、品牌形象、品牌內涵、品牌文化,從而為宣介的品牌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公共形象。例如,某知名品牌的廣告《讓愛重現》,即是一部非常藝術化的挖掘品牌深度訴求的作品。作品以三段式時空的碎片式貼拼的斷續,將某知名品牌的品牌價值,由偶然性訴求逆向回溯從而由特殊時空條件下的迫切需要,將該知名品牌形象以價值為強烈需求建構了起來,從而突出了該品牌的時光收納式內涵表達。并由此而較為深刻地詮解了該品牌空間的文化內核。這種回溯式重現、時空斷裂式接續、情懷的愛比金貴等,一并成為了烘托、渲染、映襯該品牌形象的一種技法與情感表達。
(三)成體系化表達
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劇本表達與深度訴求表達,分別為植入式微電影化藝術設計,帶來了一體化解構、建構、重構的意象化升華,以及一體化完形的品牌深度宣介訴求。從更加專業化與復雜化的視角而言,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在國外已經實現了成體系化的設計表達。針對我國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發展,娛樂化的高級藝術表達技法顯然更受廣告業者與品牌業主的青睞。這種娛樂化的高級藝術表達,能夠為目標品牌打造出大電影式的足堪傳世的永恒映像。其具體的打造技法就是“SUCCESS”的成體系化的藝術表達。這種成體系化即應滿足簡約化、出乎意料化、有感化、可信化、觸動化、故事化、策略化。簡約化是微電影時空限制的必然,出乎意料化是耳目一新的戲劇化的必然,有感化是情感傳達的必然,可信化是基本擬真的必然,觸動化是意象化向心象化轉化的必然,故事化是吸引力的必然,策略化是選擇性的必然。[2]
三、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制作藝術化表達
(一)藝術化表達
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層次化表達與其藝術設計的成體系化表達等,共同為微電影帶來了圍繞著廣告藝術化植入方法論的闡釋。而從具體化的制作路徑而言,更應向整個制作過程要求廣告植入的藝術化表達。例如,作為微電影開端的《一觸即發》即以微電影的形式針對植入式廣告進行了全方位與全視角的藝術化制作打造。
在短短90秒的超濃縮時空之中,由圍繞著男女主角所駕駛著的為分散目標而難辨真假的車輛所展開的既扣人心弦又精彩紛呈的追逐、動作、槍戰等一系列目不暇給的過程,將普通廣告所無法表達的對于目標車輛產品的溢美之辭以一種意象化升華的技法進行了好萊塢大片化的極致藝術化表達。全片的整體制作精良,達到了一種傳統廣告所無法達致的藝術化高度,這部微電影以其集動作片、懸疑片、諜戰片、槍戰片等大片于一身的即視感,而為微時代、微電影、微傳播,樹立了里程碑式的典范。
(二)觀賞性審美表達
從制作藝術化的視角而言,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絕非單純的將傳統10秒鐘的傳統廣告的時長拉長至30秒、90秒,乃至于900秒,而是在于能夠將商業精神、品牌思想、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等,全部深度融合至數十秒乃至數百秒的壓縮時空之中。并且,形成一種有機的藝術化的具視覺沖擊力、情緒感染力、移情升華力的作品,才是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較為理想表達狀態。[3]從審美觀賞性視角而言,縱觀國內外微電影的藝術化表達成功的大作,其最根本的要旨恰恰就在于在有限時空內的戲劇化沖突的極具觀賞性的建構以及情感的注入與表達。
那些制作微電影《心靈之境》劇照有失水準的微電影,全部失敗于缺乏戲劇化沖突與情感注入表達,因而使得整部作品無論時長是30秒亦或是900秒,都會令人產生枯燥乏味無聊之感,而這也必然會連累微植入式廣告的商業品牌。例如國產微電影《邂逅》即是一部在有限時空內將現實與理想、情感與家庭等戲劇化矛盾加以建構解決的正能量作品。
(三)成功秘鑰
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觀賞性審美表達的關鍵,在于創意必須永遠走在統籌創制的前面,觀賞性審美表達的成功即是整支廣告與微電影的成功。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的成功在于以一種碎片化時空表達,盡一切可能地將觀眾帶入到視覺體驗中來,使得觀眾能夠獲得一次與影片角色共同駕馭微電影時空的寶貴經歷。而欲達成這一點,則微電影必須具備一個快速滲透、快速沉浸、快速移情的過程,欲達成這三條要件。顯然,更加強效的音樂烘托、視覺氛圍渲染、藝術技法展現不可或缺。商業廣告的表達,絕不僅僅只是物質實物展示,亦不僅僅只是物質實物的性能條陳,而是要表達出一種由品質訴說、價值訴說、文化訴說而引領著的品牌精神與商業精神。可見,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藝術表達的之成功秘訣,永遠都將是欣賞性超越宣介性,藝術性超越商業性,審美性超越功利性,這不僅是藝術對于商業的一種啟示,亦是商業本質上的根性靈魂遞歸商業本體的一種啟示。[4]
結語
植入式廣告的微電影化有著復雜的層次化表達。這些層次化表達為微電影透過藝術設計,表達深度訴求以及建構起微電影的基本體系至關重要。植入廣告的微電影化有著不同廣告形式的異彩紛呈的藝術化表達,這種藝術化表達有著潤物無聲與潛移默化的藝術化效應能夠將情理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一種商業品牌的品質訴說、價值訴說、文化訴說,最終融匯成為一種商業精神的傳達。由此可見,植入式廣告微電影化藝術表達成功的秘訣永遠都將是欣賞性超越宣介性,藝術性超越商業性,審美性超越功利性。這不僅是藝術對于商業的一種啟示,更是商業本質上的根性靈魂遞歸商業本體的一種永恒啟示。
作者:徐永順
推薦閱讀:《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是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主辦的在全國設計藝術界有較大影響的設計藝術類重點期刊,面向國內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