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談能源約束下產業結構優化路徑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能源時間:瀏覽:

  摘要:文章對能源約束下的南通市產業結構優化的路徑進行探討,認為優化產業結構尤其是能源消耗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是其必由之路,具體措施包括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生產者服務業、按限制整合與提高的原則調整工業內部結構、優化和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促進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相結合等。

  關鍵詞:能源約束;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服務業

  長期以來,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產業結構優化,在帶動國民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對于能源約束與產業結構優化,國外經濟學家Meadows(1972)、Ayres(1998)的研究表明,工業化之前,能源消耗相對較少;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在達到某個峰值時才開始下降。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重工業化過程無法逾越,能源消耗增長不可避免。但根據學者路正南(1999)的能源消費模型,認為產業結構變化直接影響能源需求和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史丹(1999、2003)研究發現,我國的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變動是短期能源消費變動的主要因素。歐曉萬(2007)基于協整理論運用誤差修正模型分析認為能源消費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既有長期約束也有短期制約。上述學者的觀點表明能源消費與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雙重影響關系,結構變化影響能源消費,能源消費對結構調整也有影響作用。眾多學者對二者關系運用各種模型進行了詳細分析,而對于如何針對目前既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又要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途徑分析較少,本文將在相關學者模型分析的基礎上,重點就能源約束下產業結構優化路徑進行探討。

  通過南通市工業能源消耗與產業結構的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南通市處于后工業化建設的重要時期,能源消耗迅速增加,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產生能源約束,一方面是因為資源稟賦的天生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產業結構的低效率,即資源的結構性消耗。因此,優化產業結構尤其是能源消耗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是南通市能源約束下產業結構優化的路徑,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

  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經濟發展中三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遵循從“一二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轉變,目前全國處于后工業化時期,正在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階段轉變,服務業的比重正逐年提高,部分省份第三產業已超過第二產業實現了“三二一”的轉型,如上海。雖然近年來南通市經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目前的產業結構水平仍較低,2009年三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分別為8.2∶56.0∶35.8,同期江蘇三大產業產值比為6.4∶54.1∶39.5,全國為10.6∶46.8∶42.6。可見南通第三產業比例較低,不僅低于江蘇更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這與南通市在目前長三角中的重要地位極不相稱,也與南通市整體經濟發展快于江蘇及全國的大背景極不協調,可以說第三產業發展滯后既嚴重制約了產業結構升級,又極大影響了能源利用效率。因此,重點發展耗能低、排放少、就業稅收貢獻大的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努力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成為能源約束下的南通市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途徑。

  把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作為重要抓手。要將服務業從生產型企業中撥離出來,引導和推動企業通過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重點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生產和服務環節,重點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城市樓宇等產業項目,進一步提升文化服務水平,做好文化服務、會展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項目,大力整合物流資源,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配套的物流服務,進一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旅游商務接待能力,支撐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同時,將非核心的生產性服務環節剝離為社會化的專業服務,大力發展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體系。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方式,改造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

  在發展服務業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服務業公共平臺的建設,這將直接關系到服務業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各類服務業平臺主要包括如大型物流園區、高級交通網絡、金融服務業集聚區、科技服務公共平臺等,這既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客觀需要。

  我國改革開放的經歷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因此,在大力發展服務業的同時,必須將南通市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對接起來,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抓住全球產業轉移這一契機,實行開放型調整戰略,逐漸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

  二、按照限制、整合與提高的原則調整工業內部結構

  雖然隨著對能耗的重視,近年來的能耗水平不斷下降,但從數據比較中可以看到,目前重工業的能耗水平遠高于輕工業。2007年輕工業能源消耗量為262萬噸標煤,產值能耗為0.1434噸標煤/萬元,同期重工業的上述指標為666萬噸標煤和0.3024噸標煤/萬元,2008年南通市輕工業和重工業的能源消耗量分別為269萬噸標煤和696萬噸標煤,產值能耗分別為0.142和0.301噸標煤/萬元。可見,重工業的能源消費是輕工業的一倍多,因此,進一步降低重工業的能耗狀況是工業內部降低能耗的重點。

  必須加強宏觀調控,對于南通市已有的工業項目,遵循限制與整合的原則進行調整。堅決抑制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對于那些產能較低而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實行關停戰略。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對于符合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方向,有市場、有效益,有利于提高產業素質和整體競爭力的項目,予以鼓勵和支持。對于高能耗產業應適當限制其發展,控制其產量,并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促使其適當集中。對于紡織、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應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其改造提升,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從而整合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做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

  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南通市沿江臨海的獨特地理優勢,積極進行沿江沿海開發,探索太陽能、風能、熱能等高效清潔的新能源產業,不斷提高新興低耗能、高附加值的產業比重,提高第二產業經濟發展的質量。

  三、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雖然目前南通市綜合能耗低于江蘇平均水平,但由于產業技術水平低,不僅對能源和原材料造成極大浪費,也對環境和生態構成較大破壞,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引起的貿易磨擦也不斷上升,目前南通市對外貿易出口主要是歐盟、日本、美國等,要解決這種狀況就必須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南通市的外商投資企業大多是兩種類型:一是市場占有型企業,即以開拓和占領我國市場為主要目的;二是生產基地性企業,即僅把南通作為加工基地,是一種中間在內、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企業。根據南通市統計年鑒的資料,長期以來南通市加工貿易占南通市進出口貿易總額的50%以上,雖然近年來南通市進出口貿易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48.28%逐步下降為2008年的43.44%,但這一比例依然較高。大多數此類型的企業主要是看中內地的勞動力低廉而且由于其生產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不少甚至僅僅是賺取加工費,關鍵的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國外母公司手中。這種發展模式必然受到資源有限的極大約束。因此,為了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經濟,必須進行技術改造,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資源瓶頸,才能逐步從單純的技術引進、加工組裝向自主研發創新、自主生產轉變,改變單純依靠擴大資源、資金投入,依靠廉價勞動力成本支撐經濟發展的局面,實現產業結構由高消耗向高效率,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優化升級轉變。

  因此,應加強技術改造,盡快淘汰落后的工藝和技術,積極采用先進工藝技術與設備,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消耗,減少浪費,加大能源重復利用水平。同時還可依靠必要的法律規范,加強政策引導和執法監督力度,從法規政策上對企業采用新技術予以獎勵,對采用落后的高耗能的設備進行必要的懲罰等。應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相應地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積極開發利用風電和熱力等清潔高效能源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四、促進服務業和新型工業化相結合

  隨著社會分工的深化,工業要求服務業為之提供越來越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服務數量也隨之增加。同時,服務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生產資料等消費品基本上由工業提供,因此,促進服務業與新型工業的融合既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然而,目前我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諸多行業,來自其他產業部門的技術進步對產出增長的貢獻率遠遠低于來自本部門,即大多數產業的產出增長來源于本產業部門的技術進步,主要原因在于各個產業之間關聯度較低,導致產業之間技術外溢程度和技術有效擴散程度較低。因此,促進科技進步,通過科學技術的推廣與運用促進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相結合是南通市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由之路。

  科學技術的進步主要分為實驗與研發、推廣與運用兩大階段。由于科學技術尤其是新技術具有較大的風險,政府必須制定各種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研發,消除其顧慮,必要時需政府出資,政府承擔研發失敗的風險。政府也可通過組織實施項目申報等方法,報銷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研發費用,也可聘請各地的專家組織實地考察并提供技術指導等方法幫助企業進行研發。科學技術研發成功后必須走出實驗室,經過社會的推廣運用才能發揮效果。主要途徑是一方面通過科學技術向傳統服務業比如商業餐飲交通金融保險等滲透,逐步提高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如物流、信息、會展服務等。同時必須改造公共服務系統的平臺技術,不斷促進先進技術成果在制造業部門的運用,借此提升制造業部門的競爭能力。在促進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相結合的過程中,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必須促進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鄄城县| 南投市| 东台市| 定边县| 厦门市| 阳泉市| 西青区| 姜堰市| 贵州省| 乐平市| 闻喜县| 新沂市| 海南省| 怀柔区| 迭部县| 漠河县| 丘北县| 阜新市| 巩留县| 高阳县| 彭泽县| 尚义县| 衢州市| 金寨县| 余江县| 汉沽区| 中牟县| 安乡县| 固阳县| 霸州市| 临海市| 桑日县| 铜鼓县| 灵山县| 武威市| 涿州市| 侯马市| 普洱| 柘荣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