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近日,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科學》發布報告稱,厄爾尼諾現象預計將在今年再次出現,并將在全球范圍內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項研究是第一批評估厄爾尼諾現象長期損失的研究之一,其預計的損失比之前研究估計的高得多。
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變化影響深遠,可引發毀滅性的洪水、干旱,造成農作物死亡、魚類種群數量下降及熱帶疾病增加等。
研究人員花費兩年時間研究了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后幾十年的全球經濟,發現在每一次事件發生后的5年里,全球經濟分別損失了4.1萬億美元和5.7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由貧窮的熱帶國家承擔。
研究人員預測,因為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頻率和強度,即使世界各國對減少碳排放的承諾成為現實,21世紀全球經濟損失也將達到84萬億美元。
主要作者、達特茅斯學院地理學博士生Christopher Callahan表示,這項研究解決了一場爭議,即社會從厄爾尼諾等重大氣候事件中恢復的速度能有多快。他補充說,研究數據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后的經濟衰退可能會持續14年,甚至更長。
資深作者、達特茅斯學院地理學助理教授Justin Mankin說,這些發現凸顯了一個影響經濟損失的關鍵但研究不足的因素,即氣候條件逐年變化。厄爾尼諾現象曾被描述為“氣候變化的樹干”,它改變著世界各地的天氣,并影響各國經濟。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全球各國領導人和公眾理所當然地關注全球平均氣溫的持續上升。“但如果你在估計全球變暖成本時不考慮厄爾尼諾現象,那么你就大大低估了全球變暖的成本。”Mankin強調說,“厄爾尼諾現象的代價是極其高昂的,我們估算的損失比以前估算的要大幾個數量級。”
研究人員發現,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事件導致1988年和2003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約3%。2003年,秘魯和印度尼西亞等熱帶沿海國家的GDP下降了10%以上。
“我們既需要緩解氣候變化,也需要在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測和適應方面投入更多資金,因為這些事件只會放大全球變暖的成本。”Mankin說。
Callahan說,2023年厄爾尼諾現象預計將在海面溫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時候出現。上一次大型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2016年,使那一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此后的7年里,全球變暖加劇。此外,世界正在出現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在夏末出現的幾率超過80%。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熱帶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受到嚴重影響,與沒有厄爾尼諾現象的國家相比,其全球生產力將損失數萬億美元。”Callaha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