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安全防范系統中,圖像的生成當前主要是來自CCD相機,CCD是電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的簡稱,它能夠將光線變為電荷并將電荷存儲及轉移,也可將存儲之電荷取出使電壓發生變化。文章發表在《科學學研究》上,是天文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CCD,CPLD,相關雙采樣,控制系統,串口通信
電荷耦合器件是理想的CCD相機元件,以其構成的CCD相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不受磁場影響、具有抗震動和撞擊之特性而被廣泛應用。詳細介紹紫金山天文臺紅外實驗室開發的CCD相機系統的軟硬件設計。根據柯達CCD芯片KAF-0401LE的時序要求,用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實現了CCD的時序;采用相關雙采樣技術降低探測信號噪聲;用89C51作下位機控制,通過RS232與上位計算機通信;系統控制軟件采用Visual C++編寫。
引言
國內各天文臺望遠鏡終端都是從外圍引起的成套設備,使用和維護很不方便,并且價格昂貴,因此國內迫切需要發展自己的CCD技術。紫金山天文臺紅外實驗室對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廣泛調研,認真選取,從芯片開始一直到系統的軟硬件設計,搭建了自己的CDD相機系統。
1 系統設計
CCD芯片決定相機系統的性能,為此我們廣泛調研,最后選定柯達公司的KAF-0401LE芯片。它動態范圍大(70dB),電荷轉移效率高(0.999 99),波長響應范圍寬(0.4μm~1.0μm),低暗電流(在25℃條件下,7pA/cm2),量子效率為35%,并且具有抗飽和性,能夠滿足科學觀測的要求,既可用于光譜分析,又可用于成像觀測。
系統設計的重點是解決CCD芯片的驅動和系統噪聲的問題。我們的設計如下:采用柯達公司的KAF-0401LE芯片作為探測器,Ateml公司的帶閃存Flash的89C51作下位機控制器,復雜可編程邏輯作(CPLD)作時序發生和地址譯碼,采用相關雙采樣技術降低噪聲,自帶采樣保持的12位A/D轉換順AD1674進行模數轉換,擴展8片128Kbit(628128)的RAM作1為幀圖像暫存空間,通過RS232與計算機串口通信,接受計算機的控制。整個系統由圖1所示幾個功能部件組成。
1.1 時序信號發生電路
KAF-0401LE芯片的時序要求:積分期間φV1、φV2保持低電平;行轉移期間φH1保持高電平,φH2保持低電平。每行開始φV1的第2個脈沖下降沿后,要有1個行轉移建立時間tφHs,讀完行后需延遲1個像素時間te才開始下一行φV1脈沖;同樣,φV1第2分脈沖下降沿后,開始下一行轉移,如此直到讀完1幀。
1.2 雙采取、模擬放大電路及A/D變換電路
我們采用能夠滿足高頻要求的放大器LF356N設計雙采樣和模擬放大電路。根據CCD的動態范圍選用自帶采樣保持的12位A/D變換器AD1674作模數轉換。
RSL是CCD復位電平,光信號相當于SGL與RSL的差值,理論上只要分別在RSL和SGL處各采樣一次,然后相減便得到信號的值。然而,實際上RSL和SGL并不是理想的水平線,而是存在著低頻起伏噪聲。為了降低噪聲的影響,通常的做法是,分別在RSL和SGL處多次采樣求平均,這樣對硬件和數據處理軟件的要求都很高。我們這里采用了積分型相關雙采樣技術,CCD信號分別經過同相和反相放大器連到模擬開關輸入端。模擬開關S1打開時,RSL通過電容積分;s2打開時,SGL信號經電容積分;s3打開輸入端接地,信號保持不變;s4為復位開關。
CCD,英文全稱: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稱:電荷耦合元件,可以稱為CCD圖像傳感器。CCD是一種半導體器件,能夠把光學影像轉化為數字信號。
天文核心期刊發表:《科學學研究》雜志為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創辦,并與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合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發表科學學、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理論見解和研究水平的學術論文、調查報告和典型案例,以推動創新研究,促進學術交流為主旨。從2001年起,本刊被列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