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以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質量控制;裂縫;溫度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s prone to quality problems in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carried out a brief analysis, and proposed contro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study purposes.
Key words: large volume of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cracks; temperature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V54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不斷涌現,使得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的存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仍存在很多問題,有的甚至影響到了結構的安全性,應引起大家的注意。本為以下內容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以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
2、大體積混凝土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
根據作者多年的施工經驗,認為大體積混凝土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是混凝土裂縫問題,大體積混凝土內出現的裂縫按深度的不同,分為貫穿裂縫、深層裂縫及表面裂縫三種。貫穿裂縫是混凝土表面裂縫發展成為深層裂縫,在一定條件下最終形成的一種裂縫。它切斷了結構的斷面,可能破壞結構的穩定性和整體性,其危害性是較嚴重的;而深層裂縫部分地切斷了結構斷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縫一般危害性較小。出現裂縫并不是就影響結構安全,它有一個規范規定的最大允許值。處于室內正常環境的一般構件最大裂縫寬度≤0.3mm;處于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構件最大裂縫寬度≤0.2mm。 對于半地下或地下結構,混凝土的裂縫主要影響其防水性能。一般當裂縫寬度在0.1~0.2mm時,雖然早期有輕微滲水,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裂縫可以自愈。如超過0.2~0.3mm,則滲漏水量將隨著裂縫寬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所以,在地下工程中應盡量避免超過0.3mm貫穿全斷面的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產生的溫度裂縫,一方面是由于內外溫差而產生的;另一方面是結構的外部約束和混凝土各質點間的約束,阻止混凝土收縮變形,混凝土抗壓強度較大,但受拉力卻很小,所以溫度應力一旦超過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強度時,即會出現裂縫。
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技術
3.1、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的控制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在保證基礎工程設計所規定的強度、耐久性要求和滿足施工工藝要求的工藝特性的前提下,應遵循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的絕熱升溫的原則。第二,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計算和適配確定,對泵送混凝土尚應進行試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應按現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規程》執行;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的有關規定;在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時,尚應根據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溫度及裂縫控制的要求提出必要的砂、石料和板或用水的降溫,入模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
3.2、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在原材料的質量控制上面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粗骨料宜采用連續級配,細骨料宜采用中砂。外加劑宜采用減水劑、緩凝劑;摻合料宜采用礦渣粉、粉煤灰等。大體積混凝土在保證混凝土坍落度及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應提高骨料及摻合料的含量,以降低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二, 水泥應盡量選用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優先采用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壩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第三,在選擇水泥的時候要注意,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的析水性比其它水泥大,在澆筑層表面有大量水析出。因析出的水聚集在上下兩澆筑層表面間,使混凝土水灰比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改變,而在掏水時又帶走了一些砂漿,這樣便形成了一層含水量多的夾層,破壞了混凝土的粘結力和整體性。混凝土泌水性的大小與用水量有很大關系,用水量大,泌水性大;且與溫度高低有關,水完全析出的時間隨溫度的提高而縮短;此外,還與水泥的成分和細度有關。在施工中,應及時排出析水或拌制一些干硬性混凝土均勻澆筑在析水處,用振搗器振實后,再繼續澆筑上一層混凝土。
3.3、施工質量控制
根據作者多年的施工經驗,認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求混凝土生產廠家每車出廠時出據混凝土標號、坍落度、出廠時間、數量和到達地點的發料單據。抵達現場后,由總包派專人按程序驗收,填寫到達時間、混凝土坍落度、目前混凝土有無異常等情況。監理人員不定期進行抽檢,如混凝土出現離析,必須進行次攪拌。第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常采用如下幾種方法:全面分層,也就是第一層全部澆筑完后,再澆筑第二層,這種方案適用于結構的平面尺寸不太大,在施工的時候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推進比較合適;分段分層,這種方法是先從底層開始,澆筑至一定距離后再澆筑第二層,如此類推澆筑其他各層,這種方案適用于單位時間內要求供應的混凝土較少,結構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的工程;斜面分層,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適用于結構的長度大大超過厚度3倍的情況。混凝土從澆筑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第三,為確保混凝土的均勻和密實,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要求操作人員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插點均勻排列,按順序振實不得遺漏,振搗期間距宜取300mm,時間15-30秒為宜,不宜過振,以表面呈現浮漿,平整和不在沉落為準,為了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尚須進行二次振搗以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的裂縫,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一般間隔20-30分鐘進行二次復振,或者是在混凝土經振搗后尚能恢復塑性狀態的時間。第四,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泌水較多,上涌的泌水和浮漿順混凝土斜面下流到坑底,再到集水井,然后通過集水井內的潛水泵排除基坑外;待混凝土澆至標高時,由于大體積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漿較厚,要求施工方用木蟹抹平,防止表面微小裂縫產生,在初凝前再用鐵搓板壓光,這樣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表面龜裂,增加防水抗裂效果。
3.4、混凝土溫度控制
根據作者多年的施工經驗,認為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拌合混凝土的時候加冰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第二,在熱天進行澆筑混凝土的時候,處了降低澆筑溫度外還應采用減少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的方法來加快混凝土熱量的消散。另外還可以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兩層混凝土在初凝錢結合良好。第三,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埋設循環水管,通入冷水進行降溫。第四,在外界氣溫驟降的時候,應對大體積混凝土采取保溫措施,例如可以通過保溫材料、碘鎢燈或定時噴澆熱水、蓄存熱水等辦法,提高砼表面及四周散熱面的溫度,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而引起較大的溫度應力。另外,在冬季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也應采取類似的保溫措施。第五,在混凝土澆筑初期,由于水化熱的散發,表面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此時表面溫度也比氣溫高,若拆除模板,由于混凝土的表面溫度突然降低,必然引起內外溫差,從而在表面附加一拉應力,與水化熱應力疊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縮,表面的拉應力達到很大的數值,就有可能出現裂縫,所以應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不能過早的拆去模板。但是若在混凝土施工中,為了提高模板的周轉率而必須對一些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早期拆模的情況下,拆模后應及時在表面覆蓋一種輕型的保溫材料,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過大的拉應力。
4、結尾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增多,大體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并注重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為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大體積混凝土》沈義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混凝土病害及修補加固》韓素芳等,海洋出版社
[3] 《混凝土工程》馮克勤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