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5-06瀏覽:次
摘要: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了素質教育的要求。而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提高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完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夯實道德基礎。對此,本文也從多個角度出發,分析了具體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德育教育;教學概述;教學策略
引言
目前,我國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傳統德育教育方法單一;學生理解程度不高;缺乏對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與分數提高,忽略了學生的更好成長;缺乏生活化因素的導入;學生德育思維的運用能力不強;教師對實際案例的利用度不高等方面"。教師應重視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結合問題成因,找到可行性方法,制訂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更好成長。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已然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而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提高重視程度,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其落到實處。高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正處于價值觀與品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德育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品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口。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1,利用信息技術滲透德育教育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并逐步走入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相對于傳統教學中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而言,教師能夠同時利用視頻、聲音與文字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在教學形式上更豐富,在教學內容上也更有趣。尤其是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更多的素材,從而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質量。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然成為當前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落實好學生全面成長的教學政策,通過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品格。
例如,在教學《奧林匹克精神》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我國奧運健兒的比賽畫面,通過視頻內容展示奧運健兒的颯爽英姿。每一個奧運健兒的背后,以及每一塊金牌的背后都承載著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奮斗,這種奮斗并非一個人的奮斗,而是一個團隊的奮斗、一群人的奮斗。教師可借此來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看到奧運健兒身上的愛國精神、奮斗
精神,以及奧運隊伍身上的集體精神?,F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每天都在接收著大量的互聯網信息,這些信息缺乏有效的篩選,致使學生的偶像多為明星,學生的價值觀與品格也會受到這些明星的影響"。教師要借助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規正,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榜樣在學生今后的成長中發揮出更好的教育作用。
2,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德育教育高中語文教材內容經過了精心的篩選,具有針對性,并能從多個角度培養高中生的綜合素養。對此,教師要提高對教材內容的重視程度,深度挖掘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德育教育。
例如,作為中國古代學習類文章的集大成者,《勸學》一文對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學習的重要性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多集中在文言文的知識點上,缺乏對文章的深度剖析。對此,在德育教育的要求下,教師要提高《勸學》一文的利用率,通過文章引導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學習其實并不限于教育階段,或者說教育階段的學習只是人生學習的一小部分,從人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算起,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都可以看作學習,而在學生今后的人生中,工作、婚姻、子女教育也都需要學習。教師要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理解深度,引導學生正視學習、認同學習,并在當下以學生的身份完成好高中生涯的學習,通過學習強大自己,創造更好的人生。
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滲透德育教育知識源于生活,是生活中萬事萬物的總結和歸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知識的最終去處也必然是生活,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高中語文德育教育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做好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透過生活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品格舊。例如,在教學《師說》一文時,教師應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滲透德育教育。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存在著“尊師重道”的觀念。學生要尊重教師,教師也要自重。
教師要在課堂上創設師生相互尊重的環境。一方面,學生要理解教師的辛苦,體諒教師,遵守校園和班級紀律;另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規正自己的價值觀和品行,以身作則。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接觸最為密切的是自己的父母和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使學生形成與其相似的性格與思想。尊師重道是一個雙向的要求,教師自重,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如果教師的品行不符合人們的認知,學生又何談尊重呢?同理,學生如果沒有嚴格要求自己,沒有做到一個學生的本分,又何談教師的教育呢?教師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德育教育。
此外,《師說》中談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其實,這里所說的“師”,并沒有具體的含義。人可以萬物為師。古語云:“三人行必有我師",即在生活中,比我優秀的人便值得我學習,便可以從某種意義上將其定義為“師”。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他人的優點,在他人的優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過向更優秀的人學習來不斷提升自己,同時交友中也要做好區分,多交良友7。
4,通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始終是一個不可跨越的課題。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對價值觀和品行的理解通過文字表現為作文。九年義務教育下的學生鮮有窺探生活本質的機會,但在閑暇之余也必定會有煩惱、有反思。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通過學生的這種來自本能的反思,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2008年汶川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當地的一所小學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字。“多難興邦”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四年》中,其文言:“鄰國之難,不可虞也?;蚨嚯y以固其國,啟其疆士;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如果不經歷磨難,就會很容易變得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最終在“安樂”中痛失人生的意義;只有經歷了磨難,跨越了磨難,才能收獲更強大的內心,獲得成長的養分。-
個人尚且如此,那么一個國家呢?一個民族呢?在國家面臨危難時,作為青少年的學生群體又能夠做些什么呢?作為教師的我們又能夠引導學生做些什么呢?對此,筆者認為,在相關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變得理性,仔細品味危難帶來了哪些反思,而不是憑借一腔熱血就沖動地想要做些什么。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全面貫徹在學生的成長與人生中,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原則與底線,成為學生理性背后最夯實的勇氣和堅持"。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滲透德育教育、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德育教育、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滲透德育教育及通過高中語文寫作滲透德育教育。針對目前我國語文教學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積極分析問題成因,找尋解決方法,制訂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充分落實好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品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孫寶輝,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J].少兒科刊:教版,2014(02):147-148.
[2]張圣.淺析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230-231.
[3]邵獻計,高中語文教學進行德育創新實效性工作探索[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北京中教創新軟件發展研究院,2005:325-326.
[4]張茜,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03):250.
[5]郭紹永,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1(11:12-14.
[6]馬紅霞,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周刊,2020(19):59-60.
[7]姜平,淺論高中語文與德育的融合[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C].重慶市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61-363.
[8]蔡亞梅,王曉靖,孫字等,高中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與投入[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組,2018:2059-2062.
[9]陳建華,讓德育教育走進高中語文教學[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517-518.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289.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