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歐盟能源與氣候政策對我國影響有哪些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能源時間:瀏覽:

  一、歐盟能源與氣候政策的戰略調整

  歐盟認為,能源與氣候問題是其當前面臨的兩大挑戰。鑒于能源消耗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密切關系,歐盟近年來將兩者統籌考慮,政策上也有明顯調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歐盟內部統一能源大市場。歐盟是世界上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集團,建立內部統一大市場一直是歐洲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時至今日,歐盟在農業、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商品的自由流動,但在能源領域的進展卻相對緩慢。自20世紀80年代起,歐盟委員會就著手推動內部能源市場的一體化進程,試圖通過建立橫跨歐洲的能源網絡,促進成員國降低現有的能源壁壘,將能源工業尤其是電力和天然氣工業引入競爭,推動能源系統高效運轉。①此后,歐盟頒布多項措施推動建立共同能源大市場,雖有所進展,但真正統一的能源大市場仍未建成,各成員國能源市場之間缺乏競爭,不同國家的消費者為能源支付的價格差別很大。

  歐盟能源市場未能實現自由化的主要原因有三:1.鑒于能源的重要性,成員國不愿執行歐盟有關能源市場自由化的規定,而是致力于建設本國強大的能源企業,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能源市場都為本國大型企業所壟斷;2.跨國連接設施不足,難以通過在歐盟范圍內傳送電力和天然氣使各國市場價格趨同,而大型能源公司擔心導致競爭,不愿建設連接設施;3.歐盟介入能源領域的權力有限,能源政策主導權仍然掌握在成員國政府手中。

  隨著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歐盟委員會近年來加大了推動建立內部能源大市場的力度,重點目標是打破成員國大型能源企業對本國市場的壟斷,希望借此促進成員國市場間的競爭,緩解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沖擊。成員國也表現出比以往更積極的合作意愿。2007年1月,歐盟委員會建議對能源巨頭實施徹底的“所有權拆分”,即按照生產、輸送等環節拆分成多家相互獨立的公司。盡管法國等多個國家對這一提案存有異議,但在當年3月的歐盟首腦會議上,成員國還是同意實施“有效拆分”方案,即維持所有關系,實現經營獨立。這雖然與歐盟建立統一能源大市場的目標尚有一段距離,但已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

  (二)推動創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給當時的歐共體造成了嚴重沖擊,歐共體痛定思痛,決定把提高能效和尋找替代資源納入其能源安全戰略。90年代后,歐盟又進一步把解決能源安全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在提高能效的同時,把開發風力、水力、太陽能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作為戰略目標。②在過去30年,歐盟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但認為未來還有繼續提高能效的空間。歐盟2005年發表的能源綠皮書指出,歐盟所消耗的能源每年還可以節省20%,約合600億歐元資金,并累計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③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歐盟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耗的比例已達到6.5%,相關市場的年營業額達150億歐元,是世界市場的一半,從業人數30萬。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歐盟在全球范圍內有明顯優勢。但歐盟認為,要抑制氣候變化和減少對進口石化燃料的依賴,還需進一步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潛力。④

  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歐盟致力于開放新能源技術市場,促進競爭,消除新高效能源技術面臨的障礙;努力提高運輸領域的能源效率,特別是提高歐洲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效率;利用金融手段促進商業銀行投資于能源增效計劃及能源服務公司;引導消費者和制造商注重產品能耗指標,為電器制定最低能耗標準。⑤

  (三)打造共同的對外能源政策。歐盟認為,面對能源挑戰,歐盟在與世界能源伙伴打交道時需要一致的、共同的對外能源政策,在成員國和歐盟層面“用同一個聲音說話”,以顯示歐盟成員國應對共同挑戰的決心。⑥歐盟的共同對外能源政策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保障能源供給的安全和多樣化。歐盟的外部能源供應過于集中,未來建設新的能源設施和更新來自里海、北非和中東的天然氣管道時,要考慮能源來源的分散化。同時,要具備對外部能源危機做出有效反應的能力。2.強化與能源生產國、輸送國和其他能源伙伴的關系。加強與能源供應國尤其是俄羅斯的合作,保障歐盟的能源供應安全,同時把能源列為與中、美、印等其他主要能源消費國政治對話的主要議題。歐盟還試圖通過簽訂新條約或雙邊協議,與周邊國家共同創立一個“泛歐洲能源共同體”,形成共同的能源貿易、運輸和環境規則,創造一個可預期的、透明的市場,以促進投資和經濟增長,保證能源供應安全。3.將能源納入對外關系領域。歐盟認為,美國、加拿大、中國、日本和印度目前均面臨相似的能源和環境挑戰,歐盟在處理與這些國家關系時,應更多考慮氣候變化、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議題,鼓勵這些國家更合理地使用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對于歐盟緩解自身的能源和氣候困境也有幫助。⑦對于能源出口國,歐盟則積極與其保持良好的政治關系,以保障穩定的能源供應。

  (四)在國際舞臺上積極開展“氣候外交”。歐洲作為發達地區,一直非常關注環境與氣候問題,自1991年就《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展開談判開始,歐盟就一直試圖扮演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的領導者角色。歐盟在《京都議定書》中承諾,2012年前將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這也是主要工業國家中承諾減排最高的。⑧但2007年,歐盟對其氣候問題的策略作出明顯調整,一改以往推動國際社會、主要是發達國家共同承諾減排的做法,轉而采取單方面行動。在2007年3月的歐盟峰會上,各國一致同意在2020年前單方面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20%,如果其他國家愿意共同采取行動,歐盟愿意減排30%。

  歐盟在氣候問題上采取“單邊行動”并非是想單槍匹馬解決氣候問題,而是試圖通過“以身作則”,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以強化自身的領導者地位,最終目標還是推動國際社會共同采取行動。為此,歐盟積極開展“氣候外交”,近年來凡有歐盟領導人參加的國際會議,氣候變化幾乎都是議題之一。

  二、政策調整的戰略考慮

  近年來,歐盟處于多重困境之中。經濟發展緩慢,一體化進程受阻,內部凝聚力下滑,國際形象受損。如何擺脫當前所處困境,已成為歐盟面臨的迫切任務。歐盟大力調整能源與氣候政策,正有為自身擺脫困境的戰略考慮。

  (一)經濟考慮。近年來,歐盟在全球化競爭中呈現競爭力持續下滑的局面。統計資料顯示,2001-2007年,歐盟平均GDP實際增長率不足2%,⑨不僅與美國的競爭力差距不斷拉大,還深受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迅速發展帶來的沖擊。競爭力下滑引發的勞動力失業、族群矛盾、罷工游行等一系列社會難題,也是

  2005年《歐盟憲法條約》遭否決的重要原因。在此情況下,歐盟為保護內部就業機會,加強了保護主義傾向,又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競爭力下滑成為歐盟面臨的種種困境中的最根本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锡林浩特市| 永嘉县| 昆明市| 绥化市| 抚顺县| 县级市| 上思县| 远安县| 明光市| 大荔县| 凉山| 青浦区| 隆尧县| 八宿县| 历史| 和田县| 嵊州市| 石首市| 湘潭县| 开阳县| 石河子市| 宜宾市| 丰县| 瓮安县| 临澧县| 塘沽区| 铜鼓县| 新沂市| 海丰县| 安顺市| 临城县| 贵州省| 陇川县| 土默特右旗| 巫溪县| 海口市| 南宫市| 镇沅| 堆龙德庆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