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你印象中的理論物理博士是什么樣的?
天才、宅、戴眼鏡、頭發少、生活單調......
還有人說,理論物理博士通常只做兩件事,忙的時候在工位上科研,不忙的時候在工位上打游戲。
5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第19屆公眾科學開放日期間,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和中國科學報社聯合開展一場直播——理論物理博士的花樣日常。一群理論物理博士現身屏幕前,他們現場說法,如何根據公式推導打出最快的拳、脫口秀《神秘的‘兩暗一黑’》、如何科學看《三體》......
“好活潑!”觀眾們紛紛在直播間里點贊。鏡頭內外,理論物理博士豐富多彩的生活、風趣幽默的表達顛覆了不少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也正在點燃致力投身理論物理研究的同學的新希望。
理論物理是工作 拳擊訓練是生活
有句話說得好,不會計算動量的理論物理博士不是一個好的拳擊手。理論物理所博士生黃佳志恐怕是少有的能從理論上講清楚怎么打出更重的重拳的人,當然,他的實戰經驗也值得一看。
黃佳志的研究方向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探測,最初喜歡拳擊,是想要釋放壓力,后來,拳擊訓練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打出更有力量的拳,黃佳志用理論試圖理解拳擊中的物理規律和知識。
“一個拳頭的力量有多大?”在黃佳志看來,盡管這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判斷,但理論上依然能夠給出一個計算公式。他介紹了“有效質量”這個可定量計算,且能表征拳頭威力的物理量。這個物理量本質上描述的是在擊打目標的過程中,從拳擊手到目標的動量轉移的多少。另一個可直觀描述拳頭威力的量是擊打目標時力的峰值。
經過有效訓練后,拳擊?擊打?標的?的峰值?般為?身重量的3倍?3.5倍之間,也就是說,?個70公斤的拳擊?擊打?標的??約為2500牛頓。
黃佳志告訴大家,為了讓拳頭帶上更?的動量,我們需要充分利?全身的每?塊肌?。具體來說,我們需要讓拳頭帶上腿,身體核?,以及肩的?量,以順暢的運動鏈條把這些肌?的?量送到拳峰。這是增加有效質量的高效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黃佳志還展示了一個建模計算的例子。該例子簡單地以杠桿去模擬人體的骨骼結構,利用牛頓-歐拉方法得到人體的運動函數。在現場講演中,黃志佳用理論推導實踐,并用實踐驗證了理論。
為了更直觀的讓大家看到過程,直播現場,理論物理所博士生陳廣尚被推上臺擔當“練習靶”,他未經過拳擊訓練,直呼:“還是呆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比較快樂,起碼不會疼。”
“二次元”的快樂
“二次元”里有動漫、也有游戲,理論物理博士在其中的快樂是怎樣的?
從事宇宙學研究的陳廣尚借助游戲《塞爾達傳說》系列的經典背景,將其神廟傳送的過程解釋為,正在穿越一個蟲洞。
“蟲洞是一種特殊的時空幾何。”陳廣尚說。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構建可穿越蟲洞需要大量破壞類光能量條件的奇異物質。
陳廣尚通過數學、物理公式推導蟲洞的結構的起源,最終以“神奇而強大的希卡族”演示了蟲洞。
眾所周知,海拉魯大陸上曾經存在過一個高等的文明希卡族。他們在海拉魯大陸上留下了為數眾多的高塔和神廟,以及神奇的希卡石板。借助希卡族的遺物,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探索廣闊地海拉魯大陸:拿出希卡石板、點擊你知道的神廟、傳送、黑屏、等到傳輸、出現在目的地。顯然,海拉魯是一個可以具有蟲洞結構的世界。
常常與蟲洞一同出現的,還有黑洞和暗物質等“明星”物理名詞。
理論物理所博士生宇文子炎系統科普了“兩暗一黑三起源”,即暗物質、暗能量、黑洞、宇宙起源、天體起源、生命起源。
他還特別提到,“這些聽上去似乎很高大上的名詞,越來越多的被用作‘坑蒙拐騙’,希望今天之后,大家再也不會買‘暗物質按摩儀’和‘暗能量鞋墊’了。”
在三人“脫口秀”中,理論物理所博士生韓雨軒擔當了主持搭檔,暢聊日常搭檔、動作搭檔。這位全能搭檔也帶來了精彩的理論物理知識。
“真實的科學比科幻更加精彩”
蟲洞、黑洞、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些宇宙的神秘物質常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今年的熱播劇《三體》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理論物理所博士生曾振民是個“科幻迷”,在高中時第一次讀到國內科幻著作《三體》,他將《三體》三部曲讀了兩遍,他正是被小說中的設定所吸引,而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專業。在《三體》電視劇熱播時,曾振民也追了劇,帶給他的震撼依舊不減當年,只是與當年不一樣的是,《三體》中的那些黑科技已經不足以吸引他了,從專業的眼光中發現了許多“bug”。
這一次分享中,曾振民講述了《三體》中出現的諸多新奇“黑科技”:三體發送的智子、汪淼發明的“飛刃”、末日戰役中的水滴、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曲率驅動超光速飛船等。
在曾振民看來,科幻作品畢竟只是一種文學形式,用科學的嚴謹性去要求它,確實不太合適。
“真實的科學比科幻更加精彩。”曾振民說,當我們回顧物理學發展的歷史的時候,每一次基礎物理上的進步都是一次思想和想象力的迸發,每一次理論和實驗的碰撞背后都有著精彩萬分的故事。“楊振寧本人也曾被問過對《三體》這部科幻小說的評價,他說,宏大復雜的結構里面描繪的宇宙觀不足以吸引到他。真實的科學世界其實遠比科幻精彩。”
那么,理論物理博士生的導師是什么樣的?《三體》帶火了一位有著一頭個性長發的青年理論物理學家,他曾說:“永無止境的好奇和對自然法則‘不計利害’的探索是人類最美好的特質之一。”
他就是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何頌。何頌是研究弦理論和散射振幅方面的專家,CHY定理作者之一。他來到了現場,為大家講述“時空、量子及其中的數學之美”。
“如果你不是對弦理論有著非常瘋狂的、執著的追求,不要做研究,如果你的興趣大到完全非它不行,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那就堅持下去,你會獲得很大的匯報。”何頌就是這樣的研究者。
理論物理博士的日常不只有宇宙、粒子,有著“花樣”的日常,養花養魚、養烏龜和青蛙、練書法、探店、拍視頻......當然也有打游戲,他們時而苦中作樂、時而樂此不疲。
“理論物理所的同學大多都是懷揣著熱情和興趣而來,在開放輕松的環境氛圍下,做科研的心態是放松的。”主持人、理論物理所博士生李欣陽和王曉倩說,在理論物理所,老師和同學們以平等姿態共處,“合作”科研事業,大家共同追求的更有價值的理論物理工作、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