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出現的原因、質量控制的措施和常見問題的防治等方面剖析了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
關鍵字: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from th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caus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control of common problems.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mmon fault
中圖分類號:TU9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質量事關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市政道路的質量關乎到民生利益和安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市政道路現場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
一、市政道路路施工質量通病出現的原因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是市政行業的生命線,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加之提高質量的內在動力不足,紀念品劣質工程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具體分析起來,既有技術上的問題,也有非技術的問題,而更多的是非技術問題。
1、“領導工程”的負面效應。
不管科學極限,一味縮短工期,要求施工單位加班加點,爭時間搶速度趕緊工期,但在壓縮工期內完工,質量是難以保證的,對于工期確實不合理的道路工程來說,壓縮工期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味強調施工速度,憑主觀意識搶工期。甚至不顧氣候條件變化強行施工,為了應付檢查,評比活動,不能干的工程也必須干,勢必要造成質量問題。
2、內部管理的被動作用。
施工管理中,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質量保證體系。施工管理人員隨意性大,想當然干工程,沒有明確的行為規范,管理混亂,紀律松懈。
3、劣質材料的不利影響。
市政工程的中材料,如石子、沙子、白灰、瀝青、水泥等用量比較大。往往由于急需,加上把關不嚴,使劣質材料源源不斷地用到工程上去,從而造成了工程質量的大問題。
4、不正之風的消極影響。
行業中的不正之風,是缺乏職業道德的很需要表現,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一種主要因素。個別工程管理人員收受施工人員的財物之后,違背原則,對發現的質量問題不管不問,或者利用手中的權力搞交易,內外勾結,弄虛作假,高估冒算,偷工減料,置工程質量于不顧。
二、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
(一)高標準規劃和設計,確定規劃設計方案
市政道路施工不但要考慮其承擔的交通功能,還要考慮到不與其他項目相沖突。設計時要結合本城市的定位和長遠期規劃,綜合考慮與給排水、熱力、電力、燃氣、通信等管線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因此,要求建設單位及時與設計溝通,對提供的多個設計方案精益求精、優中選優,在諸多方案中確定高水平、高質量的規劃設計方案,保證按照最優方案進行施工。
(二)合理的工程計劃安排
城市道路各種各樣的給排水、電訊、電力、燃氣、供熱等管線均有統一協調的規劃與布置,在市政道路的橫斷面以下形成有序的管線網絡。施工時要遵循先建設安裝地下管線而后修建道路工程構筑物的順序,整個施工過程中不是只有道路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作業。多個施工單位參與,多個分項工程同時進行的聯合作業如何配合得當成為了質量保證的關鍵。同時還要兼顧地面以上不能夠阻斷交通,合理組織與控制路面交通也是其重要的控制因素。如何在以上敘述的復雜條件下,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利用有限的人力和機械設備,又要保證正常的工程進度,利用多層次、多學科多級的綜合性施工進度網絡圖結合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動態加強工程計劃管理,成為了提高城區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制勝武器。
(三)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
對原材料的采購要選擇有國家認證的生產許可企業,有一定的技術檢驗、社會信譽度高的生產廠家,隨時掌握材料的質量、價格、廠方的供貨情況。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設備必須有出廠質量合格證書、出廠檢(試)驗報告及復試報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項目名稱,規格、數量、進場日期、經辦簽名及原件存放點。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查。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樣,交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試驗機構進行復試,復試結果合格方可使用。
(四)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
承擔市政基礎設施道路工程施工的單位必須依法取得相應資質等級的資質,并在證書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承包方在招標、投標工作中,總是有現實或者主觀上的財政方面的壓力,這就容易在競爭的投標者中,決定并接受低報價的投標人,而這又往往是以犧牲質量作為代價的。因此,要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通過招投標來確定合格的單位進行施工。
(五)提高人員素質,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施工單位要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和自檢體系,抓好各種技術和崗位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達不到崗位要求的人員,不允許上崗。在人員管理方面必須形成職責分明的制度。其次,必須明確施工隊伍的管理體制,各崗位職責,權利明確,做到令出必行。保證整個施工過程有章可循,職責分明。
(六)加強施工現場的跟蹤檢查
開工前檢查的目的是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其次,工序交接檢查應建立制度化控制,堅持實施。對于關鍵工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進行工組交接檢查,以確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順利展開。施工質量的許多問題都是通過現場跟蹤檢查而發現的。
三、市政道路施工常見質量缺陷與防治措施
1、常見的路基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路基可能出現局部沉陷、路堤失穩、路基彈簧、路床積水;挖方工程中出現土方坍塌、側移、超挖、擾動;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標高厚度不密實、不均勻下沉等現場。為防范以上的質量缺陷現象,路基及溝槽的中線、邊線經復測合格,方準予施工開挖;挖土過程中,嚴禁挖土機械在溝槽邊、支撐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時裝車運走;填筑前對基底進行徹底清理,并對軟基進行處理;橫坡排入道路兩側設置的盲溝或排水渠道內,再通過盲溝將水排入積水井內;采用設置排水層的方法將滲入到路面結構內的地表水及時排除,防止滲入路基。
2、常見的路面面層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可能會減少水泥等的用量,從而導致結構強度低,回彈模量小,承載能力低;另外,施工時壓實控制不好,水穩壓實不及時,在水泥終凝后還進行壓實,破壞已形成的結構強度,導致結構強度降低和壓實度達不到要求。為避免以上的質量缺陷現象,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正確的施工方案和合適的施工工藝控制路面和路基結構質量。對于瀝青面層,必須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完成后,需按規范要求對其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檢測,并填寫各項檢測記錄。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不斷發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市政道路建設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重視其施工質量的控制。應當從工程進度、工程計劃、執行標準、施工技術難點等各繁雜的任何施工條件出發,針對施工生產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問題都要有人負責,有據可查。以人為的主觀行為克服并解決自然施工條件的客觀困難,加強施工中各環節的質量監督工作就能全面提高在城區中的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毛鶴琴.工程建設質量控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03).
[2]彭富強.彭志武淺談公路施工中質量控制[J].企業技術開發.2008.(05).
[3]溫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與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與管理.2005.(04).
[4]任軍政.淺談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監理[J].技術與市場.2008.(03).