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從修訂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專業(基礎)課程建設和改革、實施“課程思政”改革與示范、加強專業實踐等方面,開展了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改革 實踐
《分子細胞生物學報》(雙月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創刊于1936年,原名(中國實驗生物學雜志)。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是近幾年教育部批準的一個特設專業,專業代碼為090109T,學科門類歸于農學的植物生產類,可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或農學學士學位。塔里木大學應用生物科學專業于2005年獲批,隸屬于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系,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學自治區重點學科(高原學科)作為支撐,依托的主干學科有微生物學、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二級學科。進入“十三五”后,應用生物科學專業迎來了新的挑戰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17年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獲批為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基于該項目支持,開展了全面綜合改革試點。
1 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調整
塔里木大學應用生物科學專業培養方案是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制定完成的,設置了4個教育平臺,分別是通識教育平臺、學科基礎教育平臺、專業方向教育平臺、專業特色教育平臺,加強和完善了實踐教學環節,構建了培養目標實現矩陣。結合新疆產業優勢的同時兼顧了生命科學發展的最新理念與技術,注重培養扎實基礎又具有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的復合型人才。
人才培養方案在應用生物學專業制定之后,定期每年都會征求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任課教師、相關單位人員以及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根據這些建議和意見,適時調整和修正方案,以便使其科學發展也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目前使用的培養方案為2016年修訂版和2018年微調版(從2018級學生開始啟用),與原培養方案相比,2016年修訂版和2018年微調版的培養方案主要是優化了課程體系,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比重,在培養學生具備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了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教育部本科審核性評估專家的建議和意見,2018年微調版人才培養方案較之2016年修訂版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增加了實踐教學的周次和學分,使之更能切合培養目標要求。
2 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在學制方面,以4年制本校培養為主,同時利用對口支援政策,探索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如選拔優秀學生赴華大基因創新班(即“2.5+1.5”模式)、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棉花班(即“2.5+1+0.5”模式)、對口支援高校進行交流學習(北京化工大學“1+2+1”、“2+1+1”兩種模式,華中農業大學、蘭州大學、浙江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為“2+1+1”模式),通過這些培養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和發展機會,也激發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以上幾種培養模式下,很多學生借助對口支援院校的平臺順利完成畢業課題、成功就業或考研成功繼續深造,但也有個別學生沒能把握好學習機會,或者不適應內地高校的學習進度和強度,荒廢了時間和學業。鑒于這種情況,學院、系里面及時調整選派機制,適當壓縮選派人數,優中選優,以保證學生培養質量。
在培養環節方面,建立了“教學-科研互促共進”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科技成果,豐富、拓展教學內容;依托科研平臺,改善教學條件;依托科研團隊及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扎實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推進實施大學生早找導師、早進實驗室、早受科研訓練的制度,從低年級開始通過科研導學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促進了科研項目的高效開展。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加入導師科研課題組,參與并申報大學生課外創新項目、各類大學生競賽,通過2~3年的導師和大學生的指導-跟學,大學生可以獨立撰寫優質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申請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結題報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專利、撰寫畢業論文,教學-科研互促效果顯著,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