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現在教學建設中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對于美術教學中的新管理制度有哪些呢,同時有關美術繪畫上的新應用技巧有什么方向呢?本文是一篇藝術教學論文。我們也知道小學是學生步入正規課堂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行為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養成,但是,教師卻不應該在學生的學習中給予過多的壓力,而是應該給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好奇心,對世界、對事物、對人、對學習的知識產生好奇,從而自主探索,進行知識的學習,同時,還不抹殺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意識的不斷提高,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孩子成長為一名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下,小學美術教育的得到了很大的重視。美術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審美觀、觀察記憶能力等都是一個很好地培養。美術是一種藝術,學生也有獨立的藝術思維,一錘定音的方式容易扼殺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打擊小學生的創造積極性。基于我國在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方面的目標,分析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繪畫,美術教學管理,藝術教學論文發表
自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在小學教學方面,大部分學校都已經基本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比如減少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構建德育、美育教學體系等等,這些措施都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學也在不斷探索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小學生在美術方面的興趣和能力,然而在美術教學評價方面,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還較為單一,教學評價主要以小學生的美術作品為參照,具體的評分也很難兼顧公平,實際上,以具體的分數來評定小學生的美術作品并不科學,美術是一種藝術,學生也有獨立的藝術思維,一錘定音的方式容易扼殺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打擊小學生的創造積極性。基于我國在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方面的目標,分析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方法。
論文網推薦:《美術大觀》,《美術大觀》創刊于1988年,由遼寧美術出版社主辦,融學術性、觀賞性、實用性、資料性于一體,成為藝術界高端的、具有前瞻性和藝術指導性的美術類雙效期刊。本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立足東北,面向全國;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強調群眾性、知識性、學術性與時代精神,為繁榮美術出版事業做貢獻。
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常規的美術教學都是采用臨摹的方法,老師教給學生的也只是描繪作品的技巧。現代課堂講究的是學生的主動性,興趣對于學生主動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情趣,培養學生學會從靈感中尋找創作源泉,而不僅僅是學會了如何臨摹的技能。因此現代的小學美術課堂應以自由創作為主,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畫面思維和設計能力。
(二)欣賞美術作品,激發學生興趣
美術的魅力就在于對“美”的傳播,讓學生從小就可以領悟到身邊的“美”,學生只有先學會欣賞“美”才能逐步的由欣賞美變為創造美。優秀的美術作品都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準備一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在使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比如背景音樂、影視片、講故事等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這些藝術作品,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后,就要開始對學生進行入門級的教學,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易到難,切忌一步到位。逐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因材施教
小學生心智還未成熟,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成年人是有區別的,小學生對美的標準也表現不一,因此他們的美術作品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教師來說,我們一定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審美標準來判斷學生的作品,學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創作,對于學生作品之間的差別我們也要區別對待。例如教師在講解水墨畫的時候,課堂上先就水墨畫創作的要點進行講解,然后以自己為示范,按照這些要點來作畫,當然目的不是讓學生依葫蘆畫瓢,而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掌握這些繪畫要領。學生掌握了要領之后就開始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感覺去開始創作。學生之間畢竟也是有差異的,學生之間的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同,在美術作品中會有很大的差異,這時候教師要學會尊重作品之間的差異,適當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基礎的同學因材施教。例如一些具備想象力而且創造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主要采用啟發式教育,而對于基礎差,缺乏想象力的學生則主要是采用直觀方法,主要是帶動學生通過模仿逐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水平。
二、構建創造力目標培養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評價標準
(一)對學生的評價
學生作為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主體,其創造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評價中應著重從五個方面出發,以確保小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得到發展。
1.產生好奇能力
小學生在美術學習時的好奇能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學生首先能夠對教師所教授的題材、內容、技法等產生好奇,而后在創作時可以發現新的問題,能夠聯想到自身經歷來思考如何來表現自己的作品。
2.敢于冒險能力
在我國的小學教育體制中,學生往往太過于聽從教師的安排,而逐漸喪失自我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冒險能力的培養。冒險,是讓學生有敢于以新的思路和手段來進行創作的能力。在美術學習中,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材質、技巧、工具來表達新的思想、新的主題的學生是具有冒險能力的學生。而作為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冒險能力加以培養,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冒險能力進行合理的評價。
3.接受挑戰能力
在美術中遇到困難,通常是小學生不知道針對某個主題如何去創作、不知道如何下筆、不知道如何搭配色彩等等,而此時,正是考驗小學生挑戰能力的時候。如果小學生能夠在面對困難時繼續努力完成創作、克服困難并找到合適的方法,則可以在這方面得到較高的評價。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挑戰自我,并認可學生的挑戰成果。
(二)從作品的角度
對小學生作品的評價應該擺脫成年人的視角,而是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對作品的想象力是否豐富、作品創作方式是否有創新、整體表現是否完整來進行評價。
1.想象力方面
小學生的想象世界是豐富的,在學生確定自己發揮想象不會得到老師的反對時,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地進行美術創作。比如作品的內容呈現多樣性,并不拘泥于現實世界;在造型表現上也多具有夸張、非正常的表現;還可以借用學生自身獨特的聯想來創作作品。
2.創作方面
雖然學生的創作并不一定都得到成年人看起來能夠接受的結果,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應從正面角度對學生在創作時采用的新的材料、技法、表達形式等進行肯定。
3.整體表現方面
在整體表現方面,教師應從作品的觀察力、布局、細節處理、意境等方面來進行評價,同時也要結合小學生的思想特點。
(三)從教師的角度
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也會遇到困難,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小學生都有一定的藝術天賦,而對于藝術的表達,每個學生是不一樣的。因而,教師的課堂應是具有啟發性并且獨特新穎、具有邏輯性,才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小學美術是小學生藝術培養的重點科目,作為一門可以天馬行空、隨意想象的課程,美術課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小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很多時候要優于成年人,為了發揮學生的潛能,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美術繪畫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建立新型的以學生、作品、教師三者互相協調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發揮小學生的美術創造力,以便更好的做好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