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三峽—葛洲壩間河段汛期通航水流條件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水利時間:瀏覽:

  摘 要:兩壩間河段是長江中上游的咽喉河段,受兩岸高山峽谷制約,汛期水流流速大、比降大,呈洪水急流灘特性,再加上受三峽電站調峰和葛洲壩電站反調節(jié)的雙重影響,通航條件極其復雜,安全風險多,監(jiān)管壓力大,通航管理要求高。本文采用平面二維水流數(shù)學模型模擬分析了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條件下重點灘段的水位、比降、流速等水流特性,研究成果可為兩壩間適航流量研究提供技術支撐,為兩壩間河段船舶航行和通航管理等提供參考。

  關鍵詞:兩壩間河段;汛期;水流條件;非恒定流

水利科技

  推薦閱讀:關于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1 引言

  三峽至葛洲壩兩壩間河段長約38km,其中,樂天溪至南津關26km河段處于峽谷區(qū),平面形態(tài)蜿蜒曲折,河谷陡峭,河槽窄深,河道斷面多呈“U”型或“V”型斷面,河道縱剖面跌宕起伏。當汛期大流量時,由于河道狹窄,水流不暢,坡陡流急,流態(tài)紊亂,航行條件險惡,尤其是水田角、喜灘、大沙壩、偏腦等洪水急流險灘和彎度達到90°的石牌彎道等險灘情況最為突出,是川江航道中船舶航行最為困難的區(qū)段[1-3]。尤其是在三峽電站調峰和葛洲壩反調節(jié)過程中,兩壩間非恒定流產生的附加流速和附加比降會增加船舶航行阻力,加大船舶上行難度。為配合三峽—葛洲壩兩壩間航道船舶適航流量研究,采用平面二維水流數(shù)學模型模擬分析了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條件下重點灘段的水位、比降、流速等水流特性,為兩壩間適航流量研究提供技術支撐,為兩壩間河段船舶航行和通航管理等提供參考。

  2 汛期恒定流水流特性分析

  根據(jù)《三峽—葛洲壩樞紐河段通航管理辦法》,兩壩間河段最大通航流量為45000m3/s,限制性通航流量為25000~45000m3/s。為詳細研究通航期大流量條件下兩壩間水力要素的變化規(guī)律,共計算了9種流量級,分別為25000m3/s、27500m3/s、30000m3/s、32500m3/s、35000m3/s、37500m3/s、40000m3/s、42500m3/s、45000m3/s。

  根據(jù)《三峽(正常運行期)—葛洲壩水利樞紐梯級調度規(guī)程》,葛洲壩水利樞紐正常運行水位66m,最低運行水位為63m。2012—2015年實測數(shù)據(jù)表明,三峽下泄流量25000m3/s時,葛洲壩壩前水位一般為64.5~66.5m。因三峽下泄流量相同時,葛洲壩水位越高,兩壩間航道流速、比降趨于減小,航行條件相對變好;汛期兩壩間相同來流情況下,葛洲壩壩前最低運行水位63m,是兩壩間航道最不利工況條件。因此,在恒定流水流分析中,重點以葛洲壩壩前水位63m與三峽不同下泄流量組合情況下的工況開展,葛洲壩壩前水位65.5m作為對比,重點灘段水流條件主要以典型航線上的流速、比降進行分析。

  2.1 重點灘段航線流速

  對水田角、喜灘、大沙壩、石牌、偏腦等5個重點灘段的上行和下行航線(圖1)最大流速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1~2),并對葛洲壩水位65.5m與63m情況下各灘段航線最大流速的變化率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表3),結果表明:

  (1)隨三峽下泄流量增大,各灘段的上行和下行航線最大流速均呈增大態(tài)勢,且航線最大流速一般是上行航線小于下行航線。

  (2)相同條件下,各灘段上行航線最大流速中,喜灘與大沙壩較為接近,總體上以大沙壩最大。

  (3)在葛洲壩水位65.5m時,各灘段的上行、下行航線流速有所減小,在分析灘段中,上行、下行航線流速變化一般小于0.3m/s,最大變化率一般小于8%,各灘段流速主要受河道流量控制,葛洲壩水位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

  2.2 重點灘段比降

  計算水田角、喜灘、大沙壩、石牌、偏腦等5個重點灘段平均水面比降(葛洲壩水位63m),并以200m間距(約為2倍船長)對各灘段的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水面比降進行統(tǒng)計和變化率分析(葛洲壩水位63m、65.5m,表4~6),結果表明:

  (1)隨三峽下泄流量增大,各灘段的平均水面比降與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水面比降均呈增加趨勢。

  (2)在葛洲壩水位63m時,相同流量級下,各灘段平均水面比降以喜灘為最大,其次為水田角、偏腦、大沙壩,南津關河段最小;各灘段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水面比降以水田角為最大,其次為喜灘、偏腦、大沙壩,南津關河段最小。

  (3)在葛洲壩水位63m時,從各灘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來看,在流量45000m3/s時,一般小于0.3‰,但以各灘段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比降來看,各灘段的比降顯著增加,且存在局部大比降現(xiàn)象。

  (4)在葛洲壩水位由63m增加至65.5m時,各灘段的上行航線局部比降主要呈減小態(tài)勢,在分析流量級下,水田角、喜灘、大沙壩、石牌、偏腦、南津關等灘段的比降最大變化率分別為15.7%、12.%、4.6%、21.4%、9.2%、10.9%,除石牌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比降變化率超過16%外,其余灘段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比降變化率均小于16%,總體來看,葛洲壩水位在63m~65.5m變化時,各灘段上行航線局部最大比降也主要受河道流量控制,葛洲壩水位變化的影響也不大。

  2.3 重點灘段流場

  各典型灘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回流現(xiàn)象,回流流速隨著河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各重點灘段具體表現(xiàn)為:

  (1)水田角:彎頂左右兩側均形成較大范圍的對口回流區(qū),彎頂處流向基本保持一致。水田角河段回流對主河道寬度影響最大,隨著三峽下泄流量的增加,回流長度逐漸增加,回流區(qū)的存在較大程度地減小了斷面有效過水面積,使得斷面主流流速大大增加。

  (2)喜灘:河面狹窄,河床窄深,河勢順直,出口段下游連接彎曲河段,主流靠近左岸,流速左緩右急。受兩岸地形控制,在白馬沱附近形成對口回流,三條溝上游形成錯口回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隆安县| 阜阳市| 鞍山市| 玉树县| 云南省| 柳江县| 凤翔县| 大余县| 金川县| 乃东县| 博客| 绥棱县| 宽城| 三穗县| 内黄县| 金溪县| 波密县| 巴塘县| 泰顺县| 利辛县| 寿光市| 阜新市| 惠州市| 北票市| 上栗县| 彰化市| 河西区| 汕头市| 阳曲县| 河南省| 自治县| 清远市| 芦山县| 固原市| 碌曲县| 华安县| 大石桥市| 汉中市| 紫金县|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