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科研領域,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期刊的分區是評估期刊學術影響力和所屬領域的關鍵方法,能幫助科研人員快速了解期刊的學術地位。目前,主流的分區方式主要有 JCR 分區表和中國科學院分區表,這兩種方法各有特點,下面為你詳細解讀。
一、JCR 分區表
JCR 分區表由 Thomson Reuters(現為 Clarivate Analytics)制定,是廣泛應用的 SCI 期刊分區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分類方式:JCR 分區表首先把 SCI 期刊按所屬領域分成 177 個學科,這種單一分類方式,讓期刊能在所屬學科內進行比較和排序。
分區方法:在每個學科里,JCR 分區表根據當年的影響因子(IF),將所有期刊從高到低排序,再劃分成四個區:
Q1(1% - 25%):處于該學科前 25% 的期刊,代表該領域內的頂尖期刊。
Q2(26% - 50%):位于該學科 26% - 50% 的期刊,屬于中等偏上水平。
Q3(51% - 75%):位于該學科 51% - 75% 的期刊,處于中等水平。
Q4(76% - 100%):位于該學科 76% - 100% 的期刊,屬于該學科的相對靠后位置。
影響因子計算:JCR 分區表主要依據 SCI 期刊當年的影響因子,它是衡量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反映期刊在特定年份的引用情況。
期刊變更處理:對于更名或合并的 SCI 期刊,JCR 分區表會保留兩個刊名,分別計算兩個影響因子值,保證期刊變更前后的數據連續性和可比性。
二、中國科學院分區表
中國科學院分區表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計量中心自 2004 年起制定發布,目的是推動 SCI 期刊分區在中國本土化,具體步驟如下:
分類方式:采用大小類分類方式,大類依據國務院學位辦的學科分類體系,共 14 個大類;小類和 JCR 分區一致,共 174 個小類。
分區方法:在每個學科內,按三年平均影響因子(IF)從高到低排序,再劃分為四個區:
一區(1% - 5%):處于該學科前 5% 的期刊,是各學科領域的頂尖期刊。
二區(6% - 20%):位于該學科 6% - 20% 的期刊,屬于高水平期刊。
三區(21% - 50%):位于該學科 21% - 50% 的期刊,處于中等水平。
四區(51% - 100%):位于該學科 51% - 100% 的期刊,屬于相對靠后的位置。
影響因子計算:主要依據 SCI 期刊的三年平均影響因子,這種算法考慮了期刊的長期影響力,避免單年影響因子波動對分區結果的干擾。
期刊變更處理:對于更名或合并的 SCI 期刊,會根據期刊調整重新計算影響因子值,確保期刊變更后的數據準確性和連續性。
推薦閱讀:Sci期刊分區變了,已經發表的論文以什么為準?學術助力為大家免費發送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有需要的作者可以在本頁面的填單版塊填寫需求,學術顧問會在24小時內為您發送。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