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7-15瀏覽:次
[摘要]對于外研版新標準初中英語教材,英語基礎好的班級的教師上課流暢,對該教材認可度高,但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班級的教師則會認為該教材的部分內容偏難,上課難度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基礎薄弱班級的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整合,以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模塊復習;教材整合
自2012年筆者所在縣份使用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以來,筆者對這套教材的編排和內容進行研究,特別是每個模塊的復習單元(Unit 3)。在教學中,筆者積極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知水平及認知規律,合理、創新地使用教材,并對教材整合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模塊復習單元在整個模塊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筆者當前使用的是外研版新標準初中英語教材,這套教材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適合學生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該教材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了模塊(Module)形式,每個模塊設置有三個學習單元。Unit 1學習內容的設置側重于詞匯、語法和語音,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Unit 2學習內容的設置側重于詞匯和語法,以此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而Unit 3則是模塊的復習單元,重現Unit 1和Unit 2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針對本模塊的知識和技能展開練習,主要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并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收益。模塊復習單元起到查漏補缺、鞏固提高的作用。
二、模塊復習單元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模塊復習課雖然說起到總結歸納整個模塊語法點的作用,課程編排的活動也體現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宗旨,但自使用這套新教材以來,筆者在上課或聽模塊復習課時發現了以下問題:
1·部分教材內容的編排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部分模塊復習單元所編排的教學內容太多且難度較大、較零碎,而且重難點不集中,在課堂上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雖然學生感覺學了很多,但是實際學會的很少,有時考試考查的這方面的知識更少。比如八年級下冊Module 4Unit 3的學習內容主要是現在完成時態的用法,但本單元所編排的內容(Activities 1、2.3.5)對復習鞏固本模塊所學的現在完成時態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其他模塊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還有八年級上冊Module 3
Unit 3 Activity 4的練習題過難,且所設的練習沒有與中考接軌,檢測時筆者發現學生能把這道題做對的寥寥無幾。七年級英語上冊Module 5 Unit 3 Activity 6要求學生談論American food,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教師和學生都不是美國人,對美國的食品了解不多,最終學生能順暢地展開談論嗎?由此可見,如果教師僅僅是按照教材中的內容來教學,難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在上課前教師有必要對現有的教材進行切合實際的整合。
2·教師理解把握教材的問題
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托的都是教材,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素材,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一個最基本的環節。教師要想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就必須深入鉆研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使教材變為“學材”,使教師教有新意、學生學有創意。因此課前教師需做到:0明確教學內容在整個模塊教材中的地位。②明確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3了解教學內容結構。④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構思切合實際的教學步驟。⑤解決教材疑點。筆者在聽模塊復習課時發現有些教師沒有對教材進行仔細研究,也沒有認真思考要怎樣整合教材,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難點把握不到位以及教學環節混亂等問題的出現。個別教師甚至上課就是純粹把教材中的內容講完,并沒有把重難點穿插于聽說讀寫這四項基礎能力的訓練中,導致在知識輸出環節中,學生對教師所提的問題回答不上來。
3.教師的教學模式問題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學生居于主體地位,但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因為模塊復習單元所包含的知識點及重難點多,有些知識點間的聯系不緊密,導致教起來比較難,有些教師就會選擇自己一個人在課堂上從頭講到尾,沒有給學生多少發揮的空間。他們會把模塊復習課當作語法課或是練習課來上,在課堂上只是按照教材設計的教學活動來授課,在這樣的授課方式之下,盡管教師講得口干舌燥、疲憊不堪,但檢測下來,就會發現學生的學習是低效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4·部分模失復習單元的題目設置缺乏梯度性筆者所在學校雖然地處縣城,但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學生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生英語基礎和英語學習能力參差不齊,而有些模塊復習單元的題目設置缺乏梯度性,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有層次性和梯度性,比如說問題的層次性、活動的層次性以及練習的層次性等。在這些方面,筆者都會盡量去細化,否則就會一節復習課下來,尖子生沒吃飽,中等生沒有提高,學困生游離于課堂外。
三、教材整合策略
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整合,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除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之外,還會適當地滲透中考題型,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增加教學內容
為了豐富教學內容,教師應積極開發教材資源,通過各種渠道補充更多的語言材料。比如在教Module 4 Unit 3時,筆者在四個教學環節增加內容。首先,在Revise words&phrases這個教學環節,筆者設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練習,由易到難,層層遞進:①Word game(看到英語單詞或詞組時,快速讀出來并說出它的中文意思,或看到中文時,快速說出它的相應英文):@根據漢語提示寫單詞;3用括號中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其中第二和第三種題型是中考必考題型。通過以上環節,快速復習鞏固本模塊重點的詞匯,為下面的練習作鋪墊。其次,在復習詞匯后,馬上展開聽力訓練。因原有的聽力材料過難,筆者把原有的材料刪去,增加與本模塊內容吻合且切合學生實際的聽力內容,以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再次,在Grammar教學環節,先用"Use since or for to ask and answer.""Complete the dialogue in pairs."這兩個題型進行口頭練習,在學生歸納語法規則后,增加"Judge the expression Tor F"“單項選擇”“用所給動詞的適當形式填空”三個題型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語法。最后,增加一個Writing環節,通過增加材料、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改
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整合,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果教材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或不容易實施教學,教師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刪除或改動,以便實施更有效的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例如筆者在Module 4 Unit 3備課中發現教材所設的練習題沒有層次性,而且設計的活動多而無用,因此筆者對教學內容作了一定的調整,把活動1.23、5、7刪去,增加詞匯復習題,設置的題目跟中考題目完全一致,在復習完單詞后又補充一道接軌中考的題(根據短文內容,從方框中選擇適當的單詞填空)。因為本單元的聽力題過難,所以筆者降低難度設計一道與中考接軌的聽力題,此外還在Grammar環節適當地補充有梯度的口頭練習和筆頭練習。筆者通過對教材進行補充和刪減,加上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突破了本模塊的重難點即現在完成時態的用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增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教材整合應體現由易到難、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的原則
在對教材進行整合時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教材整合應體現由易到難、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的原則。比如,在教授七年級上冊Module 3 Unit 3的There be句型時,筆者先將一些具有典型語法意義的句子或具有典型時態的句子整理出來,如:There(be)a boy in the room./There(be)some water inthe bottle./There(be)some books on the desk.然后讓學生進行口頭練習(看圖造句,或結合教室內的實物造句)。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和感知There be句型的語法現象,在具體情境中學會使用這些具有語法意義的句子并且拓展運,會總結歸納There be句型的語法現象及規律。最后,筆者用三種不同類型的練習題(句型轉換、單項選擇、把句子翻譯成英語)幫助學生鞏固There be句型的用法,這樣能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對教材這樣整合后,筆者發現學生對語法課慢慢有了興趣,而且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四、結束語
對初中英語模塊復習單元教材進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師應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整合,以使教材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曹瑞珍,如何靈活地使用教材[J].基礎教育課程,2005(1):52-54.
[2]劉志強,新教材使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5):59.
[3]盧秋錦.課前準備的重要性及應遵循的原則[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4(Z1):7-8.
[4]張福.詞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3.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初中英語模塊復習單元教材整合策略探討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8485.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