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主要寫了混凝土裂縫的種類和主要特征,結合裂縫產生的原因,從而提出了控制裂縫的相應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wrote the concrete cracks type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cracking reason, thu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cracks, onl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于工民建筑的工程質量要求也有進一步的提高。混凝土在城市建設中的使用非常的廣泛,它是由膠凝材料,顆粒狀集料(也稱為骨料),水,以及必要時加入的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經均勻攪拌,密實成型,養護 施工中的混凝土硬化而成的一種人工石材?;炷辆哂性县S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但由于施工問題或者是其它的一些原因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極大的影響了建筑的外觀和質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一、裂縫的種類和主要特征
通過多年以來的施工經驗以及現場觀察,結合對相關資料的分析,發現最主要的裂縫有三種:結構裂縫、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
1結構裂縫
盡管現澆樓板的承受力可以滿足建筑的設計要求,然而因為預制多孔板變為現澆板之后,墻體的剛性及硬度相對得到增大,樓板的剛度相對減小。所以在某些薄弱地方和截面突變處,常常出現一些結構性裂縫。
2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是當溫度發生變化后,混凝土不斷熱脹冷縮,最終造成裂縫。比如在建筑中溫度裂縫常見于東西單元的房間和屋面層。
3收縮裂縫
收縮裂縫是當混凝土在塑性收縮、硬化收縮、碳化收縮、失水收縮等一系列收縮過程中,形成的收縮裂縫。
二、產生裂縫的原因
1材料自身特性因素
作為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中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建筑材料,混凝土自身的一些因素直接造成日后的開裂。在混凝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水泥,通過水泥遇水后的黏性將骨料調和在一起。水泥遇水之后會和水發生水化作用,放出大量的熱量。在體積較大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硬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水化熱,而水化熱又無法及時的散發出去,造成混凝土內部溫度較高。而混凝土的表面的熱量散發較快,因此溫度較低,這就使得混凝土的內外存在較大的溫差,在不均勻溫度的作用下,產生的應力往往大于混凝土自身的強度,最終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除此之外,混凝土中骨料、水泥以及各種外加劑的使用比例也對混凝土裂縫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就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導致混凝土硬化過程當中出現超負荷的收縮,造成裂縫的產生。
2現場監督控制的因素
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技術直接影響到工民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這就使得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專業的監督人員進行監督和檢查,如果沒有對混凝土進行嚴格細致的監督,很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存在問題,給日后混凝土裂縫埋下隱患。例如,在進行混凝土載荷計算的過程當中,很有可能出現遺漏的情況,這就需要監督人員及時的發現問題,從而有效地進行解決。如果缺乏監督,就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負荷不足,而造成日后使用過程中的裂縫的產生。同時監督人員還要做好混凝土拌和過程中的監督工作,對各種材料的配合比進行嚴格的審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符合相關的標準。
3結構的變形因素
混凝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處的外部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受到外部環境溫度的影響。在外界溫度的影響之下,混凝土會產生熱脹冷縮,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此外,混凝土由于施工質量不合格造成不均勻沉降,從而造成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結構變形大多都是施工過程中相關的工藝存在問題,沒有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或者是對于各個施工環節沒有很好的把握。
三、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中各種原料對于其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產生裂縫可以使用低熱混凝土,從而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產生的水化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減小內外的溫差,防止出現裂縫。因此在水泥的選擇上可以使用普通的硅酸鹽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用量為大約280千克,同時也可以根據對于水化熱控制的實際需求選擇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但是用量比較大。
除了水泥之外,其他原材料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首先生產混凝土用水一般使用潔凈的地下水或自來水,應注意其有害離子不能超標。其次,石子的粒形和級配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影響較大。石子的選擇要先實驗后使用,實驗重點要測定其壓碎值,保證能夠應用在足夠強度的混凝土之中。同時石子的質量控制要盡可能選擇空隙小的,以此來穩定混凝土強度,并節省原料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個石場不同批次的石子也要進行檢測。而黃砂應盡量使用II區中砂,目測其中有無泥塊,及泥塊的多少。一般塊多的黃砂含泥量也大,若使用則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含泥量多的濕砂用手搓,手上會有較多泥粉。使用粗砂和細砂應調整砂率和粉煤灰摻量,平時重點檢測黃砂級配。
2.2工地試驗監督
工程實驗監督是控制混凝土裂縫的主要手段,分為兩步:首先是對混凝土的配合比實驗,試驗室必需根據工程結構各部位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進行各項試驗,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進行混凝土攪拌前,試驗室必需檢驗砂、石料的含水量,調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而對于現場的施工監督則要有常規控制,以保證每次施工都能按照實驗室出示的配合比數據進行。其次是對完整施工技術的實驗。實驗方式主要以開展試驗段的施工為主,為了保證施工的碾壓程序、碾壓速度等能夠有足夠的技術指標,保證裂縫不產生。所以要針對一部分施工進行實驗,確定達到要求壓實度時的碾壓遍數,確定壓實厚度和混合料的松鋪系數,驗證沒計配合比,確定施工配合比,確定含水量拌和的控制,確定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組合,確定作業段的合適施工長度。
2.3和易性分析
和易性的分析要注重對分析材料的配比,要嚴格按照實驗室提供的數據進行配比,然后將攪拌好的實驗分析材料使之與實驗筒頂面齊平。然后將坍落度筒小心平穩地垂直向上提起,將筒放在拌和物試體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試體最高點與筒的高度差,即為該拌和物的坍落度。粘聚性測定要用搗棒在已坍落的拌和物錐體側面輕輕敲打,如果錐體逐步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石子離析,則為粘聚性不好的表現。和易性的測定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的粘聚性,而粘聚性和坍落度則是控制混凝土質量、預防裂縫產生的一項關鍵指標,在以往的施工過程中裂縫控制往往會忽視對這項指標的分析,往往會造成很多不利影響。
2.4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
控制混凝土的溫度是減少其內外溫差,避免出現超負荷干縮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溫度的控制首先要控制入模溫度。我國規范提出混凝土入模溫度應不超過28℃,但是施工的具體情況不同,如果施工是大體積混凝土,或者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就會使得溫度出現偏差,這時就要隨著氣溫計算混凝土內外溫差,一旦出現問題就要首選降低水溫,次選降低石子溫度。另外,也可以進行測溫點布置。測溫點布置必須有代表性,能反映基礎底板各部位的溫度變化。一般可根據基礎底板結構布置和混凝土澆筑方案選擇有代表性的局部區域布置測溫點,測溫點一般選擇在混凝土施工的中心、邊緣、中心與邊緣之間位置。
四、結論
總之,工民建在混凝土裂縫的控制要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為前提,總結裂縫產生的原因,從原材料的控制、工地試驗監督、和易性分析和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著手,保證對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有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近海.淺談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質量控制[J].華章,2010(29): 123-126.
[2]李坤業.淺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0(27):224-228.
[3]金玉星.初探工民建以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8):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